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采摘机器人自主定位与导航设计——基于RFID和WSN信息融合
本文选题:果蔬 + 采摘机器人 ; 参考:《农机化研究》2017年10期
【摘要】:将RFID与WSN技术的信息融合后应用于采摘机器人的自主定位与导航中,结合两者的优势,使采摘机器人在与外界交互上更加精准快速。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对于采摘机器人在复杂及障碍物比较多的环境,采用RFID模块对物体的识别具有使用寿命长、识别标签多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抗干扰性差、通信距离过短、过于依赖读写器采集信号且成本高等缺点。WSN技术能感应周围各种的信号,具有辐射范围广、可无人值守且成本低等优点,但对于识别传感器标节点、使用寿命及能耗上不太理想。两项技术之间的完美互补使智能识别与定位更上一个台阶,必将推动RFID和WSN在智能采摘机器人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fusion of RFID and WSN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autonomous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of the picking robot.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technologies, it is a new technology to make the picking robot more accurate and fast in intera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In the environment where the picking robot is complicated and has more obstacles, the RFID modu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ng service life and more identification tags, but it also has poor anti-interference and short communication distance. The technology of WSN can sense all kinds of signals around it,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range of radiation, unattended and low cost, etc. However,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nsor marker nodes, WSN technology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relying too much on the reader to collect signals and high cost. Service lif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s not ideal. The perfect complementation between the two technologies will push the intelligent recognition and positioning to a higher level, and will certainly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FID and WSN in intelligent picking robot.
【作者单位】: 武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武汉工商学院科学研究项目(A2016010)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丽;郭艳玲;王迪;刘幻;;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年01期
2 张洁;李艳文;;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机械设计;2010年06期
3 夏天;以色列的温室采摘机器人[J];山东农机化;1997年11期
4 方建军;移动式采摘机器人研究现状与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5 宋健;张铁中;徐丽明;汤修映;;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05期
6 崔玉洁;张祖立;白晓虎;;采摘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分析[J];农机化研究;2007年02期
7 田素博;邱立春;秦军伟;刘春芳;;国内外采摘机器人机械手结构比较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年03期
8 吕宏明;姬长英;;视觉技术在农业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2期
9 刘长林;张铁中;杨丽;;果蔬采摘机器人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10 蒋焕煜;彭永石;应义斌;;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在果蔬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蓓;刘刚;;果树采摘机器人研究综述[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赵德安;姬伟;张超;李占坤;;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3 赵德安;吕继东;姬伟;陈玉;张颖;;果树采摘机器人及控制系统研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石兴禄;邹湘军;卢俊;陈强;陈燕;王红军;刘天湖;;虚拟采摘机器人统一建模与三维动态仿真[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刘继展;李萍萍;李智国;倪齐;;番茄采摘机器人真空吸盘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6 袁挺;李伟;谭豫之;杨庆华;高峰;任永新;;温室环境下黄瓜采摘机器人信息获取技术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魏锡光;王库;;仿自然环境条件下番茄采摘机器人设计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段佳;果蔬采摘机器人有了三维视力[N];大众科技报;2009年
2 吕继东 赵德安 姬伟 陈玉;浅谈国内外采摘机器人[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玉宛;基于并行计算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2 贾伟宽;基于智能优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目标识别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3 顾宝兴;智能移动式水果采摘机器人系统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4 吕继东;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测量与避障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5 刘继展;番茄采摘机器人真空吸持系统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6 黄铝文;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识别与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纪超;温室果蔬采摘机器人视觉信息获取方法及样机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8 李智国;基于番茄生物力学特性的采摘机器人抓取损伤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9 吕强;柑橘采摘机器人工作场景信息感知技术与路径规划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戚利勇;黄瓜采摘机器人视觉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平;自主采摘机器人竞赛平台系统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珈慧;苹果采摘机器人移动平台机械系统的设计及仿真[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贺橙林;基于机器视觉的气动采摘机器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敏;果蔬快速采摘机器人柔性负载刚柔耦合建模与仿真[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田丽芳;基于纯滚动转向的采摘机器人轮式AGV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6 王滨;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目标果实空间坐标获取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陈鸥;苹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识别基础方法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李占坤;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江苏大学;2010年
9 赵庆波;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与避障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10 苏帅;猕猴桃采摘机器人信息感知的基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06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806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