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N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邮电大学》 2010年
EPON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王曦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的社会,接入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重点和关键。为了适应信息社会超大容量、速度、差异化的需求,接入网朝着“宽带化、无缝化和多元化”发展,DSL、Wi-Fi、PON等技术广泛应用,引领着接入网的全面进步。接入技术分为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大类。有线接入技术包括:DSL技术、基于HFC网的Cable Modem技术、以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为代表的光纤接入技术。而其中EPON技术以其高带宽、低成本、适合组播业务传送、易维护、高可靠性等优势成为光接入网的主流技术,越来越被大规模应用。 由于EPON标准用自然文本语言进行描述,因此不同厂商对协议的理解不同将导致不同的协议实现,从而引起一致性问题。面对EPON产品的大规模商用,一致性测试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因此形成一个可以完成EPON多个业务功能的配置,统一协议数据产生和分析接口、测试用例的管理、测试用例的编写等多个功能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就显得十分重要。 文章首先介绍了EPON原理、协议一致性测试的概念、及TCL与TTCN两种脚本语言。随后对EPON软件自动化测试进行需求分析,从EPON协议模型的角度分析了测试能力的需求重点,给出了测试平台的能力要求。之后介绍了EPON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其中详细描述了测试平台逻辑结构和脚本库组织构架、测试平台脚本库和WinPcap的开发实现,并给出了实例分析和运行结果分析。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P311.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杭汉庆;;关于软件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代云华;基于拓扑调度的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晓旭;吴玉;;基于WinPcap的网络数据获取系统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4期
2 饶超;黄建;顿新平;;一种高速数据包捕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6年11期
3 边恩炯,寿国础;EPON的一致性测试需求和实例分析[J];光通信技术;2005年06期
4 陈文刚,孟虹;全新的黑盒测试语言TTCN-3[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1年01期
5 丁勇,蒋朝根;基于Windows 2000平台的包捕获技术[J];计算机时代;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培哲;李隽;王玉东;肖智宏;刘丽榕;刘颖;;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技术及组网方案[J];电力建设;2011年01期
2 王琴;;基于PON的FTTx的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08年06期
3 赵炜妹;郭庆琳;孙晓霞;毛鑫;;EPON综合网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力系统通信;2010年02期
4 辛培哲;李隽;王玉东;肖智宏;刘丽榕;刘颖;;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0年11期
5 丁鼎;焦群;;变电站时间配送系统技术的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1年01期
6 栗宁;孙慧皎;冯春芳;靳莉;;光纤到户关键技术及运营模式研究[J];电力系统通信;2011年05期
7 余中建;戴聿雯;程周育;;电力光纤到表箱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系统通信;2011年12期
8 孔繁昕;王圣达;;EPON和GPON在中低压通信接入网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电力系统通信;2012年02期
9 廖敏;吴文庆;;Windows平台下网络数据包捕获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0期
10 王惠中;张奇侠;;WiMAX与EPON融合接入网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松涛;范红;;CWDM技术在TDM-PON带宽升级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张文慧;;浅谈GPON中的动态带宽分配[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汪滢;孙曙和;陈雪;李俊玮;刘荣莹;;采用VOIP技术的EPON语音接入方案[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王森;;FTTH的标准及部署问题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5 茹加池;;光纤到户(FTTH)在中国未来发展分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吴铁洲;周杨;柏祎山;黄圣超;;下一代光网络动态带宽分配策略[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武汉电工技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丽丽;孙曙和;王伟荣;;10G EPON新技术的若干问题[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潘丹;;EPON中纯数据型ONU内部结构分析[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9 王琴;;EPON系统中ONU的设计及测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10 林本浩;蒋新斌;王建波;田春明;;EPON与GPON链路利用效率的比较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金花;离子注入光学晶体波导结构的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马东超;支持业务有效承载的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王立芊;EPON与WIMAX融合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4 吕淼;宽带接入网的网络规划与网络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孙小强;光载无线系统中的射频光传输及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吴冰冰;基于有源半导体非线性器件的全光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7 王震;无源光网络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刘明涛;下一代光接入网中基于SOA/RSOA的光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何珂;PON与移动融合接入网络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二伟;基于GPON技术的平顶山宽带网络规划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李宗杰;EPON中数据安全性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吕锁柱;EPON上行带宽动态分配算法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马涛;GPON系统的DBA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蓓;GPON系统支持多业务QoS保障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张帅;组播技术在GPON系统中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温淇超;基于OMCI的GPON终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家柱;EPON系统中高效公平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刘丽榕;智能配用电网通信方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冯利伟;电力无源光网络接入架构的研究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单锦辉,姜瑛,孙萍;软件测试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杨卓;;自动化测试新一代解决方案[J];电信网技术;2008年09期
