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城市空气质量评价
本文关键词: 随机森林模型 空气质量评价 分类 泛化误差 空气质量指数 出处:《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出将随机森林模型引入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方法。通过对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建立起空气质量评价因子与空气质量等级之间的内在映射关系。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评价方法,对上海市空气质量数据进行评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评价预测平均准确性稳定在99.06%,当树数目为16个时,效果最好,准确性可达99.69%。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urban ambient air quality more accurate and robust, a method of introducing stochastic forest model into urban ambient air quality assessment is proposed. The internal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quality assessment factor and air quality grad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stochastic forest model, the air quality data in Shanghai are evalu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ccuracy of the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is stable at 99.060.When the number of trees is 16, the effect is the best and the accuracy can reach 99.690.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44)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基金项目(CCSF201503)
【分类号】:TP181;X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宪君;赵岩;王嘉淇;周利君;王王君;姚嵩坡;;佳木斯市三大商场内空气质量评价[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6年04期
2 符保龙;韦文惠;陈如云;;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分析法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唐伟;王瑞强;;某市三大商场内的空气质量评价[J];环境科学导刊;2008年04期
4 张峰;张鹏林;吕志勇;王佩;;云模型在城镇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5 丁俊男;王帅;赵熠琳;王瑞斌;杨彬;林宏;孟晓艳;;关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一些思考[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年05期
6 孟晓艳;王帅;王瑞斌;杜丽;丁俊男;;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思考及建议[J];环境科技;2013年02期
7 方里;;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后对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影响[J];污染防治技术;2013年03期
8 易睿;姚阳;;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对扬州市空气质量评价结果的影响[J];化学工程师;2013年09期
9 张喜长;混合加权模式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干旱环境监测;1998年02期
10 钟学才;胡希;张溥亮;贺琳;吕鹂;;新标准下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和分析[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张启义;刘向阳;郭礼;;汽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2 陈雨艳;杨坪;余恒;李纳;;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及综合评分方法的分析与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3年
3 艾伟;谢田华;高占胜;迟卫;;舰船舱室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普适指数法研究[A];2009航海技术理论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付强;王涛;刘德惠;徐林通;;主成分分析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5 李靖;尹晓惠;张明英;;北京市空气质量状况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钟学才;;从“霾天气”浅谈PM_(2.5)的监测与防控[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A];律师环境法律实务培训班教程[C];2001年
8 高淑环;李晓奇;;海明模糊距离法在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五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空气质量评价如何看得懂?[N];中国环境报;2010年
2 微言;空气质量评价 切莫看上去很美[N];大同日报;2012年
3 施忆;我省采用国内最新空气质量评价标准[N];江苏科技报;2012年
4 赵继钊;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明年实施新标准[N];太原日报;2012年
5 记者 郄建荣;空气质量评价将有统一标准[N];法制日报;2013年
6 张梦云;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待完善[N];中国环境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吴敏;车内空气质量评价告别“无人管”[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
8 记者 王海燕 实习生 严佳颖;空气质量评价增臭氧灰霾指标[N];解放日报;2010年
9 唐卫毅;城市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也要与时俱进[N];西安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甄真;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出台[N];济南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雨晨;基于随机森林的上海市PM_(2.5)质量浓度预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任振川;包头市2013、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及变化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6年
3 刘鑫鑫;江西省空气质量评价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4 闫伟乐;石家庄空气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西北大学;2016年
5 封宁;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6 孟学涛;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空气质量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7 吴虹;空气质量评价及可吸入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特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8 马效东;办公室装修对健康的影响及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模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9 孙柏峰;吉林省某市空气质量评价及预测[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倪海s,
本文编号:1523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523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