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信息流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模型与评估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30 15:19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脆弱性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南理工大学》 2014年

基于信息流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分析模型与评估研究

丁修玲  

【摘要】: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引入,使得继电保护系统在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及输出过程与传统微机保护有很大差异,通信过程的不透明性、通信延时的不确定性以及通信路径的不唯一性等一系列由网络通信带来的问题,使对信息实时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受到威胁。 过程层网络信息流既承载着采样、开关状态等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也承载着二次设备间跳闸、闭锁等控制命令,同时又是五防闭锁等各应用系统协调配合的逻辑,从而可以作为过程层网络性能表征的载体,过程层网络的性能最终可表征为信息流的分布特性、实时性、可靠性等特征指标。那么,对于通信网络的保护系统的研究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物理拓扑层面,可深入到信息流的定量化、通信报文的定性化研究。对于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研究,也将深入到信息流的连通性层面。 因此,本文以信息流为切入点展开研究,从信息流量化、智能变电站报文专有属性、信息连通性研究等角度,对信息流的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的整体通信性能做出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适用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通信异常保护办法,分析了过程层网络信息流的异常状态形成机理以及特征量,并提出了信息流异常的保护策略。进一步,基于GOOSE、SV报文的解析以及信息流量的监控,给出了过程层网络信息流异常保护的判据、逻辑和整定计算方法。 提出了基于信息流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通信可靠性模型和评估办法,建立了继电保护各子功能与信息流的映射模型和信息流可靠性的计算模型,以琴韵变为参考对象,对现有继电保护组织形态进行可靠性计算与评估。进一步地,提出几种基于信息共享的集中保护组织形态,并对其中两种保护的可靠性展开研究,最后,,对几种保护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适应于智能变电站的更优的保护组织形态。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63;TM7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斌;鲁国刚;黄国方;沈健;;基于线性Lagrange插值法的变电站IED采样值接口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3期

2 胡道徐;李广华;;IEC 61850通信冗余实施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年08期

3 刘念;张建华;段斌;刘文霞;张昊;;网络环境下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脆弱性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08期

4 刘宏君;孙一民;李延新;;数字化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性能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年17期

5 赵文广;任小勇;;智能设备直接实现B码对时的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0期

6 王治民;陈炯聪;任雁铭;王斌;孙凤娇;;网络通信记录分析系统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年14期

7 李俊刚;宋小会;狄军峰;魏勇;;基于IEC 62439-3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冗余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0期

8 李锋;谢俊;赵银凤;张小波;冯勇;李勇;;基于IEC 61850的智能变电站交换机IED信息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7期

9 刘永辉;黄莎莎;;网络风暴对电力调度交换机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10年10期

10 窦晓波;胡敏强;吴在军;杜炎森;闵涛;;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组建与冗余方案[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友斌;黄晟;;基于KVM、远程桌面和VPN的数据机房远程维护[J];安徽电力;2010年02期

2 林飞;刘丽娟;;浅析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1期

3 刘洋;张道农;于跃海;陆天健;;时间同步误差对电力自动化系统影响的定量分析[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1年03期

4 刘文杰;;纪律检查网络监察系统硬盘隔离技术实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9期

5 蔡守辉;冯启文;潘亮;;冗余技术在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1年06期

6 王娅琦;赵伟;;数字化变电站对电测量技术及仪器的新需求[J];电测与仪表;2010年11期

7 申涛;包旻;赵玉成;汤晓石;;数字化变电站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实现[J];电测与仪表;2010年S2期

8 朱林;陈金富;段献忠;;数字化变电站冗余体系结构的改进及其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估[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10期

9 莫峻;谭建成;;基于并行冗余协议的高可靠性过程总线通信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10 陈轶玮;郑怡雯;邱家驹;;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J];电工技术;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慕维;刘文军;;河南电力调度交换网辅助数据网的VLAN改造[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2 翟君毅;段利伟;岳俊峰;朱珂;陈宗彦;;数字化技术及其对状态检修的影响[A];经济策论(下)[C];2011年

3 张凌;;110kV巍山变智能化改造浅析[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4 胡道徐;;数字化变电站与IEC 61850[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8年

5 胡道徐;丁卫华;张丹丹;;水电厂IEC 61850数字化变电站[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6 华煌圣;游大海;王阳光;朱勇;秦华;余宏伟;;基于滤波插值抽取方法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以太网数据接口[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冯孝宏;;数字化变电站在线监测技术[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倪益民;刘洪涛;胡建军;徐石明;丁杰;;变电站自动化应用发展分析[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晨力;;数字化变电站在钢铁企业的应用展望[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杨师伯;聂一雄;;数字化变电站综述[A];第二十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基于IEC 61850过程总线结构的数字化保护系统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高广玲;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及适应性保护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东;数字-物理混合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朱林;基于实时以太网的数字化变电站体系结构和新型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数字化电站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雷;工业以太网拓扑设计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陈成;基于多Agent系统的供应链可靠性管理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8 毛李帆;电网规划中长期负荷预测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黄智宇;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网络通信及装置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易永辉;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中波;自备热电厂工程电气部分研究设计[D];郑州大学;2010年

