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并联打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本文选题:打磨机器人 + PLC ; 参考:《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并联打磨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基于实验室前期搭建的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构建其运动学方程,分析其作为打磨机所需运动控制要求,制定出其以“PC+PLC+伺服系统”为主体的半闭环控制系统,并就作为控制系统中的命令执行部件的伺服电机还有作为控制终端的并联机构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对并联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历史和对其实现自动控制的探索及发展进行了论述。通过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及控制要求分析,选取运动控制系统中所需的PLC硬件配置,并根据PLC程序设计原则搭建出并联机器人总体运动控制系统。以搭建的运动控制系统为依托,采用结构化编程方法,通过组织块调用各功能及功能块,以此实现CPU与FC间的数据交互,完成了基于PLC的整体运动控制程序的编写。其次,对作为运动控制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伺服系统进行矢量控制仿真,搭建出课题中所需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对并联机构进行ADAMS与Simulink联合仿真,以PLC控制系统中的驱动数据为静平台输入数据,得到动平台输出数据,在MATLAB中运用神经网络进行输入、输出数据的训练拟合,以验证其仿真数据的准确性。自此,实现并联打磨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Abstract]: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he general design of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arallel grinding robot. Based on the three-degree-of-freedom parallel robot built in the laboratory, the kinematics equ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motion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robot as a grinding machine are analyzed, and the semi-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with "PC PLC servo system" as its main body is developed. The servo motor and the parallel mechanism as the control terminal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history of parallel robot and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automatic control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kinematics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 the PLC hardware configuration needed in the motion control system is selected, and the overall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the parallel robot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LC program design. Based on the built motion control system, the whole motion control program based on PLC is written by using the structured programming method, the function and function blocks are called by the organization block, and the data interaction between CPU and FC is realized. Secondly, the vector control simulation of servo system,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tion control syste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 required in the subject is built.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MATLAB / Simulink and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hen, the parallel mechanism is simulated by Adams and Simulink. The driving data of PLC control system is used as the input data of the static platform, and the output data of the moving platform is obtained. The training and fitting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data are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neural network in MATLAB.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ion data. Since then, the design of motion control system of parallel grinding robot is realize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民航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占猛;崔晓兵;刘彦青;;悬挂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周亚丽;;“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3 ;运动控制系统的运行及维护[J];现代制造;2008年04期
4 高林;韩宁;刘文定;樊桂玲;;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多环节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年07期
5 孙曜;;《运动控制系统》综合型数字化实验室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6 李智强;任胜杰;;“运动控制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7期
7 雷美珍;任佳;;“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建设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25期
8 ;运动控制系统及设备[J];电子质量;2002年12期
9 ;运动控制系统在生产线上的应用[J];现代制造;2002年16期
10 李宁;运动控制系统实验设备的研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光黎;钟震宇;张严林;林丽娜;;嵌入式运动控制系统中前瞻控制技术的研究[A];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维Oz;李迪;;基于动态带宽分配的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罗霄;王妍萍;郭飞;宋凌云;;运动控制系统在服装生产设备中的应用[A];第5届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李凯;王少萍;岳荣刚;杜隽;;教学用四轮月球车运动控制系统设计[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赵维Oz;李迪;;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中调度与控制协同设计的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方心宇;虞东海;庄朝晖;甄力;;柔性开放式通用运动控制系统及应用[A];全国印刷、包装机械凸轮、连杆机构学术研讨会(第6届全国凸轮机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姜文喜;刘建学;;微波暗室测试运动控制系统设计[A];第三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杨超;;现代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字式频响测试方法[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9 张连山;吴忻生;袁鹏;胡兴刚;;基于视觉的PCB板打孔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蒋红霞;洪永强;杨嘉;;基于ADSP-21992的双轴运动控制系统的实现[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提升福建制造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专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姚晓敏;西门子SIMOTION提供系统控制完整解决方案[N];中国纺织报;2007年
2 陆伟;Rotoflex推出运动控制系统用于标签检测[N];中国包装报;2010年
3 记者 陈永杰;机器人时代来了[N];北京科技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维Oz;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资源调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云利军;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行为特性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林涛;基于精确时钟协议的网络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姬帅;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王宝仁;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多轴协同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翰;基于PLCopen规范的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胡永兵;双硅片台超精密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平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陈月岩;串—并混联研抛机床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肖本贤;多轴运动下的轮廓跟踪误差控制与补偿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昊;基于CMC的芯片级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5年
2 方登富;工业CT四轴运动控制系统实现以及误差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3 张翔洲;变电站巡检车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增迪;高速多路运动控制系统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5 吴龙;头眼躯干协调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6 王帅;基于DSP的三伺服包装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7 张新慈;基于ROS的无人水面艇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8 李笑平;面向钴孔攻丝机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宇;电子制造设备中的运动控制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烨;曲面喷墨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053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05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