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核覆盖粗糙集与知识相似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简易核覆盖粗糙集与知识相似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粗糙集 知识相似性 相似度 相互分布表 属性约简 知识传递
【摘要】:粗糙集自诞生之日到今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在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已有的粗糙集理论在处理一些问题时时常遇到困难.因此有必要推广已有的粗糙集理论,使其能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本文首先在已有的简易覆盖的基础上讨论了简易覆盖的一些性质,并且根据简易覆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覆盖粗糙集-简易核覆盖粗糙集.简易核覆盖粗糙集更加能够体现覆盖关系的自身特点,因此也更容易应用到实际中.简易核覆盖粗糙集的下近似比一般意义下覆盖粗糙集的下近似更大,上近似比一般意义下覆盖粗糙集的上近似更小,因此能够得到一个边界域更小的估计,从而对某个集合的估计更加准确.其次本文提出知识相似性的概念,包括基于等价关系的相似性,等价关系与覆盖关系的相似性,覆盖关系与覆盖关系的相似性.提出了度量知识间相似性的方法,利用相似度的概念来衡量知识之间的相似程度.有效的刻画知识间的相似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本文中给出的知识相似性的度量方法对于衡量两个知识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最后给出了知识相似性的两个的应用,一是属性约简,本文结合知识的相似性给出了属性约简的几个算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举例说明这些算法确实能更加有效合理的进行属性约简.另一个应用是知识的传递,利用知识间的相似性能找出合理的知识传递顺序.属性约简与知识传递是粗糙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1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兆雷;范颖;王爱云;;粗糙集理论及进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年05期
2 徐伟华;张文修;;覆盖广义粗糙集的模糊性[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6年06期
3 石杰;;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4 唐彬;;粗糙集理论和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08年03期
5 胡军;王国胤;;覆盖粗糙集的模糊度[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6 燕红文;康向平;张丽;;依赖空间与粗糙集理论[J];农业网络信息;2009年09期
7 林国平;;覆盖广义粗糙集与信任函数[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王石平;祝峰;朱培勇;;基于抽象相关关系的粗糙集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成新文;陈国超;李琦;;关于粗糙集的理论及应用研究[J];煤炭技术;2010年10期
10 林治;张璇;;粗糙集理论的应用探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文航;陈善本;王兵;;粗糙集理论在焊接中的应用综述[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5年
2 尹宗成;;粗糙集理论在我国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邹刚;滕书华;孙即祥;陈森林;敖永红;;一种粗糙集优化协同原型模式约简分类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4 葛丽;傅彦;;粗糙集在科学数据属性约简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5 陈雪飞;;粗糙集分类中耦合数据的处理方法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肖健梅;芦晓明;王锡淮;;集装箱起重机防摇系统粗糙集控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王印松;冯康;;主汽温调节系统性能评价的粗糙集实现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红萍;万程亮;金彦丰;;应用粗糙集理论的对抗效果权重确定方法[A];2009’中国西部地区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莉;周献中;;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在钢材力学性能预测中的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10 卓明;王丽珍;谭旭;;基于粗糙集近似集扩展的规则提取算法[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孝;基于粗糙集的知识发现方法及其在ECG信号识别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曾凯;邻域粒化粗糙计算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鲍忠奎;面向不确定信息系统的粗糙集扩展模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永生;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动态数据挖掘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薛佩军;正负域覆盖广义粗糙集与知识粗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孔芝;粗糙集理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大学;2009年
7 秦中广;基于粗糙集的交叉研究及其在中医诊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8 刘少辉;知识发现中粗糙集理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3年
9 邓大勇;基于粗糙集的数据约简及粗糙集扩展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孙英娟;基于粗糙集的分类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德齐;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杨礼;基于粗糙集的公路交通安全预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朱争琼;多知识抽取在脑认知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4 尹哲;基于粗糙集的决策树分类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李卓军;基于粒子群算法和粗糙集的属性约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6 梁文惠;基于粗糙集理论构建项目级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指标体系[D];清华大学;2015年
7 吴健阳;基于典型相关性分析的粗糙集属性约简研究及其并行化实现[D];南京大学;2014年
8 黄双双;基于粗糙集和突变模型的江西省生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9 张佃伦;基于粗糙集的聚类算法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10 邱玉颖;基于模糊内积依赖度及辨识矩阵的属性约简[D];渤海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03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03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