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G-W模型研究结合面微观接触特性
本文选题:结合面 + 接触机理 ; 参考:《振动与冲击》2017年21期
【摘要】:G-W模型在模拟结合面微观接触时发现,当微凸体接触点数0n1时,两表面会产生接触这一不合理现象,提出修正G-W模型研究低载荷下机械结合面的微观接触特性。通过测量表面微观形貌特征和功率谱函数,获得结合面的微观形貌参数,研究表面粗糙度与接触力、微凸体接触数以及真实接触面积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表面粗糙度下中心线间距与微凸体接触个数和接触力呈对数关系,间距越大,微凸体接触数目越少,接触力越小;在相同间距下,表面粗糙度越大,微凸体接触数目越少,接触力越大;不同表面粗糙度下微凸体接触个数与接触面积和接触力之间呈线性关系,微凸体的接触数目越多,表面接触面积和接触力越大;相同接触数目下,表面粗糙度越大,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力也越大;当接触变形量较小时,修正的G-W模型与Hertz接触模型吻合较好,接触变形与接触力之间呈对数递增,而与真实接触面积间近似呈线性递增关系。
[Abstract]:It is found in the G-W model that when the contact number of the microconvex body is 0n1,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will be unreasonable. A modified G-W model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microcosmic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chanical interface under low loa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face roughness and contact force, contact number of convex body and real contact area is studied by measuring the surfac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power spectrum function, and obtaining the micro-topography parameters of the bonding surface, an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the contact force, the contact number of the convex body and the real contact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nterline spacing has a logarithm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tact number and contact force of the microconvex body under different surface roughness. The larger the distance is, the less the contact number of the microconvex body is and the smaller the contact force is, and the greater the surface roughness is at the same distance, The smaller the contact number, the greater the contact force, the more the contact area and contact force are, the more the contact area and contact force are. When the contact deformation is small, the modified G-W mode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Hertz contact model, and the contact deformation and contact force increase logarithmic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act area and the real contact area is linear and incremental.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5327;5147535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6120120020)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JQ7270)
【分类号】:TG6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H.Muhr;S.C.Richards;袁正才;;典型微凸体引起的橡胶磨损[J];橡胶参考资料;1992年12期
2 黄位健;高中庸;周光宝;;微凸体油膜弹性支承效应的分析与研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李冰;罗玉军;高中庸;梁辉;;微凸体油膜弹性支承效应的刨切试验验证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7年04期
4 李冰;罗玉军;高中庸;梁辉;;微凸体油膜弹性支承效应的刨切试验验证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7年05期
5 刘莹,陈大融,杨文言;轧辊表面微凸体形貌激光毛化技术的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7期
6 伍丽峰;高中庸;;基于正交刨切实验的微凸体油膜弹性支承效应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9年08期
7 高永生,汪根祥;轧制时接触表面微观形体模型的优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8 王开远;表面粗糙度标准的应用[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3年07期
9 刘必柱;;对表面粗糙度有关参数的探讨[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6年05期
10 陈普;;试析表面粗糙度对零部件的影响[J];福建质量信息;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德岩;彭胜商;;表面粗糙度光学测试技术现状及展望[A];第五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2年
2 张大舜;;机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潘永强;杭凌侠;吴振森;王鹏;;离子轰击对光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A];中国真空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伏德贵;庞英伯;袁道成;杨维川;;非接触式激光表面粗糙度兼位移测量装置[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5 李振宗;;铸造表面粗糙度及其测量方法的研讨(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6 韩进宏;张先峰;王运凯;;表面粗糙度数据采集与处理C++算法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陈曙光;刘平;田保红;;HPb61-2.5-0.5-0.2黄铜切削表面粗糙度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热处理活动周暨第六次全国热处理生产技术改造会议论文专辑[C];2005年
8 吴越;张清东;刘军;戴江波;;冷轧带钢表面粗糙度实测研究[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4)[C];2003年
9 韩进宏;张先峰;王运凯;;表面粗糙度频谱分析C++算法设计[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张贵彦;袁宏韬;缪同群;;光学表面粗糙度的全积分测量法研究[A];上海市激光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西焦煤集团公司西曲矿 白栓柱;表面粗糙度形成原因及降低措施[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晓梅;反射式强度调制型光纤传感孔内表面粗糙度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高昭;基于空间平均静态及动态散斑法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蕊;细观尺度下切削钛合金刀具接触过程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邓杰勇;基于跨尺度分析的铣刀磨损模型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
3 陈果;基于斜射式散射法的曲表面粗糙度检测原理及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4 那冉;激光抛光38CrMoAl的工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谢文斌;难加工材料切削试验研究及其工艺参数优化[D];南昌航空大学;2015年
6 张平;7055铝合金表面粗糙度和切削力模型构建及有限元分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7 胡志远;高速车削3Cr13不锈钢切削力及表面粗糙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8 宋建伟;预应力淬硬磨削加工中预应力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机理分析[D];东北大学;2014年
9 朱南南;超光滑表面特征光学检测的实验研究[D];烟台大学;2016年
10 王冬;AA5083铝合金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参数优化[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55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855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