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传感器室内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室内机器人 + 激光传感器 ; 参考:《天津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前定位及避障方法存在技术实现困难、实时性差、定位误差较大,系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综合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时性、可行性、正确性等要求,旨在对移动机器人定位与路径规划方法上进行研究并改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针对航迹推算法存在的轨迹累计误差和传统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定位精度较差的问题,结合已知的结构化环境,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结合地图匹配方法的定位方法。该方法从传感器信息中快速提取边界角点信息,建立机器人运动模型及控制输入模型描述关系。根据特征点在世界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的映射关系,通过将构建的预测模型与已建模的结构化环境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机器人在目标场景中的位姿空间状态。路径规划要求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能够识别障碍物并且以最小或者较小的代价避开障碍物完成自己的任务。由于室内机器人工作场景地面路况较为平整且结构较为简单,因此本文只考虑水平面层次上的路径规划,我们将激光传感器感知的障碍物简化构造为圆柱形,其水平截面为圆形。然后通过提前设定的阈值对激光雷达采集的数据信息聚类分析,识别障碍物的数据点集合并运用最小包围圆算法构建障碍物特征模型,然后通过将整个路径规划过程分解为数个子问题进行求解,并将最小偏转角作为驱动力解决机器人运行过程中避障与寻径问题。
[Abstract]:At present, the localiza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methods are difficult to achieve, poor real-time, large positioning error, high system maintenance cost and so on.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synthesizes the requirements of stability, real-time, feasibility and correctness of the system, aiming to study and improve the method of location and path planning of mobile robot. The specific research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rack accumulative error and poor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raditional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known structured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location method based o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and map match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the boundary corner information is quickly extracted from the sensor information, and the robot motion model and the control input model a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eature points in the world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e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the position and pose space state of the robot in the target scene is determined by matching the constructed prediction model with the structure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Path planning requires the robot to identify obstacles and to avoid obstacles at a minimum or a small cost to complete its task. Because of the flat road condition and simple structure of indoor robot working scene, this paper only considers the path planning at horizontal level, and we simplify the barrier of laser sensor perception to cylinder shape. The horizontal section is circular. Then the data collected by lidar are clustered and analyzed by the threshold set in advance to identify the set of data points of obstacles and to construct the obstacle feature model by using the minimum bounding circle algorithm. Then the whole path planning process is decomposed into several sub-problems, and the minimum deflection angle is used as the driving force to solve the obstacle avoidance and path seeking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robot operatio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秀敏,李莲芝;基于类复向量原理的机器人位置和姿态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张振喜;焦国太;邓光明;梁聪聪;;室内清洁机器人协作技术研究[J];机械;2010年12期
3 陈阳舟;王文星;代桂平;;基于角度优先的多机器人围捕策略[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蒋新松;国外机器人的发展及我们的对策研究[J];机器人;1987年01期
5 沈慧娟;袖珍机器人别动队[J];国外科技动态;2004年02期
6 孟庆鑫,魏洪兴,王立权,杨青梅,王岚;基于蠕动原理拱泥机器人方案研究[J];中国造船;2001年01期
7 程远;机器人软件编程方法[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孟庆鑫,王茁,王殿君,王立权,屠治国;“穿地龙”机器人总体方案分析与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丁滢颍;何衍;蒋静坪;;基于个性演化的多机器人自组织[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3年02期
10 张汝波,王兢,孙世良;具有环境自适应能力的多机器人编队系统研究[J];机器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为人;周伟;王楷;苏士娟;;家庭清洁机器人自主充电研究[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长松;孙国林;韩胜利;;机器人料箱取件形式及控制方法[A];201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孟正大;戴先中;;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机器人柔顺性控制[A];江苏省自动化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04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陈天皓;钱成;谈英姿;;类人足球仿真机器人快速起身方法的实现[A];2007年足球机器人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薛慧婷;罗熊;胡海东;游美玲;邱新涛;;基于颜色特征的漂浮机器人三点定位系统[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五分册)[东南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6 胡海东;赵清杰;;机器人的惯性/视觉组合定位方法[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7 顾新兴;孙燕朴;冯纯伯;;一种新的双机器人协调路径规划方法[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8 陶军;高翔;周全;李晓亚;;利用自学习算法为机器人选择最优目标点的决策设计[A];马斯特杯2003年中国机器人大赛及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大川;张辉;季秀才;郑志强;;救援环境下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环境建图以及自定位[A];2007年足球机器人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淑慧;吴立成;袁海文;;一种水上行走机器人的模糊控制[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克 军;小小机器人军团[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张劲 戚峰;变电站的“机器人骨干”[N];中国电力报;2009年
3 本报通讯员 张劲 戚峰;电力机器人的“神通”[N];工人日报;2009年
4 吴鸿;微型机器人引领反恐潮流[N];中国商报;2003年
5 卢家兴;中科院研制出能应付复杂地形的机器人[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丽;基于虚拟力的多机器人化学源定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张世隆;抛投机器人翻转越障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仲朝亮;受生物启发的移动机器人空间认知及其导航[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东科;空间绳系机器人目标抓捕及抓捕后稳定控制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魏明生;基于低频电磁信号的管道清堵机器人定位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王玲;未知环境中基于相对观测量的多机器人合作定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王宏;煤矿机器人激光雷达与惯性传感器导航理论及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8 李飞;湍动气流主控环境下多机器人气味源定位[D];天津大学;2009年
9 仲宇;分布式强化学习理论及在多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10 李吉功;室外时变气流环境下机器人气味源定位[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帅;服务型机器人设计与前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戚树腾;基于激光测距仪的果园移动机器人避障系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刘广保;大型复杂曲面的机器人研抛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4 张贤;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多机器人室内定位导航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戴腾清;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在机器人冲压自动化线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6 杨晓晓;室内机器人单目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研究与实现[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4年
7 何文甲;基于多Agent的服务机器人协作与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8 杨超;基于虚拟市场法的多机器人环境探索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5年
9 张月;清洁机器人全覆盖路径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郑梓均;基于ROS系统的简易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08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90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