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移动终端数据的社交环境挖掘

发布时间:2018-03-27 23:42

  本文选题:移动设备 切入点:数据挖掘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过去十年内,移动设备的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近几年来智能手机的发展尤为迅猛。移动设备变得越来越小巧便携的同时,其功能却在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及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被开发出来。外形的便携和功能的丰富使得移动设备得到迅速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移动设备的用户粘性,越来越多的人会随身携带移动设备,甚至人们的生活与之密不可分。随着移动设备上所集成的传感器元件的增多,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搜集用户当前环境中不同种类的数据,为我们识别用户当前环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用户与移动设备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尤其是当移动端的各类应用程序数量剧增的时候,人们在生活中也更加依赖于这些应用所提供的便捷服务。目前智能手机上大部分的应用软件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与用户当前的状态和环境无关,然而一个好的应用软件,尤其是与用户环境相关的应用,应该通过相关环境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了解或推断出该用户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以及用户当前的状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支持应用制定用户个性化服务极为重要。个性化的设计能为用户带来愉悦的用户体验,例如为不同环境中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同时,移动端的数据挖掘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大规模群体事件中的人群移动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移动端的数据还能够刻画或建模人们的活动行为、精确地预测人们的移动行为,在社会学、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工作利用移动设备端的传感器搜集用户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数据挖掘工作,对使用移动设备的用户识别或感知其环境、场景。本工作的主要工作难点如下:1.传统的移动设备对于用户的位置信息的识别依靠于移动设备上的传感器数据,这种通过传感器表达真实世界的方式往往具有很大的弊端:有时表达的不够准确;有时表达粒度过细;而且常常无法理解用户的需求。2.在相关的不同工作中对于“环境”的定义不同且不统一。某些文章中认为“环境”是指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而某些文章则认为“环境”指用户当前的动作行为。3.在相关的“用户环境探测”或“环境感知”的相关工作中,分别提出了若干有效算法,然而却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而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定义了问题相关的概念,包括用户属性、环境等;2.设计了一个可扩展的三层模型作为系统的框架,底层为传感器层,中间为属性层,顶层为环境层;3.设计了各层之间的映射算法,利用数据挖掘的方式探测和识别用户环境。
[Abstract]:Mobile devices have grown very rapidly in the past decad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As mobile devices become smaller and more portable, their capabilities continue to grow. More and more mobile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on mobile device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convenience of appearance and the rich functions of mobile devices make mobile devices rapidly popular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user stickiness of mobile device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arrying mobile devices with them, and even people's lives are inseparable.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ensor components integrated into mobile devices, we can collect different kinds of data from users' current environment anytime and anywhere. It provide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for us to identify the user's current environmen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user and the mobile device is getting closer, especially as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n the mobile side increases dramatically. People also rely more on the convenience of these apps in their lives. Most apps on smartphones now offer functions and services that are independent of the user's current state and environment, but a good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environment should know or deduce the curr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and the current status information of the us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mining of the relevant environment data. This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to suppor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user personalization services. Personalized design can provide users with a pleasant user experience, such as providing different services to user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t the same time, Data mining on mobile side can help us to grasp the information of crowd movement in large-scale group events, an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patterns of huma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nd the data of mobile side can also depict or model the behavior of people. Accurate prediction of people's mobile behavi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ology, economics, urban planning, and so on. Through data analysis and data mining, users using mobile devices are identified or aware of their environment, Scene. The main difficulties of this work are as follows: 1.The traditional mobile devices depend on the sensor data of the mobile devi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user's position information. This way of expressing the real world through sensors often has many disadvantages: sometimes it is not accurate enough, sometimes it is too granular. The definition of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 and inconsistent in related work. In some articles, "environment" refers to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user. Some articles think that "environment" refers to the current behavior of the user. 3. In the related work of "user environment detection" or "environment perception", several effective algorithms are put forward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a systematic framework. However,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e definition of problem-related concepts, including user attributes, environment, etc. 2. An extensible three-layer model is designed as the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and the bottom layer is the sensor layer. The middle layer is the attribute layer, and the top layer is the environment layer. 3. The mapping algorithm between the layers is designed to detect and identify the user environment by the way of data mining.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12;TP31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源,张福炎;数据挖掘及其技术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1年12期

