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摩擦模型的反演滑模控制在大型望远镜上的应用
本文选题:摩擦模型 + 反演滑模控制 ; 参考:《光学精密工程》2017年10期
【摘要】:根据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大型望远镜转台对指向精度与低速跟踪精度的要求,设计了基于摩擦模型的反演滑模控制器。建立了基于摩擦模型与外部扰动的系统模型;然后,按照反演设计方法,设计了离控制输入最远的子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加入滑模控制,从而减小非线性摩擦因素与外部风载等对指向精度与跟踪精度的影响。通过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反演滑模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对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当位置阶跃指令为4.6″时,稳态误差为0.048 51″,比传统的PI控制算法减小21.4%;当输入斜率为5(″)/s的位置斜坡指令时,稳态跟踪误差为0.031 26″,比传统的PI控制算法减小30.1%。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提高望远镜控制系统的指向精度和低速跟踪精度。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pointing accuracy and low speed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large telescope turntable driven by PMSM, an invers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based on friction model is designed. The system model based on friction model and external disturbance is establish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inverse design method, the subsystem farthest from the control input is designed, and sliding mode control is added in the design process. Thus, the influence of nonlinear friction factors and external wind load on the pointing accuracy and tracking accuracy is redu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theoret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inverse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has better dynamic response and is robust to uncertain factors such as disturbance. The steady-state error is 0.048 "when the position step instruction is 4. 6". The steady-state tracking error is 0.031 26 "when the input slope is 5 (" / s "), which is 30.1% l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Pi control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improve the pointing accuracy and the low speed tracking accuracy of the telescope control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基金】: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三期创新工程资助项目(No.065X32CN60)
【分类号】:TH743;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枫;杨国光;;一种评价测量望远镜成象质量的新方法[J];光学仪器;1989年02期
2 颜严;消除译码偏差的望远镜系统[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0年05期
3 刘涛;田立丽;王金虎;王红旗;;分布式望远镜控制系统的构想和实践[J];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2006年03期
4 秦琴;顾永杰;陶津平;;望远镜系统的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J];光电工程;2008年06期
5 周超;杨洪波;吴小霞;张景旭;;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结构的性能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1期
6 张景旭;;地基望远镜塔台圆顶结构形式及设计原则[J];中国光学;2012年02期
7 李林发;;国内外望远镜标准的分析与研究[J];兵工标准化;1998年01期
8 覃育;;望远镜的目视系统[J];飞碟探索;2007年03期
9 金文驰;陈砚;;喀斯特里有天眼——阿雷西波望远镜[J];大自然;2011年02期
10 陈波,尼启良,曹继红,巩岩,曹健林;空间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正入射望远镜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红娥;胡易;成正维;刘思敏;;体全息望远镜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杨飞;;温度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3 陈渊;;质子反冲闪烁望远镜系统的研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4 杨飞;;仰角变化对1.23m望远镜光机系统的影响[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柱生;谭继廉;肖国青;李占奎;高萍;张宏斌;鲍志勤;卢子伟;李龙才;张玲;徐树威;郭应祥;谢元祥;;全耗尽Au-Si面垒型带电粒子望远镜的研制[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吴小霞;;600mm薄镜主动光学成像望远镜[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永明;袁波;;RPC μ子望远镜的设计[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8 李松林;卢俊;徐瑚珊;诸永泰;;一个气体电离室IC+PSSD望远镜系统[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彼工;美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盘支撑南极天体望远镜[N];中国建材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永停;4m级望远镜主轴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廖周;大口径分块望远镜主镜的误差分析与共相探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羽;傅里叶望远镜系统成像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4 黄龙;大型望远镜指向精度及轴系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5 苏艳蕊;量子光通信望远镜跟踪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6 蔡华祥;望远镜中跟踪架的扰动补偿及精密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7 周龙峰;大口径反射式望远镜在线调整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8 雷存栋;大口径合成孔径望远镜拼接误差分析与控制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9 钱俊璋;大口径望远镜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7年
10 兰斌;风载对4m地基望远镜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校正[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璇;4m望远镜三镜系统研究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伊永;契伦科夫望远镜主镜支撑结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3 曲云昭;望远镜转台伺服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6年
4 梁韬;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热变形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6年
5 厉建峰;大型光电阵望远镜结构传热分析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朱巧根;望远镜远程控制和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祝莲;1.2m地平式望远镜跟踪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8 范玉峰;地平式自动望远镜控制系统及光子计数型光度计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5年
9 杨秀荣;卡塞格林激光发射望远镜支架的结构分析和优化[D];苏州大学;2011年
10 张雅静;无线传感网络在光学综合孔径望远镜中的应用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86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886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