2 乔磊;分布式数字化故障录波装置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冀;合肥220千伏植物园变电站的数字化应用设计与实施[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叶石丰;基于IEC 61850 GOOSE通信机制的简易母线保护在均禾变电站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帆;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实时解析和预警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茂清;基于阻抗法与行波法相结合的输电线路单端故障测距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岳彩祥;基于主机的网络协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袁珂;光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D];南昌大学;2010年

9 陈原子;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构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一;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敬涵;朱光磊;薄志谦;;基于多Agent技术的电力系统集成保护[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6期

2 莫峻;谭建成;;基于并行冗余协议的高可靠性过程总线通信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3 朱大新;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J];电工技术杂志;2001年04期

4 乔小敏;董鹏;;智能电网及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探讨[J];电气应用;2011年07期

5 刘贵松,晏华,章毅;基于ARP协议的局域网访问控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李苇;电子式互感器在特高压变电站应用的可行性探讨[J];电力建设;2005年10期

7 谭文恕;传输协议现状及国内外相关标准[J];电力设备;2004年07期

8 任雁铭,秦立军,杨奇逊;IEC61850通信协议体系介绍和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8期

9 曾庆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未来发展(二)——集成自动化、寿命周期成本[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0期

10 赵京立,马晓黎;一种10kV至35kV母线保护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岩松;高精度自适应光学电流互感器及其稳定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2 窦晓波;基于IEC 61850的新型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研究与实践[D];东南大学;2006年

3 易永辉;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高翔;数字化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高会生;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门石;新型电流电压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2 应晓蕊;工业以太网的实时性研究及系统设计[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兰欣;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体系的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3年

4 时雷春;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过程层采样值传输[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陈飞;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波,宋丽群;黑龙江省500kV仿真变电站及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1年02期

2 王伟;;35/6kV变电站微机保护监控系统的应用设计[J];电网技术;2006年S1期

3 綦振杰;;关于农用变电站更新改造的探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司品彦;;变电站微机保护改造标准化设计[J];今日科苑;2009年04期

5 杨书文;聂清江;;变电站网络通信对嵌入式CPU的冲击[J];湖北电力;2009年02期

6 李波;;变电站保护改造的全过程管控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09年09期

7 闫冬瑞;;运行变电站保护、监控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民营科技;2009年11期

8 刘青利;;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电源技术应用;2012年07期

9 谢化安;;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应用解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1期

10 ;天津市电力局廊园变电站晶体管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情况调查[J];北京电力技术;197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真涛;张亚兵;仓世奎;;220kV变电站无人值班模式的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2 张振;;变电站异常检查处理初步探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 李卫国;;虚拟变电站技术探讨及应用研究[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建永;孙华;王建军;;变电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建永;孙华;王建军;;变电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优秀论文汇编[C];2011年

6 刘雪芹;;110KV李家智能化变电站保护配置及整定[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黄益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A];2006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严川;;新一代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刘柱揆;;IEC61850与变电站以太网[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10 邓广静;李海烽;;智能变电站220kV GIS室设计研究[A];第十九届输配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通讯员 刘伟 邱麟杰;[N];中国电力报;2010年

2 记者 胡江南;[N];长江日报;2007年

3 民生证券;[N];东方早报;2012年

4 赵育鸣 张鲁;[N];中国电力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云;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若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2 卢铁兵;变电站瞬态电磁环境数值预测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2年

3 井实;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测试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东;数字-物理混合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易永辉;基于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王海柱;智能变电站信息流定量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7 刘益青;智能变电站站域后备保护原理及实现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云伟;变电站开关瞬态场及其对二次电缆的耦合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9 张重远;气体绝缘变电站开关操作产生的电磁干扰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10 黄智宇;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网络通信及装置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斌;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2 柯斌;智能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王秀梅;容城11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方案及实施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庄文柳;220kV智能变电站技术工程实施方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5 张勇;变电站继电保护二次系统接地技术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江亚婧;变电站智能化管理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胡锋;辽宁盘锦南环220kV智能变电站研究及应用[D];山东大学;2013年

8 陈伟利;智能变电站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林康荣;500kV香山变电站无人值班改造及相关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郭桐;石家庄供电公司110kV平安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系统脆弱性评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7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27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