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8型数控系统热误差补偿功能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华中8型数控系统热误差补偿功能在数控铣床上的应用 出处:《制造技术与机床》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采样数据分析发现,主轴电动机、进给轴电动机、联轴器和丝杠螺母处的温度变化剧烈,但与传动部件的定位、结构件的变形关联性不高,而传动机构轴承座附近的温度变化与机械变形曲线非常接近。所以在主轴外壳靠近主轴轴承部分,每个进给轴电动机端的丝杠轴承座中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在机床立柱底座附近安装环境温度传感器;在华中8型总线式数控系统中,插入华中数控开发的HIO-1075温度采集板卡、嵌入热偏置补偿和斜率补偿模块,通过实时监测相关部位的温度变化,对机床运动部件的热位移误差进行实时补偿。该功能已在多家用户单位批量装机使用,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Abstract]:By sampling the data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spindle motor, feed shaft motor, the temperature change and the coupling screw nut is intense, but the positioning and transmission parts, the deformation structure of the correlation is not high, 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he bearing temperature and mechanical seat near the deformation curves are very close. So close to the main bearing part of the spindle shell. Screw bearing seat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part of each feed motor shaft temperature sensor, temperature sensor install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machine column base in Central China; type 8 bus type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HIO-1075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card insertion of Huazhong CNC development, embedded thermal offset compensation and slope compensation module, the temperature change of real-time monitoring of relevant parts. Real time compensation of thermal displacement error of the moving parts of machine. It has a number of users in the unit volume installed,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user.
【作者单位】: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分类号】:TG547
【正文快照】: 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电气发热和运转部件的摩擦发热引起的局部结构变形,导致机床执行机构产生的位置偏差即是机床的热误差。减小热误差的方法有温度控制、热稳定性和热误差补偿3种,前两种受限于如果您想发表对本文的看法,请将文章编号填入读者意见调查表中的相应位置。热传导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高性能数控系统产业化”及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国家批复立项建设[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多种数控系统钻孔循环编程的比较[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00年11期
3 孙季初;用于高速加工的数控系统[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0年03期
4 韩江,赵福民,王治森,吴焱明;网络数控系统的概念及其技术内容[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10期
5 李雪文;数控系统特殊故障排除三例[J];机床电器;2001年04期
6 陆红伟,汪木兰;数控系统实验装置的研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张运泰,王利;多种数控系统钻孔循环编程的比较[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1年01期
8 ;数控系统的种类和用途[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1年05期
9 李莹,王炳升;开放化的数控系统[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1年11期
10 李宏胜;现代数控系统的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制造业自动化;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文飞;孙永全;郭建英;;数控系统故障模式模糊风险分析[A];2009年全国机械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第四届可靠性工程分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邹方;薛汉杰;刘强;;数控系统的网络支持技术[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邹方;薛汉杰;刘强;;数控系统的网络支持技术[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道君;米玉华;;840D数控系统用于两地控制的改造技术[A];第二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工程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三届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林波;周尚荣;林培辉;;基于数控系统网络化通信的对比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太勇;李宏伟;汪文津;赵巍;李波;;基于嵌入式架构自治模型的数控系统智能化平台的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刘清建;王太勇;刘振忠;吴荣宗;王润;;数控系统在机状态监测与远程监控研究[A];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C];2011年
8 雒补清;;西门子802D数控系统典型故障分析研究[A];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9 韩向春;李浩;;数控系统程序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韩向春;李浩;;数控系统程序编辑器的设计与实现[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三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挥;首个中职“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落成[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MEB记者 丰笑容;深入行业应用西门子打造数控系统解决方案平台[N];机电商报;2013年
3 安周;北京发格力推无编程数控系统[N];机电商报;2011年
4 约翰内斯·海德汉博士(中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张兴全;以数控系统促高端机床发展[N];中国电子报;2009年
5 记者 韩朴;四开公司成功开发第六代数控系统[N];中国汽车报;2000年
6 霍效忠;合工大数控系统研发国内领先[N];安徽日报;2000年
7 MEB记者 谢桂珍;CCMT2014凸显数控系统创新成果[N];机电商报;2014年
8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控系统分会提供;EMO2009:数控系统向高速高精方向发展[N];机电商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窦晓竹;心中装着远处的那座高峰[N];江苏科技报;2009年
10 通讯员 萧晓春 记者 夏斐;华中数控研制出五坐标数控系统[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祖广;基子功能安全的数控系统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国勋;基于STEP-NC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王涛;数控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4 王文斌;嵌入式可重构数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乔巍巍;数控系统可靠性建模及熵权模糊综合评价[D];吉林大学;2008年
6 余顺周;编译型数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刘清建;数控系统运动控制及运行优化[D];天津大学;2010年
8 金新娟;面向服务的动态可配置数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岳东峰;数控系统功能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任清荣;基于以太网的数控系统数字接口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娜;基于UMAC的镗铣加工中心的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明阳;基于UMAC的超精密车铣复合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马军;数控机床VMC850E的数控系统改造[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OH和;高压气瓶专用螺纹数控机床电气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5 周志敏;基于开放性数控系统的黄金链珠车花机床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兵强;基于运动控制卡的数控实验台数控系统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赵伟;基于ARM和FPGA的嵌入式数控系统的研究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8 徐斌;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在龙门铣上的开发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9 吴冬桃;专用小型管件切割数控系统研究[D];西华大学;2015年
10 桑冠林;基于Android的数控系统多轴参数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16年
,本文编号:1390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9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