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驱泵控压力伺服系统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本文选题:直驱泵控系统 + 压力伺服控制 ; 参考:《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年01期
【摘要】:直驱泵控压力伺服系统属于典型的非线性时变系统,采用传统PID控制存在系统适应性差、压力波动幅度大以及跟踪控制精度低等问题。根据PID参数对压力伺服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设计了根据系统误差和误差变化率在线自适应调整PID参数的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分别采用传统PID控制和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进行了直驱泵控压力伺服控制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能大大改善PID控制的性能,使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压力波动幅度降低、滞后与超调小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品质和控制精度。
[Abstract]:The direct drive pump controlled pressure servo system is a typical nonlinear time-varying system.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system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poor system adaptability, large pressure fluctuation and low tracking control precision.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of PID parameters on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sure servo system, an adaptive fuzzy PID controller is designed, which adaptively adjusts the PID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error and error change rate.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and the adaptive fuzzy PID control strategy are used to simulate and test the direct drive pump controlled pressure servo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aptive fuzzy PID control strategy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PID control. Th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ast response speed, low pressure fluctuation, low lag and small overshoot, and improves the dynamic quality and control accuracy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机械与精密仪器工程学院;
【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0JM7001)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2010JS083)资助
【分类号】:TP2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生良;王毅;;用于精密跟踪的复合轴伺服系统[J];光学机械;1980年02期
2 周永清;伺服系统数字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1年09期
3 姜玉宪;;伺服系统低速跳动问题[J];自动化学报;1982年02期
4 李曼珍;伺服系统控制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4期
5 任鹏会,郑刚,麻红梅;双通道伺服系统的数字化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18期
6 穴洪刚,郭毓;转塔伺服系统的控制及仿真[J];控制工程;2005年S1期
7 李琼;王少萍;梁磊;;光控伺服系统建立、建模与仿真[J];压电与声光;2007年02期
8 Frank J Bartos;朱俭华;;伺服系统应用技巧[J];软件;2007年04期
9 赵斌;蔡开龙;谢寿生;;气动油压伺服系统的智能PID控制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5期
10 张彦军;于国祥;;滑模控制在低速摩擦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远;;一种具有双模结构的智能模糊伺服系统的设计[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2 张莉松;廖晓钟;;“快乐教学法”在《伺服系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刘青松;;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被动力伺服系统的参数辨识[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4 祁若龙;刘伟军;;高速高精度伺服系统四阶模型及参数优化[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俊义;陈彦辉;李明涛;;伺服系统执行机构研究与分析[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6 王莉;赵修科;;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李永东;梁艳;;高性能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现状[A];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志远;;一种具有双模结构的智能模糊伺服系统的设计[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宋向军;刘万兵;曹勇;;搬运装置伺服系统的改造[A];电子玻璃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炯;李军;陆刘兵;王执铨;;高精度伺服系统的神经元控制[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付丽娟;期待,中国伺服系统企业之“蝶变”[N];机电商报;2006年
2 ;纺机的伺服系统[N];中国纺织报;2013年
3 黄玉平;我国首次实现伺服系统“全电化”[N];中国航天报;2014年
4 中缝;如何调试和检测伺服系统[N];中国服饰报;2008年
5 石永红;抗风型光伏伺服系统研制成功[N];中国企业报;2008年
6 王雯;埃斯顿 EDB伺服系统在剑杆织机中的应用[N];中国纺织报;2009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水菁;汇川技术 扩充产品的“梯队化”建设[N];证券时报;2010年
8 陈淆;瓦楞纸印刷机的控制系统[N];中国包装报;2008年
9 石永红;江苏研制成功抗风型光伏伺服系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10 辽宁 韦公远;日立637录像机伴音变调的检修[N];电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哲;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加载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倪志盛;被动式力矩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符玉襄;空间高精度二维伺服系统控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5年
4 孙显彬;基于异类传感器融合的数控机床伺服系统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6年
5 谭文斌;伺服系统摩擦与温度变化干扰的建模及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宋彦;伺服系统提高速度平稳度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0年
7 陈晨风;高性能交流伺服系统的智能控制策略[D];浙江大学;1997年
8 王闻宇;伺服系统柔性连接负载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向红标;开放式伺服系统的摩擦建模与补偿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孙凯;自抗扰控制策略在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远东;天基目标探测伺服系统构型及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唐思宇;三质量伺服系统定位抖振抑制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孙淑瑞;被动式电液力伺服系统的同步结构解耦控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赵艳春;基于TMS320F28335的永磁交流同步伺服系统设计与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何颖;横机伺服系统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6 江月;伺服系统的分析与辨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邵淦;基于以太网的伺服驱动器设计与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李志嘉;基于现场总线的多轴伺服系统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9 路瑶;转台伺服系统非线性的补偿算法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10 杨晓东;上海开通伺服系统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28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92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