3 陈计喜,姜丽红;自动化功能测试的方法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4年S1期
4 史永莉;陈元琰;罗晓曙;蒋志刚;;软件自动化测试方案的效益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虎;自动化软件测试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李军义;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蔡立志;基于形式化的软件测试复用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4 濮方琍;并行程序测试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夏启明;软件测试及评价的复用策略研究及其实现[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雅文;基于缺陷模式的软件测试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呼晓黎;软件自动化测试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潘晓隽;基于XML的自动化测试系统技术研究及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孟喜;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俊刚;基于Eclipse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玉;娄智;;基于操作系统内核的包过滤防火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唐正军,刘代志;网络嗅探器Sniffer软件源代码浅析3:采用Libpcap 库的通用设计[J];计算机工程;2002年02期
3 胡晓元,史浩山;WinPcap包截获系统的分析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5年02期
4 赵新辉,李祥;捕获网络数据包的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8期
5 王威伟,郑雪峰;局域网中网络监听与防范技术[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满红,胡保民;EPON的上行接入方式及关键技术[J];通信世界;2002年12期
2 韦毅梅,卢麟,王荣;EPON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J];光通信研究;2003年03期
3 徐辉,李凤堂,刘媛媛;EPON中的接入控制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03年24期
4 焦名圣;EPON的一种流量控制方法[J];光通信技术;2004年09期
5 高红,石旭刚,林盈盈,陈强;EPON中安全机制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4年09期
6 冯宇;对EPON的一些技术和应用的讨论[J];电信科学;2002年10期
7 陈苏妹;浅谈EPON技术及应用[J];电信技术;2002年05期
8 唐海峰,张瑞峰,李迎春,林如俭,黄骏;EPON MAC层相关技术研究[J];现代有线传输;2002年03期
9 贺辉,范戈;前向纠错技术在EPON中的应用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3年06期
10 敖立;EPON与GPON技术及产品比较[J];通信世界;2004年4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华;;EPON技术的应用浅析[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瑞德;;EPON接入网络架构的比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毛炳文;;EPON系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A];2010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付子义;鞠艳君;;组播应用于EPON系统的实现技术[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吴广生;刘德明;张利;张传浩;;10G-EPON物理层技术研究[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佘轶男;王景元;;对EPON技术在网吧行业应用的分析[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吴涛;;EPON技术在武汉电信的应用[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Solutions for Carrying Multi- Services over 10G EPON System[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吴书娜;廖斌;;10G EPON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成刚;郑林;王迪;王进华;徐红春;;10G EPON ONU非对称单纤双向光组件设计[A];第十八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国英;[N];人民邮电;2009年
2 万光华 李宁;[N];人民邮电;2009年
3 本报记者 于尚民;[N];通信产业报;2009年
4 中兴通讯 朱正华;[N];通信产业报;2009年
5 烽火通信 赵军;[N];通信产业报;2011年
6 ;[N];人民邮电;2004年
7 李清宇;[N];通信产业报;2003年
8 王立群;[N];通信产业报;2004年
9 美国川崎微电子;[N];通信产业报;2009年
10 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李大伟、赵其圣、张强、杨思更、何鹏;[N];通信产业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芊;EPON与WIMAX融合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2 于镒隆;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发的测试技术与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蒋湘;FTTH光模块集成电路设计与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杨柳;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中媒体接入控制层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马东超;支持业务有效承载的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黄飞;面向网络仪器的测控HUB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陆奕奕;面向宽带流媒体业务的光网络资源分配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汪学舜;光纤接入网带宽分配和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杜常清;车用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瞬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周鹏;水下传感器网络海上试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曦;EPON软件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2 马悦;EPON技术研究及实践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李紫霞;EPON接入技术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胡学良;EPON在运营商接入网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王军;EPON网管系统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6 冯春浩;10G EPON下一代接入网的领航者[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0年
7 李伟;10G EPON物理层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家柱;EPON系统中高效公平动态带宽分配算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姜媛媛;EPON在鞍山的组网与运营维护[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高春久;EPON技术及其在接入网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自动化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1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