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构型空间线性图元的自适应连续碰撞检测
本文选题:构型空间 + 概率路径地图 ; 参考:《机器人》2017年06期
【摘要】:为了高效地建立无碰撞路径地图,针对如何在构型空间中构建无碰撞线性图元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连续碰撞的检测算法.该算法在对线性图元进行连续碰撞检测之前,通过对比同一构型下两物体间欧氏距离的最小值及不同构型下物体最大移动距离的关系,来决定是否对线性图元采取二等分分割的细分检测,有效地减少了冗余的碰撞检测次数,提高地图构建效率.利用高维机器人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在给定机器人起始和终止构型的情况下规划出无碰撞路径,所提的自适应碰撞检测算法相比于固定检测精度的方法的计算效率提高25.1%~84.1%.
[Abstract]:In order to build collision-free path map efficiently, an adaptive continuous collision det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ow to construct collision-free linear graph elements in configuration space. The algorithm compares the minimum Euclidean distance between two objects under the same configur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ximum moving distance of two objects under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before the continuous collision detection of linear graph elements.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adopt the subdivision detection of linear graph elements, the redundant collision detection frequency is reduced effectively, and the efficiency of map construction is improved. The high-dimensional robot system is used to simulate and verify that the collision free path is planned under the given initial and termination configuration of the robot. The proposed adaptive collision detection algorithm improves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by 25.1 and 84.1 compared with the method with fixed detection accuracy.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5095) 国家基金委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401240) 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5DFA1170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S2013020012797) 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专项资金(2014B090919002,2015B010917003,2016B090911002,2015B090922003)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冠,郝重阳,樊养余;一种基于可能碰撞集的碰撞检测方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09期
2 李龙晶;刘冬;丛明;;基于力矩误差的净化机器人碰撞检测技术[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年12期
3 陈琳;戴骏;冯俊杰;黄炳琼;董海涛;潘海鸿;;基于混合包围体层次树的机器人碰撞检测试验[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高明向,陈昆,陈定方;射线算法在碰撞检测中的应用[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温莲芹;朱瑞军;;基于碰撞检测的三维板坯库动态注记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1期
6 曾杨;范卿;胡玉茹;黄文华;郭纪梅;;基于区域划分的吊装仿真碰撞检测方法[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12年05期
7 刘其南;谢志江;袁晓东;李诚;;复杂装置环境侧装装校系统碰撞检测[J];现代科学仪器;2010年06期
8 刘达新;赵韩;董玉德;王万龙;;三坐标测量机无碰撞检测路径的生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9年06期
9 张智勇,沈俊杰;工业机器人仿真系统碰撞检测快速算法[J];机械与电子;2004年09期
10 泥宗涛,余英林;基于分层包围盒的连续碰撞检测加速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水生;张惠娟;周利华;容晓锋;;碰撞检测的快速算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翁晓毅;刘晓平;陈皓;;运用改进的八叉树算法实现精确碰撞检测[A];全国第16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卢志刚;易之光;赵翠俭;李兵;吴士昌;;一种新型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器[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路迎晨;李兵;;一类自适应预测算法的全局收敛性[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5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竞新;张广岩;;全局收敛的自适应广义预报控制算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7 徐振中;;多指机器人手的一种自适应力/位控制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8 汪德彪;宋乐鹏;钟秉翔;;时滞对象神经元自适应控制仿真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9 周晖;赵珂;王润生;;基于数据属性驱动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自适应融合分割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小虎;陈翰馥;严卫钢;李高峰;;机动再入飞行器自适应飞行控制系统设计[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田勇;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自适应定位和路由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力争;凿岩机器人双三角钻臂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5 周琪;几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智能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海霞;工业机器人三维仿真中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2 张义德;面向工业机器人仿真应用的碰撞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3 李向前;车辆碰撞检测报警系统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4 王强;多机器人作业系统交互式碰撞检测与仿真实现[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5 乔梁;超大规模动态场景的实时碰撞检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傅由甲;基于物理、特征行为仿真的三维空间碰撞检测及响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唐林顿;布料模拟的实时碰撞检测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薛敬;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形体碰撞检测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9 臧若兰;双臂移动机器人三维仿真中碰撞检测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黄云辉;基于嵌入式技术的3D骰子游戏机开发[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1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85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