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OF混联机器人多能域动力学全解模型及试验
[Abstract]:Taking 4-DOF hybrid robo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kinematics of the hybrid robot is analyzed. The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bond graph, the bond graph model of the driving part (motor and pneumatic part) of 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spinor bond graph,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mechanical body of the system is established. Because the redundant driv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arallel part of the system, an input torque optimiz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and a supplementary equation is added, finally the complete machine of the robot is obtained. The total solution model of electric and gas coupling system in multi-energy domain. In the case of servo and torque (force / bit hybrid control), the redundant driving branch is simulated in multi-energy domain with the help of bond graph automation simulation software (20-sim), and the control experiment of the prototype is carried out. By comparing the driving torque obtained by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ulti-energy dynamic model of the robot system is verified. It can be proved by experiments that the prototype runs more smoothly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kinematic accuracy of the mechanism under the combined force / bit control.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河北省并联机器人与机电系统实验室;先进锻压成形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燕山大学河北省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542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5203101)资助项目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鹤皋;机器人将是21世纪技术发展的热点[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Z1期
2 ;世界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1期
3 ;警卫和保洁两用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3期
4 ;案例分析之四 机器人码垛单元[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4期
5 李成桐;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思考(之二) 未来之路[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5期
6 贾培发,王全福;团结奋斗努力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化[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6期
7 李开生,张慧慧,费仁元,宗光华;国外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动态和前景[J];制造业自动化;2000年06期
8 淑芳;机器人种菜[J];湖南农业;2000年09期
9 长路;机器人技术在发展[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年01期
10 贾一;机器人外科手术的必要技术条件[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春华;范勇;朱纪洪;孙增圻;;空中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陈卫东;;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及微特电机在其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肖玉林;侍才洪;陈炜;李浩;张西正;;救援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郑亚青;吴建坡;;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的机构、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静;边继东;张大慧;林峰华;张宏;;管道定量采样机器人系统设计[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6 黄海明;杨雷;宋跃;赖思沅;;智能保安巡逻机器人[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7 王明辉;马书根;李斌;;独立操作型可重构机器人群体的动态层次体系结构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谭金林;刘明英;梁建民;;机器人硬件电路设计[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9 许家中;孔祥冰;尤波;李长峰;禹鑫q,
本文编号:2284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28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