2 香丽芸;浅谈数据挖掘及其应用[J];昌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3 郑雪燕,张杰明,岳洋;数据挖掘语言[J];计算机时代;2001年11期

4 刘明晶;数据挖掘[J];华南金融电脑;2001年04期

5 张伟;刘勇国;彭军;廖晓峰;吴中福;;数据挖掘发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1年07期

6 钟晓;马少平;张钹;俞瑞钊;;数据挖掘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1年01期

7 朱建平,张润楚;数据挖掘的发展及其特点[J];统计与决策;2002年07期

8 傅岚;在数据海洋中打捞信息数据挖掘[J];科技广场;2002年11期

9 李峻;数据挖掘,企业洞察先机的“慧眼”[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年48期

10 罗可,蔡碧野,卜胜贤,谢中科;数据挖掘及其发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东辉;蔡庆生;张春阳;;一种新的数据挖掘多策略方法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0年

2 张弦;;数据挖掘在农业中的应用[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魏顺平;;教育数据挖掘:现状与趋势[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关清平;沉培辉;;概率网络在数据挖掘上的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丁瑾;;基于Web数据挖掘的综述[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聂茹;田森平;;Web数据挖掘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24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菊;王军;;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肖阳;李启贤;;数据挖掘在中国钢铁行业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2年会暨能源计量与节能降耗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磊;王贵成;汪勇;张占胜;;SQL Server 2005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10 谢中;邱玉辉;;面向商务网站有效性的数据挖掘方法[A];第十八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褚宁;数据挖掘如“挖金”[N];解放日报;2002年

2 周蓉蓉;数据挖掘需要点想像力[N];计算机世界;2004年

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 张舒博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牛琨;走出数据挖掘的误区[N];人民邮电;2006年

4 《网络世界》记者 王莹;数据挖掘保险业的新蓝海[N];网络世界;2012年

5 刘俊丽;基于地理化的网络数据挖掘与分析提升投资有效性[N];人民邮电;2014年

6 本报记者 连晓东;数据挖掘:金融信息化新热点[N];中国电子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凤小华 朱仁康;“数字挖掘软件”引领中国信息化新浪潮[N];中国电子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史延廷;“成功企业数据挖掘暨数量化管理论坛”在京举办[N];中国旅游报;2002年

9 朱小宁;数据挖掘:信息化战争的基础工程[N];解放军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小平;从“大集中”走向数据挖掘[N];金融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自强;海量流数据挖掘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馨;全基因组SNP芯片应用于CNV和L0H分析的软件比对与数据挖掘[D];复旦大学;2011年

3 彭计红;基于数据挖掘的痴呆中医证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秋虹;基于MapReduce的大规模数据挖掘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邬文帅;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数据挖掘方法评估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谢邦彦;整合数据挖掘与TRIZ理论的质量管理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7 何伟全;云南高校学生意外伤害因素关联规则挖掘及风险管控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段功豪;基于多结构数据挖掘的滑坡灾害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9 白晓明;基于数据挖掘的复合材料宏—细观力学模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蓝永豪(LAM Wing Ho);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当代中医名家痤疮验方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仁红;基于数据挖掘的机遇识别与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张彦俊;游戏运营中的数据挖掘[D];复旦大学;2011年

3 焦亚召;基于多核函数FCM算法在数据挖掘聚类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杰锋;物联网能耗数据智能分析及其应用平台设计[D];江南大学;2015年

5 刘学建;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推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戴阳阳;基于数据挖掘的金融时间序列预测研究与应用[D];江南大学;2015年

7 石思优;基于主题模型的医疗数据挖掘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8 陈丹;移动互联网信令挖掘实现智慧营销的设计与实现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陈思;基于数据挖掘的大学生客户识别模型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位长帅;基于客户数据挖掘的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73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673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1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