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修饰膜的全固态pH传感器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2 05:42

  本文选题:pH传感器 + 全固态 ; 参考:《江苏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摘要】:在设施园艺生产中,土壤基质既作为植物生长必须的支持介质,同时还能储存植物生长的必须的养分和水分,作物根系从中按需选择吸收,为作物提供所需要的水、气、肥生长环境。pH是土壤基质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是影响肥力和养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及时掌握并调节土壤基质pH值,有利于更好地调控栽培过程中的水肥状况,对于安全高效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 pH传感器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pH传感器无法对土壤基质环境实现pH原位检测,结合土壤基质特殊的理化性状,提出了一种由Nafion修饰的pH锑检测电极和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的固态Ag/AgCl参比电极组成的全固态pH传感器,并开展其传感机理及土壤基质pH原位检测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 Nafion修饰pH锑检测电极理论分析与分了动力学模拟。分析了 Nafion修饰pH电极的理论;介绍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了 Nafion-锑界面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模拟计算得到Nafion-锑界面相互作用能大小为-471.04 kcal/mol,即界面处Nafion膜与金属锑表面相互吸引且结合紧密;研究了水合氢离子在Nafion膜内的扩散行为,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构建不同水化度的Nafion膜和水合氢离子的元胞结构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水合氢离子的扩散随Nafion薄膜的水化度增加而提高,说明Nafion薄膜越润湿水合氢离子的扩散越快。(2) Nafion修饰pH锑检测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理论分析了 pH锑检测电极的能斯特响应机理,并计算了其在25℃时的理想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9.16mV/pH;结合PCB工艺、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和旋涂技术,制备了 Nafion修饰pH锑检测电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研究了不同厚度的锑薄膜的pH检测电极的表面形貌和组成元素,结果表明,当锑薄膜厚度为50nm左右时,薄膜表面有孔隙现象,且Cu元素含量很高;随着薄膜厚度增加,薄膜表面孔隙逐渐消失,颗粒逐渐细化,Cu元素的相对含量不断降低;研究了不同厚度锑薄膜的Nafion修饰pH锑检测电极的电化学响应特性,包括灵敏度、响应时间、稳定性和可逆性等特性,结果表明,当锑薄膜的厚度为240nm时,基于Nafion修饰的全固态pH锑电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响应特性。(3)壳聚糖-石墨烯修饰Ag/AgCl参比电极制备及性能研究。理论分析了 Ag/AgCl参比电极的参比机理及其响应规律;结合PCB工艺、磁控溅射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和旋涂技术,制备了壳聚糖-石墨烯修饰Ag/AgCl参比电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研究了不同修饰膜的Ag/AgCl参比电极的物理特性,通过对Ag层表面和氯化后的电极表面进行表面形貌和元素组成的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得到Ag层厚度为4μm左右,磁控溅射时间为45min,氯化时间为0.5min,物理特性较好;研究了不同修饰的Ag/AgCl参比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包括持续性、可逆性和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经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的Ag/AgCl参比电极具有相对较好的电化学响应特性。(4)基于修饰膜的全固态pH传感器研制及特性研究。提出以Nafion修饰的锑电极作为检测电极,以壳聚糖-石墨烯修饰的Ag/AgCl参比电极作为参比电极的基于修饰膜的全固态pH传感器;对所研制的基于修饰膜的全固态pH传感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的灵敏度为52.3mV/pH,接近理想能斯特响应斜率,响应时间在20s左右,短时间连续测量的偏差小于2mV,长时间使用时,其响应斜率偏差小于2mV/pH;将所研制的基于修饰膜的全固态pH传感器应用于常见的样本测试,结果表明,在水系样本中,其测量误差明显小于在土壤基质浸提液中的测量误差,且其在酸性环境下的测量误差要大于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的测量误差;相对于数字pH检测仪其测量的绝对误差都保持在0.6个单位以内,相对误差基本保持在10%以内。(5)基于修饰膜的全固态pH传感器温湿度双补偿方法及其应用研究。结合能斯特响应机理和土壤基质等pH原位检测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土壤基质原位检测的pH温湿度分步双补偿机制;对土壤基质温湿度双补偿算法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泥炭和蛭石等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步补偿的机制,分别得到基质的pH原位检测的温湿度双补偿数学模型;研制了基于双补偿算法的基质pH检测仪,并对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双补偿处理,pH检测误差都为正误差,绝对误差范围为0.12~0.27,相对误差范围为1.87%~4.95%,整体误差较小,已接近土壤pH测量国家标准(NY/T 1377-2007)规定的精确度要求。本文研制基于修饰膜的全固态pH传感器,研究其在土壤基质的pH原位检测中的温湿度双补偿算法,为土壤基质等复杂体系的pH原位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提高了土壤基质栽培过程中参数检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以及设施园艺生产效率,为开发土壤基质原位检测仪器设备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Abstract]:In this paper , a solid - state pH sensor composed of a kind of solid Ag / AgCl reference electrode , which is composed of a pH antimony detecting electrode and a chitosan - graphene modified solid - state Ag / AgCl reference electrode , is prepared by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oftware Materials Studio .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g / AgCl reference electrode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 .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oubl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modified membrane was studi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surement error of the sensor was 52.3 mV / pH , the relative error range was 1 . 87 % ~ 4 . 95 % , the relative error was 0 . 12 ~ 0 . 27 , the relative error range was 1 . 87 % ~ 4 . 95 %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景权;周杰;;“十二五”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和科技进展及其展望[J];中国蔬菜;2016年09期

2 金世杰;费良军;傅渝亮;;土壤水分再分布特性研究进展[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3 蒋卫杰;邓杰;余宏军;;设施园艺发展概况、存在问题与产业发展建议[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17期

4 刁硕;王红旗;邱晨;;土壤酸碱度测定方法的差异研究与探讨[J];环境工程;2015年S1期

5 张开远;周孟然;闫鹏程;王瑞;;基于最小二乘法的pH值温度补偿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年05期

6 刘备;张民;张务帅;郑文魁;赵晨浩;;控释氮肥对基质栽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2期

7 徐强;张沛东;涂忠;;植物基质栽培的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8 徐坤;张西良;李萍萍;陈书田;盛庆元;车云飞;;便携式无土栽培基质多参数无线检测仪[J];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03期

9 王有群;林如山;叶国安;何辉;唐洪彬;贾艳虹;;高温氯化物熔盐中使用的Ag/AgCl参比电极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5年03期

10 张占学;;基于最小二乘法的pH值温度补偿模型[J];电气技术;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良辅;Nafion/TiO_2杂化离子膜的制备及其对PCBs的光催化降解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姜玲;椰糠基质栽培番茄高产特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2 侯雪燕;土壤pH对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4年

3 王小飞;土壤中65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4 詹胜鹏;微纳尺度接触和摩擦过程力学行为分子动力学及多尺度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付静;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温度及Cu~(2+)对Aβ42蛋白异常聚集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光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PH值的测量和精准施肥[D];河南农业大学;2013年

7 王波;秸秆型栽培基质的理化特性及其对黄瓜产量、品质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77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877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