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应用于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机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4 07:47

  本文关键词: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林业大学》 2009年

应用于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机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施磊  

【摘要】: 随着化石能源的枯竭,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有效的途径之一。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实现生物质能源化最直接和简便的方法,成型设备是实现生物质成型的关键,设备的自动控制对提高成型燃料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解放生产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将工业控制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可编程逻辑控制PLC技术应用到实验样机中,将目前的液压手动阀控制作业方式转变为可编程的自动控制方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从而可降低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 本文分析了开发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机的意义、发展过程及其国内外现状;重点介绍了用PLC控制液压油系统及用压力传感器进行模拟量采集过程的相关设计,其中包括压力传感器、PLC主机以及模拟量扩展模块的选型;模拟量信号采集及模拟量扩展模块的软、硬件设计;限位开关的分析与设计以及PLC控制液压油系统实现手动/自动双重控制的软、硬件设计等,同时还对上位机监控系统(触摸屏)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Q5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1 绪论7-16
  • 1.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简介7-10
  • 1.1.1 PLC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7-9
  • 1.1.2 PLC的主要特点9
  • 1.1.3 PLC的发展趋势9-10
  • 1.2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概述10-14
  • 1.2.1 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及生物质燃料成型机10-13
  • 1.2.2 生物质燃料成型技术的国内外现状13
  • 1.2.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4
  • 1.3.1 系统原理介绍14
  • 1.3.2 主要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步骤14-15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15-16
  • 2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16-23
  • 2.1 生物质块状燃料常温成型机液压系统简介16-17
  • 2.1.1 液压油传动系统16
  • 2.1.2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组成及工作原理16-17
  • 2.2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主要工作过程概述17-20
  • 2.2.1 进料过程18
  • 2.2.2 预压过程18-19
  • 2.2.3 压缩成型过程19-20
  • 2.2.4 挤出过程20
  • 2.3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的PLC控制系统方案设计20-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3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23-36
  • 3.1 PLC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比较23
  • 3.2 系统控制设备的选型23-27
  • 3.2.1 PLC主控制器的选型及其主要技术参数23-25
  • 3.2.2 模拟量扩展模块的选型25-26
  • 3.2.3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26-27
  • 3.3 液压成型系统各种硬件设备之间的连接27-33
  • 3.3.1 行程开关与PLC主机之间的连接27-29
  • 3.3.2 模拟量扩展模块与PLC主机之间的连接29
  • 3.3.3 电信号与模拟量扩展模块EM231之间的连接29-32
  • 3.3.4 各个设备硬件连接整体图32-33
  • 3.4 模拟量输入信号的采集和处理33-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4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控制系统的PLC程序设计36-47
  • 4.1 PLC编程语言36-38
  • 4.1.1 梯形图编程语言36-37
  • 4.1.2 顺序功能图编程语言37-38
  • 4.1.3 语句表编程38
  • 4.2 PLC程序设计方法38-39
  • 4.3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控制系统程序设计39-46
  • 4.3.1 PLC的I/O点分配39-40
  • 4.3.2 中断程序设计40
  • 4.3.3 子程序设计40-41
  • 4.3.4 控制程序设计41-43
  • 4.3.5 控制程序的模拟调试试验43-46
  • 4.4 本章小结46-47
  • 5 上位机监控系统简介47-51
  • 5.1 触摸屏技术47-48
  • 5.1.1 触摸屏的基本原理及种类47-48
  • 5.1.2 触摸屏在工业控制中使用的意义48
  • 5.2 使用Keypad Designer自定义面板48-50
  • 5.3 本章小结50-51
  • 6 全文总结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67
  • 个人简介67-68
  • 导师简介68-69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69-70
  • 致谢70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振胜;;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7年02期

    2 彭继慎;任宝栋;;基于PLC和触摸屏技术的压铸机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制造;2006年02期

    3 石玉明;李锡辉;;基于PLC的液压自动循环控制系统[J];机电工程技术;2007年02期

    4 李洁;浅谈PLC控制系统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刘美俊;;基于PLC的挖掘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强,石惠;MATLAB在时域分析中的应用[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苗风东;张玉峰;;PLC替代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彩虹;;林业投资新方向:中国林木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4 张麟,张小燕;光电色选机的结构及其特点[J];包装与食品机械;1997年02期

