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电场数据与雷电相关性的深度学习算法
本文选题:深度学习 + 卷积神经网络 ; 参考:《信号处理》2017年04期
【摘要】:雷电是一种对流天气现象,也是发生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破坏力极大。由于雷暴的时间短、范围小,精准的雷暴预警在天气预报中较为困难。目前各种气象监测设备很多,但数据利用率较低,其中利用大气电场仪数据的变化来判断雷电是否发生的研究较少。因而,通过探索二者间的相关性,对于建立更有效的雷电预警模型是有意义的。而本文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分析并验证了大气电场变化和雷电的关系,模型的分类结果更直观地反映了二者存在相关性。
[Abstract]:Lightning is a convective weather phenomenon and one of the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Due to the short duration and small range of thunderstorms, accurate thunderstorm warning is difficult in weather forecast.At present, there are a lot of meteorological monitoring equipments, but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data is low.Therefore, it is meaningful to establish a more effective lightning warning model by explo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In this paper,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analyze and ve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change and lightning, and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reflect more intuitivel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北京华云东方探测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号】:TP18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周璧华;姜慧;刘海波;郭建明;朱凯鄂;;地面与空中大气电场的对应关系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2 高太长;黄子洋;张鹏;杨波;;大气电场资料与雷达回波融合的一种方法[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周璧华;姜慧;杨波;郭建明;朱凯鄂;;地物环境对地面大气电场测量的影响[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4 周龙;行鸿彦;张志鹏;陈洁;吴安坤;;基于Pockels效应的大气电场测量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2年06期
5 宋豫晓;;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定位技术的雷电预警方法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21期
6 罗林艳;祝燕德;王智刚;郭在华;罗宇;;基于大气电场与闪电资料的雷电临近预警方法[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德平;甘璐;邓长菊;韩超;谢庄;;北京地区大气电场的特征及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2 付亚平;杨世刚;郝孝智;李芳;张华明;;污染地区大气电场特征分析[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3 吴明江;陈勇斌;宋文英;陈柏X;;大气电场的特征及在雷电预警技术中初步研究与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王强;王建初;许晓东;;电场时序差分阈值雷电预警方法与实例分析[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吴明江;陈勇斌;宋文英;梅士龙;陈柏X;;大气电场的特征及在雷电预警技术中初步研究与应用[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支风梅;施丹平;陈飞;;大气电场资料在雷电预报预警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7 孟德东;高霞;;利用大气电场监测数据实现雷电预警的尝试[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年
8 王强;王建初;顾宇丹;;电场时序差分在雷电预警中的有效性分析[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李振亚;肖稳安;张其林;;小波分析在雷击大气电场波形去噪分析中的应用[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10 张华明;张义军;杨世刚;赵桂香;李芬;李强;;太原地区大气电场及其与大气污染物关系[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0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唐和明;三市将建大气电场监测站[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2 贾冰 张守涛;江苏基本建成大气电场监测网[N];中国气象报;2009年
3 周月桂;长株潭将建大气电场监测网[N];湖南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超;让北京奥运有雷无险[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冬冬;基于尖端电场畸变的闪电连接过程的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2 刘达新;基于ArcGIS的大气电场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李银勇;基于大气电场资料的雷电预警分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4 杨天琦;基于分形的大气电场资料特征分析及其误差控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李颖;大气电场资料时频分析及在短时临近雷电预警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6 卢炳源;大气电场数据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徐栋璞;大气电场特征分析及雷电预警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李振亚;象山岛屿地区雷电特征分析及预警的探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张华伟;数字化电场探空系统的跟踪定位与探测信号处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10 顾雪梅;雷电信号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56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75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