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赭曲霉毒素A噬菌体多肽模拟表位的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2 20:09
【摘要】: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主要是由青霉属和曲霉属代谢的次级产物,对人畜有强致癌性。因此,各国普遍加强了对OTA的监管。免疫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在OTA检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采用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和PEG聚合物(Mal-PEG-NH2)于金电极(Gold electrode,GE)表面合成功能化PEG聚合物刷,使anti-OTA-McAb与聚合物刷共价偶联,并通过特异性结合OTA噬菌体多肽模拟表位,建立了基于免疫学竞争原理的OTA传感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OTA噬菌体多肽模拟表位建立ELISA分别以OTA噬菌体多肽模拟表位与人工抗原为免疫元件建立了ELISA。测得以人工抗原/anti-OTA-McAb建立的ELISA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20~13.52ng/mL,半抑制浓度(Half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为1.66 ng/mL;以OTA噬菌体模拟表位/anti-OTA-McAb建立的Phage-ELISA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为0.01~0.57 ng/mL,IC50为0.09 ng/mL。2基于OTA噬菌体多肽模拟表位建立传感器2.1 GNPs-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一步沉积法在金电极表面修饰GNPs,将3-巯基丙酸(3-mercaptopropionic acid,MPA)共价键与GNPs偶联,接着固定anti-OTA-McAb于电极表面。从而制备了GNPs-免疫传感器,其线性范围0.15~1.84 pg/mL,IC50值为0.53 pg/mL,最低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20.48 fg/mL。2.2 GNPs-Mal-PEG-NH2-免疫传感器以电沉积的方式将GNPs沉积在金电极表面,再通过层层自组装依次将MPA、半胱氨酸(Cysteine,Cys)和Mal-PEG-NH2修饰在电极上作为固定抗体的电极基质,制备了GNPs-Mal-PEG-NH2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的IC50为81.85 fg/mL,线性范围9.51~703.84 fg/m L,LOD为2.05 fg/mL,与GNPs-免疫传感器相比,灵敏度提高了近10倍。该传感器与AFB1、DON、ZEN和FB1无明显交叉反应。在啤酒和玉米样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33%~107.30%和89.61%~107.40%。3啤酒样品的检测分别采用制备的GNPs-Mal-PEG-NH2-免疫传感器、市售ELISA试剂盒及高效液相色谱对25个啤酒样品中的OTA含量进行检测,未发现有OTA超标的样品,三者检测结果基本一致。
【图文】:
毒素的研究进展霉毒素理化性质素(Ochratoxins)是指一组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物,主要产生的,赭曲霉毒素包括四种,分别为赭曲霉毒素 A(Och曲霉毒素 B、赭曲霉毒素 C、赭曲霉毒素 D,其中 OTA 的主要作用与人及动物肾脏和肝脏[1]。一种结晶化合物,无色,分子量为 403.8,分子式 C20H18C.4~7.5),化学结构式如图 1-1 所示[2]。OTA 易溶于有机溶液,不易溶于水。OTA 为脂溶性真菌毒素,溶解于甲醇溶保存一年,高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稳定性,日常生活中的 OTA 含量的 20%[3]。
从而输出与待测物变化量有关的信号,,检测数据由传感器的终端计算器快速处理并直接显示。其工作原理如图1-2 所示。由于其特异性的识别元件是抗原或抗体,因而具有高度特异性,是检测待测物信息的准确有效的分析工具[41]。图 1-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原理Fig1-2 The schemiatic diagram of immune sensor1.2.2 分类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根据免疫分析过程中是否使用标记物分为:标记型的免疫传感器和非标记型免疫传感器;按照测量信号的不同则可分为:电位型、电导型、电容型和电流型四种。其中研究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为电流型免疫传感器[42]。(1)电流型(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电流型免疫传感因测量形式为电流的输出而得名,在保持电极和反应溶液电压恒定的条件下,待测物被氧化或还原输出电流以实现检测。按照分析过程分类属于一种标记性的分析方法,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氧化酶、尿素水解酶等通常被作为标记物。首先将酶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然后采用夹心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12
本文编号:2517860
【图文】:
毒素的研究进展霉毒素理化性质素(Ochratoxins)是指一组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物,主要产生的,赭曲霉毒素包括四种,分别为赭曲霉毒素 A(Och曲霉毒素 B、赭曲霉毒素 C、赭曲霉毒素 D,其中 OTA 的主要作用与人及动物肾脏和肝脏[1]。一种结晶化合物,无色,分子量为 403.8,分子式 C20H18C.4~7.5),化学结构式如图 1-1 所示[2]。OTA 易溶于有机溶液,不易溶于水。OTA 为脂溶性真菌毒素,溶解于甲醇溶保存一年,高温环境下仍具有良好稳定性,日常生活中的 OTA 含量的 20%[3]。
从而输出与待测物变化量有关的信号,,检测数据由传感器的终端计算器快速处理并直接显示。其工作原理如图1-2 所示。由于其特异性的识别元件是抗原或抗体,因而具有高度特异性,是检测待测物信息的准确有效的分析工具[41]。图 1-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原理Fig1-2 The schemiatic diagram of immune sensor1.2.2 分类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根据免疫分析过程中是否使用标记物分为:标记型的免疫传感器和非标记型免疫传感器;按照测量信号的不同则可分为:电位型、电导型、电容型和电流型四种。其中研究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为电流型免疫传感器[42]。(1)电流型(安培分析)免疫传感器电流型免疫传感因测量形式为电流的输出而得名,在保持电极和反应溶液电压恒定的条件下,待测物被氧化或还原输出电流以实现检测。按照分析过程分类属于一种标记性的分析方法,碱性磷酸酶、辣根过氧化物酶、葡萄糖氧化酶、尿素水解酶等通常被作为标记物。首先将酶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然后采用夹心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P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惠钧;姜俊云;郑立军;庞俊星;;蛋白药物聚乙二醇修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9年03期
2 章英;许杨;;谷物类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6年12期
3 赵博;丁晓文;;赭曲霉素A污染及毒性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6年04期
4 缪璐;刘仲明;张水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丁建英;韩剑众;;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年03期
6 刘仁荣,余宙,何庆华,许杨;以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年11期
7 高翔,李梅,张立实;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年01期
8 唐点平,袁若,柴雅琴,刘颜,钟霞,戴建远;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固载抗体电位型白喉类毒素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20期
9 袁若,唐点平,柴雅琴,张凌燕,刘颜,钟霞,戴建远;高灵敏电位型免疫传感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诊断技术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2004年04期
10 莫金垣,谢天尧,张润建,蔡沛祥;阶跃伏安法离散数据连续化及导数卷积的方法 Ⅰ.样条插值法[J];分析化学;1993年04期
本文编号:2517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1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