    5 侯玉秀;用PLC改造M8820轴承磨床的电气控制系统[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王勇亮,齐丽君,梁建民;位移传感器在六自由度运动平台中的应用[J];传感器技术;2003年04期

    7 王祁,聂伟,,于航;智能传感器常用软件及设计[J];传感器技术;1998年03期

    8 蔡德聪;生物传感器发展与应用前景[J];传感器世界;2001年10期

    9 杨邦朝,简家文 ,段建华 ,张益康;氧传感器的原理与进展[J];传感器世界;2002年01期

    10 赵全明,王广健,李玲玲,蒋栋;二氧化锡膜气敏传感器最新研究成果[J];传感器世界;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永贵;吴亦锋;;闸位检测新技术及其应用[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数字化制造及其它先进制造技术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文烽;谭仲海;杨欢;;高炉环保除尘多站集中监控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熊树;;矿井中央泵房自动控制系统[A];第十五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自亮;郭胜均;;基于APD的粉尘光散射检测系统的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MCMI'2007)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闫文辉;程元林;彭勇;顾雪林;常德友;;碳纤维连续抽油杆作业车自动调平系统设计[A];2006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周理;;可编程序控制器步进顺序控制应用及探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晓芳;张继研;邵诚;;间歇反应釜温度非自衡DMC控制应用研究[A];2007'仪表,自动化及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8 刘玉光;张宗洵;;采用内模控制技术的高精度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A];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郭宗仁;;基于系统相似性的PLC控制系统智能设计的新方法[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10 董晓英;;水果采后处理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A];'97北京国际食品加工及包装技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志存;电子鼻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2 王文利;大射电望远望悬索式馈源支撑系统的运动规划、动态检测与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朱孔源;车辆—柔性路面力学相互作用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4 刘嘉;弧焊逆变电源的数字化控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5 史智兴;精播机排种性能检测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6 王立坤;原油管道泄漏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李太玉;微小卫星姿态磁控制及三轴被动稳定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8 邱志鹏;恒化器系统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虞邦义;河工模型相似理论和自动测控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河海大学;2003年

    10 董清;同步发电机调速系统附加H_∞控制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强;秸秆压块饲料机成型区的研究与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2 王世震;车用复合燃油添加剂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维民;多路光吸收式光纤耦合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燕山大学;2000年

    4 李红旗;基于DCS的混凝土自动配料系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5 刘天键;自适应模糊单神经元非模型控制系统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1年

    6 陈小东;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力学模型及状态空间动力时程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7 孙洁娣;卡片式证件自动录入系统设计与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01年

    8 王杰;光纤乙炔气体传感器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1年

    9 李向良;基于DCS的锅炉寿命损耗和管理系统[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10 张玉魁;大射电望远镜控制软件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卫平;;21世纪生物质能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4期

    2 马文超;陈冠益;颜蓓蓓;胡艳军;;生物质燃烧技术综述[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年01期

    3 蒋剑春;;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与应用(Ⅰ)[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7年03期

    4 吴杰,黄勇,王艳云,王维新;棉秆轴向压缩特性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4年04期

    5 刘庆庭;区颖刚;卿上乐;陈海波;;甘蔗茎秆在扭转、压缩、拉伸荷载下的破坏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6 苏工兵;刘俭英;王树才;黄钺;文友先;;苎麻茎秆木质部力学性能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孝琴;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特性及液压秸秆成型机改进设计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2年

    2 宋建农;水稻钵苗行栽机的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杨治敏,王惠群,闫忠斌;固硫生物型煤[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1期

    2 刘美俊;PLC在全自动液压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1年04期

    3 高峰,王明哲;PLC控制系统的Petri网模型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4年06期

    4 徐康富,马永亮,常新莲,郝吉明;生物质型煤工业成型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01年04期

    5 赵青玲;张培远;刘俊红;张百良;樊峰鸣;;原料含水率及成型直径对秸秆成型燃料耐久性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12期

