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Ag纳米立方共振传感器的热组装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27 23:21

  本文选题:Ag纳米立方 + 自组装 ; 参考:《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摘要】:采用热驱动组装的方法,制备了限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膜。首先,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和稳定剂制备了Ag纳米立方。然后,利用两亲性分子2-二乙胺基乙硫醇的亲疏水性随温度变化的性质,通过温度调控实现了Ag纳米立方在玻璃基体上的二维组装。以Ag纳米立方表面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为偶联剂,采用经典Stober法在二维组装膜表面包覆了Si O_2,从而提高了传感膜的稳定性以及后续功能化的可行性。最后,将Ni~(2+)/次氮基三乙酸体系引入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表面,实现了生物素的固载和溶液中链霉亲和素的高灵敏度传感检测。
[Abstract]:A limit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sensing film was prepared by thermal driven assembly. First, Ag nanocrystal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olyvinylpyrrolidone as structure guide and stabilizer. Then, using the hydrophobicity of amphiphilic molecule 2-diethylamino ethanethiol, the two-dimensional assembly of Ag nano-cube on glass substrate was realized by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polyvinylpyrrolidone on Ag nano-cubic surface as coupling agent, Sio _ 2 was coated on the surface of two-dimensional assembled film by classical Stober method, which improved the stability of sensing film and the feasibility of subsequent functionalization. Finally, the Ni~(2 / nitro triacetic acid system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to realize the immobilization of biotin and the high 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streptavidin in the solution.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03040,21576073) 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基金项目(13490001) 洛阳市矿产资源化工重点实验室建设基金项目(1003016A)
【分类号】:O614.122;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郁祖湛,姚文华;氧化还原循环对Ag/γ-吡啶甲酸体系表面增强喇曼散射效应的影响[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2 黄天荃,刘新民,鲍培谛,伍铁桥,周仲璧,刘世贵;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包涵体在Ag胶中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2年04期

3 宋庆平;丁纯梅;;壳聚糖Ag微球配合物抑菌性能的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臧泠,刘春艳,任新民;阴离子吸附对Ag溶胶光学性质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影响[J];化学学报;1994年06期

5 王晨;魏子章;吕永康;邢斌;王贵昌;;苯乙烯在Ag(111)和Ag(110)表面环氧化反应结构敏感性的理论研究(英文)[J];物理化学学报;2013年04期

6 胡金山;王欢;刘利;崔文权;梁英华;;高效Ag@ AgBr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活性研究[J];分子催化;2013年05期

7 杨剑瑜,胡望宇;Ag低指数表面非谐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5年11期

8 王传义,刘春艳,阎晓斌,何建军,,张曼华,沈涛;两种卟啉化合物在Ag溶胶表面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研究[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96年01期

9 王玉红;钟钦;杨晓圆;宋瑞峰;;二维蜂窝状配位聚合物Ag(Ⅰ)-3,6-二(2-吡啶巯基)哒嗪的合成(英文)[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崔颜,顾仁敖;Ag_核Au_壳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斌;陶涛;刘前前;黄伟;游效曾;;线性和V型噻吩基-2-三氮唑桥连配体的Ag配合物的固体电导率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曹靖;谢华;马成海;郭端燕;尚可霞;刘家成;;新型三氮唑类Ag配合物的自组装结构[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蒋昌忠;;Ag和Ni离子注入石英玻璃形成纳米晶体的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俭根;王银锋;李佳;周光培;;Ag(Ⅰ)、Cu(Ⅰ)氮氧自由基配合物铁磁性偶合作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范丽恒;王珂;倪忠斌;刘晓亚;陈明清;;特殊形态微球原位固载Ag纳米粒子[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6 李海龙;罗武林;陈涛;田文宇;孙茂;黎春;赵宇亮;刘春立;;载Ag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现代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王坤杰;关凤;吴平;李明亮;李红霞;;氨基酸稳定的Ag纳米粒子的抗菌能力及抗菌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8 陈爱兵;张维萍;韩秀文;包信和;;在具有Ia3d结构的介孔氧化硅内合成高分散的Ag纳米粒子[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潘珍珠;王秋玲;张云艳;陈启明;陈邦林;;不同粒径的Ag纳米粒子修饰的Zn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4分会:胶体分散与多组分体系[C];2013年

10 姚露;孙静;何领好;宋锐;;超支化共聚物为稳定剂Ag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霍华杰;Ag助剂对铁基费托催化剂相变及催化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杨菊华;吡啶基膦配体与Ag(Ⅰ)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梁艳;双吡啶吡咯三齿配体双和三核Ag(Ⅰ)配合物合成及结构表征[D];中南大学;2013年

4 张巍;噻唑双硫醚配体的Ag~I配位化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梁真飞;Ag纳米粒子表面隔离层对聚合物荧光的增强效应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6 王少武;基于Ag纳米线的多级异质组装体的合成和光催化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崔颜;Ag_核Au_壳复合纳米粒子在表面增强拉曼免疫分析(SERIA)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6年

8 龚颖;室温下Ag催化芳基羧酸C(Sp~2)-H活化/C-O环合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9 崔贵军;基于NSO配体及含Ag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小件;一维二氧化钛的制备及Ag、Au纳米颗粒对其表面修饰[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12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812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