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觉受体及其传感器研究与应用
本文选题:G蛋白偶联受体 + 生物传感器 ; 参考:《食品科学》2017年05期
【摘要】:中国传统饮食和食品的烹制与加工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又构成其核心标准。国际上也分为"五味",分别为"酸、甜、苦、咸、鲜",其中少了辣味,多了鲜味。也有人建议将脂肪的味道定义为"香"味,但是中国人的"香"实际上是"香气",属于嗅觉,而非味觉。大量研究证明,多数味觉受体作为营养传感系统,如苦、甜、鲜都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成员,而且其分布并不限于味蕾、肠道等,其他组织均有分布,是药物筛选的重要靶标。然而,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进行味觉测定仍然依赖于电子鼻和电子舌等仪器设备,味觉受体传感器及其有关技术则仍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其主要原因是:味觉受体和其他大多数受体一样,在与配体识别和启动信号传递时主要依赖于弱相互作用,如何将这些弱相互作用转变为传感器可以处理并放大的光、声、电、磁、热等信号,从而实现其定量测定是一个关键性难题。但是,由于味觉受体在医药筛选、食品添加剂、食品的功能性评价和代谢综合征预防等方面的巨大应用与开发前景,其检测方法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针对味觉受体及其传感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评述,讨论其未来发展和应用前景。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diet and food cooking and processing pay attention to color, fragrance, taste, among them, "sour, sweet, bitter, spicy, salty five flavor harmony" constitutes its core standard. Internationally also divided into "five flavors", respectively, "sour, sweet, bitter, salty, fresh," one of the less spicy, more deliciou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the taste of fat be defined as "fragrant", but the Chinese "aroma" is actually "aroma", which belongs to smell, not taste.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most taste receptors are members of the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superfamily as nutrient sensing systems, such as bitter, sweet and fresh,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s not limited to taste buds, intestines, etc., and other tissues are distributed. It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drug screening. However, so far, the market for taste determination still depends on electronic nose and electronic tongue and other instruments, taste receptor sensor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are still in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stage.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aste receptors, like most other receptors, rely primarily on weak interactions for ligand recognition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how to turn these weak interactions into light, sound, and electricity that sensors can process and amplify. It is a key problem to realize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magnetic and thermal signal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great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aste receptors in medicine screening, food additives, food functional evaluation and prevention of metabolic syndrome, the detection methods of taste receptors have been one of the focuses of scientist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aste receptor and its sensor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reviewed,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773)
【分类号】:R339.13;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长孙东亭,罗素兰;生物传感器[J];生物学通报;2001年11期
2 何星月,刘之景;生物传感器的应用[J];物理;2003年04期
3 周亚凤 ,文继开 ,张先恩;第八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在格拉纳达召开[J];生物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4 曾文渊,张洪友,武瑞;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5年06期
5 胡春华;;我国科学家研制出蛋白质芯片生物传感器系统[J];科技导报;2006年08期
6 ;第十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大会Biosensors'2008暨纳米生物传感器国际专题研讨会 转发第一轮通知及论文征稿[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7年09期
7 李彤;伊丽丽;魏福祥;胡晓薇;;测酚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科技;2008年03期
8 韩雪清;杨泽晓;林祥梅;;极具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年05期
9 高先娟;张玉军;甄瑞燕;;生物传感器简介[J];科技信息;2009年12期
10 郝全义;王太宏;;生物传感器及其在传染病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传金;吴海云;左月明;;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莫冰;刘晓为;;浅谈生物传感器在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及展望[A];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论坛暨东北MEMS研发联合体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薛瑞;康天放;;基于丝素蛋白固定乙酰胆碱酯酶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李彤;赵纯;;用于水体监测的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5 任湘菱;唐芳琼;;光电化学体系构建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A];中国感光学会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邹琴;李刘冬;;生物传感器在贝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A];泛珠三角区域渔业经济合作论坛第三次年会会议论文[C];2008年
7 邱筱岷;;生物传感器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2009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马芬;张成孝;;多标记型汞离子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任湘菱;唐芳琼;;银—金纳米复合颗粒增强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黄智伟;黄琛;;光纤DNA生物传感器研究动向[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莫冰;四大应用领域,生物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张巍巍;美研制出超灵敏生物传感器[N];科技日报;2012年
3 吴琼;生物传感器迅速成长[N];中国电子报;2000年
4 何屹;新生物传感器可观测细菌生长[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毛黎;人体细胞生物传感器分子机理首次揭开[N];科技日报;2011年
6 记者 何永晋;乌生物传感器研究硕果累累[N];科技日报;2003年
7 白毅 王宇星;我国生物传感器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张佳星;“火眼金睛”窥测基因调控[N];科技日报;2008年
9 汪明;2009年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有望突破40亿美元[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邹争春;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构建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大川;恒温型纳米—滚环扩增-SPR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刘蓬勃;提高微流芯片生物传感器检测限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唱凯;Ⅰ:LSAW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及临床应用研究 Ⅱ:两株罕见致病菌的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4 高小尧;基于核酸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与应用[D];福州大学;2014年
5 闫志勇;蛋白激酶活性的光电化学生物分析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6 张冰;SPR生物传感器及其与电化学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李继;生物传感器表面功能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罗鹏;一次性电化学酒精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卫银银;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构筑、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盛平;基于支撑双分子层膜的智能生物传感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云英;基于免标记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蛋白质和小分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杨彩凤;水热法生长微/纳米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吴小平;基于新型碳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电致化学发光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马晔;三维石墨烯/纳米材料复合生物传感器制备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范玲玲;两种二茂铁探针的合成及其在QCM生物传感器组装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5年
6 段凯月;硫族钼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何颖;金属纳米材料和功能化的碳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8 张娟娟;基于纳米材料和酶构建的胆固醇和伴刀豆球蛋白A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王昱琳;基于明胶—多孔炭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10 汪淑婷;基于纳米材料和核酸探针的新型荧光生物传感器[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02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90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