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空数据融合的江汉平原水稻种植信息提取
本文选题:江汉平原 切入点:遥感 出处:《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及时、准确监测水稻种植面积,对区域粮食政策制定、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生长期内降水充沛的气候特点使得遥感影像"云污染"现象严重,为解决水稻种植信息遥感提取存在可用数据不足的问题,以江汉平原为例,利用时空数据融合模型(Spatial and Temporal Data Fusion Approach,STDFA)将Landsat 8 OLI与时序MODIS数据融合,重构出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特征数据,然后采用面向对象的SVM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内水稻种植信息进行提取,结果如下:融合后的红与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与真实反射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和0.81,研究区水稻提取精度为94.46%,Kappa系数为0.91。说明时空融合模型能够较好地重构出高时空分辨率数据,从而实现多云雨地区农作物种植信息遥感提取。
[Abstract]:Timely and accurate monitoring of rice planting areas, formulation of regional food policies, Food security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However, the phenomenon of "cloud pollution"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serious due to the abundant precipitation in the rice growing period in southern Chin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available data in remote sensing extraction of rice planting information, taking Jianghan Plain as an example, Landsat 8 OLI was fused with sequential MODIS data by using spatiotemporal data fusion model, Spatial and Temporal Data Fusion approach (STDFAA). The feature data with high temporal and spatial resolution were reconstructed, and then the information of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study area was extracted by using the object-oriented SVM classific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red and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and true reflectivity are 0.84 and 0.81, respectively, and the extraction accuracy of rice is 94.46 and Kappa coefficient is 0.91.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o-temporal fusion model can reconstruct the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data.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mote sensing extraction of crop planting information in cloudy and rainy area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KFJ-STS-EDTP-00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CFB376)~~
【分类号】:S511;TP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朝阳;钟联炯;范跃华;;多Agent技术在数据融合系统中的应用[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卢冬亮;廖兴禾;宋令邦;庞训龙;;数据融合系统分析[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10期
3 徐涛,杨国庆,,陈松灿;数据融合的概念、方法及应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4 熊凌,张凯;数据融合及其应用[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张红兵,赵杰煜,罗雪山;军事数据融合概念方法研究[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5年07期
6 丁卫;顾寄南;马亮;;数据挖掘与数据融合在产品优化设计中的研究综述[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02期
7 周军,王志胜,周凤岐;基于线性均方估计的数据融合理论[J];宇航学报;2003年04期
8 林华,玄兆林,周德超;数据融合系统数据库的结构设计[J];舰船电子工程;2004年04期
9 肖红云;肖兵;;综合集成赋权法在数据融合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李向阳;李玲娟;陈建新;徐小龙;;数据融合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乐昌;梁亚声;陆余良;赵水宁;;决策用数据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十五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马宪民;赵跃齐;;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理论的煤矿抢险救护机器人技术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朱斌;符刚;朱爱华;李延斌;吴琼;;用户数据融合技术发展策略[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熊凌;张凯;;数据融合及其应用[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5 畅言;罗利强;;数据融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鲁睿;张杰;徐勇军;吴琳;;数据融合中证据冲突的典型处理方法[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上)[C];2014年
7 杨功流;杨君;刘玉峰;王文富;杨晔;;用数据融合理论减少壳体旋转低速误差的技术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苏惠敏;张明廉;;飞控系统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9 殷新春;徐力杰;;WSN中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能量高效分簇路由协议[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管清波;张荣;罗小明;;分布式数据融合系统及其时钟同步算法[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唐得胜 本报特约记者 梁申虎 特约通讯员 丁雅涵;数据融合,陆上“猛虎”闯大海[N];解放军报;2012年
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兰 红朱 王炜;数据融合奠基网络融合[N];通信产业报;2006年
3 闻丹岩;Avaya IP语音重回报[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付连英;大数据融合与创新性变革加剧[N];国际商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邢天璋;室外环境下WSN被动式目标定位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李超然;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安全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刘明堂;基于多源多尺度数据融合的黄河含沙量检测模型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李雨谦;基于数据融合的综合识别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邓达强;运动机械监测系统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1年
6 蔺杰;数据融合的神经计算方法[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宇林;计算智能在土壤数据融合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王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贾海涛;基于感知引导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祥朋;基于相关性预测与多层数据融合的ZigBee节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侯振乾;基于预测模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3 解春香;异类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4 赵骞;能源行业中网络监测与数据融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陈初杰;基于多层次监测数据融合的多状态系统动态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孟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梁学利;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融合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8 王立坤;物联网中安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9 杨继振;通信基站节能系统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10 范庭芳;基于数据融合的餐饮油烟浓度实时监测系统设计[D];复旦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9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62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