    6 刘伟军,于艳秋,胡仁德;生物质型煤点火性能的理论分析和试验[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7 唐向阳,张勇,李江有,黄岗,杨松,关宏;机器视觉关键技术的现状及应用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2期

    8 王方,韩觉民;生物质工业型煤的性能及成型机[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6年04期

    9 毛玉如!博士生,骆仲泱!教授、博士生导师,蒋林!硕士生,方梦祥!教授、博士生导师,岑可法;生物质型煤技术研究[J];煤炭转化;2001年01期

    10 刘伟军,王佐民,于晓东,李松生;生物质型煤燃烧机理分析和燃烧速度试验研究[J];煤炭转化;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德,姜承纪;用PLC控制多功位织物折痕测试仪[J];山东纺织科技;1998年04期

    2 刘洲峰,赵立银,杜俊俐;乳化沥青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钟铁;大雁三矿地面排矸系统集中控制的设计及设备选型[J];煤矿设计;2000年08期

    4 赵金宪,王秀琴;PVC配混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赵业平;PLC在织机电子送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辽宁丝绸;2000年02期

    6 苏国贤;压辊包边成型机的维修与改造[J];轮胎工业;2000年03期

    7 孙宗文;PLC编程中计时器的使用技巧[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0年05期

    8 卢建华;使用WinCC实现过程监控[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9 魏延华,赵毅,郭瑞;一种PLC控制的IGBT变频调速电梯系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刘军;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的锅炉恒压供水系统[J];鞍山钢铁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小辉;童伟;;基于PLC控制气动实验台的设计[A];2010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马秀坤;史运涛;王捷;郑勇;杨立永;;PLC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创新[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邹六省;王占儒;刘绪洪;;变频器对PLC干扰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A];水泥工业节电和变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小宾;;基于PLC的多机驱动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永杰;李彦勇;陈淑媛;陈启卫;刘波;;PLC及其在应急发电机组中的应用[A];2009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谢文明;;烧结运料PLC控制系统改造[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杰;王振;;基于PLC的面向对象编程在焦输送系统控制中的应用[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吴亮;韩端阳;王忠华;祖孝奎;方晓达;;西门子OLM在PLC远程通信中的应用[A];2011年河北省冶金信息化自动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杜碧华;余愚;;基于PLC的往复式抓棉机控制设计[A];“技术提升产业 创新成就未来”——2006“苏拉杯”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跃华;吴迎春;;ABB DCS系统与LG PLC通信[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 张星;[N];电子报;2009年

    2 四川 熊波;[N];电子报;2009年

    3 记者 王再雄;[N];黄石日报;2011年

    4 广州 杨光电;[N];电子报;2009年

    5 王宝剑 岳文峰;[N];中国建材报;2010年

    6 赵毅锋;[N];中国建设报;2009年

    7 广西 麦少迪;[N];电子报;2009年

    8 成都 张奉节;[N];电子报;2009年

    9 王雯;[N];中国纺织报;2009年

    10 四川 曾慧;[N];电子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PLC软件构件化建模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2 肖江;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在线检测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余玫;Bc110和PLCγ1在B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作用[D];南京大学;2011年

    4 宋晓峰;高精度卷绕真空镀膜设备张力控制技术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5 王东林;中密度纤维板热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董国日;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自动化控制及工艺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王静;大流量液压源恒温恒压控制及油液弹性模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安宝林;高频射弹撞击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林宝君;连杆裂解半自动生产线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周乐荣;电力无缝通信中远动通信、网元与网络模型[D];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磊;应用于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机自动控制技术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李子昀;基于PLC的自动生产线实验平台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徐永兴;矿渣粉磨生产线PLC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其亮;基于PLC窑炉模糊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磊;基于PLC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究与设计[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公维强;基于PLC的高温灭菌隧道风压与温度控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7 王艳美;变频器和PLC在传送带多种速度控制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8 亓英莲;基于西门子PLC的网络化控制实验装置设计[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周建香;基于ARM的嵌入式软PLC运行系统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臧华东;基于PLC和CC-LINK现场总线的MPS的研制[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在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中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01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901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9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