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燃烧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 出处:《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超临界机组 燃烧系统 模型辨识 粒子群算法 PI~λD~μ控制器
【摘要】:为了优化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控制技术,首先要了解其热工特性,然后建立便于控制的数学模型。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设备众多,内部结构复杂,因此燃烧过程对象是一个各参数相互影响、多输入多输出的被控对象。文中分析了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热工特性、工作原理及控制任务,并给出了贵州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的运行规范。近些年来,随着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辨识技术和建模方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但是,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建模和优化方面还不太完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随着电站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实时监控系统(SIS)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用,我们可以利用智能算法对某个工况的现场历史数据进行系统辨识,并能够得到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文中给出了600MW超临界机组炉膛负压系统、烟气含氧量系统和主汽压系统这三个典型系统的特性分析,并采用粒子群(PSO)算法对这三个子系统的现场历史数据进行模型辨识。通过辨识结果与原始数据对比,验证了基于现场历史数据建立系统模型的可行性。本文针对燃烧系统的大惯性、强耦合、时变和非线性等过程特性,引入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该控制器比整数阶控制器具有更好的跟踪能力、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文中通过对比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和整数阶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曲线,充分验证了PI~λD~μ控制器对于超临界机组燃烧系统的复杂动态过程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研究和应用,为火电厂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改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21;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四部份 燃烧系统及性能调整[J];小型内燃机;1971年02期
2 陈士尧;魏熔;孙秀;王彩华;;双卷流燃烧系统在1150B柴油机上的应用[J];兵工学报(坦克装甲车与发动机分册);1993年04期
3 陆卫东;优化燃烧系统 提高喷塔产量[J];中国设备管理;2000年11期
4 向楠;;电厂低氮燃烧系统改造探讨[J];电站系统工程;2013年02期
5 陈丹之;低速燃烧系统的稳态工况的模化法则[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0年04期
6 史绍熙 ,赵奎翰 ,许斯都 ,付茂林;一种新型柴油机燃烧系统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81年04期
7 朱元宪,胡国栋,周尚忠,于践;伞喷燃烧系统在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研究[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8 任新生;;燃烧系统中的节能问题[J];北京节能;1987年Z2期
9 杜嘉陵;周龙保;;燃用纯甲醇周向分层燃烧系统试验研究[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0 张银法;燃烧系统的能量效益分析[J];能源研究与信息;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彩芳;冯翠荣;;管式炉燃烧系统改造实践[A];2010年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海波;;燃烧系统改造对提高锅炉燃烧稳定性的分析[A];贵州省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曹文花;郭永奎;李海涛;李硕;;330MW机组锅炉低氮燃烧系统改造[A];第四届火电行业化学(环保)专业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孙敬;崔丽丽;;变频器在钢包烘烤器燃烧系统中的应用[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卷)[C];2001年
5 杨玲玲;;基于Matlab的燃烧系统虚拟仿真[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6 饶文涛;杜军;张鹤声;;工业炉蓄热燃烧系统的开发[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柳成亮;;“W”型火焰煤粉炉低NO_X燃烧系统改造探讨[A];全国火电大机组(300MW级)竞赛第38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冯宗田;曹磊;;浅析电厂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优化调整[A];全国火电300MW级机组能效对标及竞赛第四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萍;曾令可;程小苏;王慧;邓毅坚;麦振华;李永福;;预混式二次燃烧系统的节能减排效果[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10 张健;晋国栋;何国威;;三股射流燃烧系统的大涡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白茂槐 通讯员 亓伟娜;中冶东方研发的双燃料燃烧系统通过鉴定[N];中国冶金报;2011年
2 ;达涅利新建燃烧系统研究与实验中心[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3 王建新;奥运火炬这样诞生[N];人民日报;2007年
4 贺红卫;现代热气球[N];中国航空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苏立旺;柴油机侧卷流燃烧系统混合燃烧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礼勇;高效清洁燃烧系统管理控制单元的开发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熊杰;氧燃烧系统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熊杰;氧燃烧系统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剑;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特性与建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6 何旭;基于喷雾撞壁的TR燃烧系统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王燕军;基于两次喷射的汽油缸内直喷式燃烧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高海洋;QHCCI(准均质充气压缩点燃)燃烧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明;交叉孔喷油嘴与双层分流燃烧系统的喷雾和燃烧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玉贺;燃烧系统结构对船用中速柴油机性能影响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3 康晴茜;燃烧系统优化运行控制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4 刘琛;基于专家决策模型的燃烧系统运行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孙琦;甲烷高温贫氧燃烧系统的模拟优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董鹏博;直喷式柴油机双层分流燃烧系统参数匹配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李必成;数据挖掘集成模型的火电站燃烧系统控制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刘丽丽;基于智能控制和辐射能量的火电厂燃烧系统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08年
9 李小刚;电厂燃煤锅炉燃烧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华;柴油机斗笠状喷雾燃烧系统燃烧过程的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327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2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