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由度管道机器人摄像云台系统设计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mera cloud head system in the pipeline robot, puts forward a kind of two degree of freedom camera cloud head system, and expounds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of the system in detail. In this design, 89C51 is used as the main control chip, CCD image sensor as the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DC deceleration motor as the actuator, and the synchronous belt wheel and motor shaft are used to output directly instead of the common gear transmission. The hardware circuit can control, detect and limit the position of the cloud he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liab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wide shooting angle, simp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and control, adjustable speed and high protection grade.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U175;TP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侍磊;韩宝玲;罗庆生;郭振;;球形智能机器人云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3期
2 王德义;陈娟;孙德辉;;基于ATMEGA128的电动云台控制器设计[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06期
3 徐安排;徐声远;;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云台镜头控制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5期
4 吴益飞;李胜;蔡骅;;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云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0期
5 唐宗军,杨光,王维,钦兰云;基于DSP和单片机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6 王家村,陈勇生;IDT7007高速双端口RAM及其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旭;林国能;张延恒;王晓林;;二自由度管道机器人摄像云台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年02期
2 罗庆生;计润达;俞鸿飞;王柯宇;田恩彤;靳芬;;新型电动球形云台的数学建模与理论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6年05期
3 吴继浩;涂文奇;丁善婷;;嵌入式可移动监视系统的设计[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4 李科;;某型稳定平台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07期
5 宋健;;基于AVR单片机的云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现代电子技术;2016年13期
6 郭凤仪;董建威;陈艳君;李思远;;高压架空线路光伏照明系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7 郭阳志;张婷;;微小型无刷云台电机驱动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8 高云霞;邱彦章;张林;李清华;马涛;;基于STM32的视频图像探测器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年07期
9 穆颖;;基于单片机的星三角电动机启动电路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年08期
10 王瑞平;彭云峰;;基于DSP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翔;周志刚;李晓东;;基于GPRS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1期
2 许燕萍;杨代华;;RS485串行总线可靠性的研究[J];电子科技;2009年02期
3 宋姜慧;邱占芝;;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数字实时监控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年19期
4 徐煜明;;步进电机速度控制的研究与实现[J];工矿自动化;2007年02期
5 徐安排;徐声远;;基于SPCE061A单片机的云台镜头控制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5期
6 吴益飞;李胜;蔡骅;;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云台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0期
7 崔光照;曹祥红;张华;;基于MSP430单片机的智能型复费率单相电能表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5期
8 董蕴华,魏辉;云台镜头控制系统终端解码器的设计与实现[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9 唐宗军,杨光,王维,钦兰云;基于DSP和单片机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4年S1期
10 丰洪才,邓华来,刘年波;用ActiveX控件实现对云台和镜头的远程控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映春,杨宜民;新型无缆管道机器人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4年08期
2 金成柱,李江雄,柯映林;潜入式微细管道机器人的全程定位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16期
3 胡文君,李著信,苏毅,刘楠;管道机器人在三通处的通过性分析[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钟映春;杨宜民;;新型能源自给式管道机器人的原理设计与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年07期
5 郭凤;许冯平;邓宗全;彭敏;;管道机器人弯道处驱动力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8期
6 刘强;王树立;赵书华;陈宏;;油气储运行业管道机器人发展现状与展望[J];管道技术与设备;2006年06期
7 王佳;胡侠;柳洪义;;球形管道机器人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12期
8 吴洪冲;雷秀;;管道机器人弯管通过性的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年04期
9 王殿君;李润平;黄光明;;管道机器人的研究进展[J];机床与液压;2008年04期
10 万海波;包志炎;;螺旋轮式微型管道机器人设计[J];机械工程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钟映春;杨宜民;;新型能源自给式管道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研究[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一)[C];2005年
2 马宏;白素平;闫钰锋;;管道机器人系统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崔高健;姜生元;;流体驱动式管道机器人的发展现状[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常玉连;邵守君;高胜;;石油工业中管道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A];2006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官长斌;陈娟;刘永红;;一种新型蠕动式管道机器人的结构设计[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薛龙;邹勇;蒋力培;徐立力;贾滨阳;;异型断面管道机器人焊接控制技术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张荣沂;王科俊;史伟;贲f[烨;;基于SMA的新型蠕动式微型管道机器人研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曹爱方邋通讯员 盛一冰;我市首个“管道机器人”上岗[N];宁波日报;2008年
2 见习记者 朱建华;李智祥:“管道机器人”就差最后调试[N];长江日报;2010年
3 锦萍邋宗圆 瑾亮;管道机器人首次上岗[N];常州日报;2008年
4 丁姗 记者 赵凤华;微型管道的“安全员”[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徐磊 通讯员 丁姗;“毛毛虫”能给核电站检漏[N];苏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军远;基于超低频电磁波的管道机器人示踪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2 徐从启;自主锁止蠕动式微小管道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王永雄;管道机器人控制、导航和管道检测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程良伦;微管道机器人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王忠巍;自主海底管道机器人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张学文;管道机器人三轴差动式驱动单元设计与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梁亮;液体环境下螺旋管道机器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旭东;水库涵管检测机器人的设计与试验[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2 李钊;基于压电惯性冲击驱动的支撑机构可调式微管道机器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颜旭;双向折腰式管道机器人运动性能及动力学仿真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4 费振佳;履带式管道机器人设计及仿真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王毅;螺旋轮式驱动管道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6 郝云雷;基于外磁场驱动的微型管道机器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朱新忠;管道机器人越障能力及拖动力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8 周洪龙;小型管道机器人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杨文凯;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管道机器人管内通过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10 金杰;管道机器人控制及通讯系统和管道检测[D];东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93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29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