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控机的激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
【图文】:
恒重叠率扫描螺旋加工优化。对于非圆形面扫描加工则需要根据复合光束扫描模块输出的位置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并判断当前扫描位置是否在非圆形面内部。当处于内部时打开激光器的GATE信号(开关控制信号),反之则关闭,即可实现非圆形面乃至组合形面的加工[5-6]。3系统硬件结构设计激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硬件主要以工控机作为控制核心,以数控系统和协同控制单元作为控制中间层,激光器、功率监测、终端监测、指向监测、三维检测辅助定位系统、光束扫描系统等则作为被控对象[7-9],具体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工控机在数据处理和保存方面相对于数控机有着巨大的优势,工控机作为主控制系统可保存各个监测设备返回的监测信息并且通过分析各监测设备返回的信息来实时向数控系统发送控制命令。数控系统接收到命令后,根据工控机发送的参数要求来调整伺服电机的转动方向和角度,从而实现执向调整和光路切换以及聚焦微动等功能[10-11]。数控机采用多通道式分体结构,共配置两个通道,运动控制分别采用MⅢ总线和脉冲控制方式,IO和控制面板采用SSBⅢ总线通讯方式。数控机通过接受工控机发送来的加工位置信息和工艺数据信息来实现对各轴的位置控制和对IO的操作控制。图1机床控制系统电气拓扑结构框图4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基于硬件结构设计来实现相应的系统软件,因此整个机床控制软件主要由工控机控制软件和数控系统2017年2月何忠锴,等:基于工控机的激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105·
控制软件两部分组成[12],,其中工控机的系统软件平台选用Windows7操作系统,数控系统则采用实时Linux操作系统来确保控制的实时性,应用软件的人机交互界面都基于QT进行开发,整个控制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图2控制系统软件结构框图软件设计方案中工控机控制程序直接运行监测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应用程序,同时对监测和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需要存入数据库或者发送给数控系统。而数控系统软件程序则接收工控机命令或者根据操作人员手动设置来对伺服电机运动进行控制。相比于直接使用数控系统软件来完成所有功能,这样的软件设计方案一方面可拓展性强,如果需要再添加新的模块,可以直接开发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并将其运行于工控机上,另一方面工控机的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要比数控机强,加快了加工过程中数据的处理速度。4.1控制系统软件结构4.1.1工控机软件程序运行于工控机上的软件程序主要包含人机交互界面、工艺数据库、三维测量软件程序、指向监测可执行程序、终端监测可执行程序以及光束扫描系统程序等。这些应用程序在Windows7操作系统上运用C++语言进行开发,人机交互界面通过QT编程实现。4.1.2数控系统软件平台与结构数控系统软件采用层次化结构,其中HMU(人机交互单元)采用Linux、MCU(微控制单元)采用实时Linux,通信中间件实现HMU、MCU及相关单元间的数据通信,并支持相关功能的实现。人机界面实现多通道加工过程的显示与操作,任务控制通过开发有限状态机技术,实现对多通道间的协调进行管理,运动控制器与PLC控制器实现对运动轨迹及PLC的控制,应用层及用户行规实现对多总线的支持。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图3数控系统层次化结构图4.2控制系统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实现根据机床加工?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高档数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沈阳高精数控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微孔冷加工超快激光数控机床(2014ZX04001041)
【分类号】:TG6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钱振华;王荣扬;何彦虎;;飞秒激光微细加工系统装备的设计与开发[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5年09期
2 刘大炜;汤立民;;国产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03期
3 寿叶丽;;激光加工控制器的研究应用[J];科技信息;2013年36期
4 吴焱明;徐湛楠;叶云龙;朱家诚;吴天星;;基于工控机的行星齿轮减速器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年02期
5 夏博;姜澜;王素梅;闫雪亮;刘鹏军;;飞秒激光微孔加工[J];中国激光;2013年02期
6 李彩苹;;浅谈工控机在工业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及前景[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2期
7 冯磊;王一鸣;杨卫中;郭正琴;杨绍辉;;基于工控机的日光温室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J];农机化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贵黎;蔡宗慧;;基于PLC和物联网感应的智能灌溉节水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7年12期
2 何忠锴;王超;王品;武南;;基于工控机的激光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7年02期
3 陈科安;陈捷;洪荣晶;艾真伟;;基于cRIO的铣齿机主轴箱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7年02期
4 牛威杨;于爱兵;吴剑钊;洪鑫;何源;;激光工艺参数对玻璃陶瓷孔锥度和热影响区的影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7年03期
5 杨立军;孔宪俊;王扬;丁烨;张宏志;迟关心;;激光微孔加工技术及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19期
6 刘艳玲;姜佳怡;沈兆奎;孙建武;;内平动齿轮减速器动态试验台测控系统设计[J];重型机械;2016年04期
7 胡勇涛;翟中生;吕清花;陈列;娄德元;杨奇彪;Peter Bennett;刘顿;;基于空间光调制器的飞秒并行加工方法研究[J];应用光学;2016年02期
8 王开元;吴焱明;兰毅;王克站;;新型铁路接触网检修车梯的控制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2期
9 赵士强;李凌;;飞秒脉冲激光烧蚀金膜的相变传热研究[J];光学学报;2015年12期
10 田润妮;王俊波;邱荣;周强;蒋勇;杨永佳;;纳秒和飞秒激光烧蚀单晶硅的超快诊断[J];激光技术;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洁;杨明红;王闵;戴玉堂;;基于飞秒激光加工的马赫-曾德尔干涉氢气传感器[J];光学学报;2012年07期
2 陈小明;;国产数控机床应实现均衡发展、良性循环[J];航空制造技术;2012年04期
3 王立权;安永东;孙荣华;安少军;;船用大功率减速器封闭试验台加载装置[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 周侃;冯东海;李霞;贾天卿;刘建胜;徐至展;;飞秒激光诱导ZnO:Al薄膜周期结构及其光致发光特性[J];光学学报;2011年08期
5 钟敏霖;范培迅;;激光纳米制造技术的应用(邀请论文)[J];中国激光;2011年06期
6 逯志宏;缪卫东;;西门子SINAMICS S120传动系统在轧机EGC中的应用[J];变频器世界;2011年01期
7 钱振华;高志宏;左希庆;;摩擦副表面激光微处理控制系统的设计[J];机械制造;2008年01期
8 蒋荣义;;工业控制计算机应用现状的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7期
9 袁大军,蒋中伟,郭锐,徐藻,王翔,黄文浩,夏安东,褚家如;飞秒激光双光子复杂结构的微细加工[J];微细加工技术;2004年02期
10 贾威,王清月,傅星,胡小唐;飞秒激光在材料微加工中的应用[J];量子电子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安朝,陈文豪;工控机在中小化工企业的应用[J];河南化工;2000年11期
2 周肇庆,王必君,张立军,杨丽萍;环己酮的工控机后备技术[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0年01期
3 薛剑宇;工控机的可靠性浅析[J];河南化工;2001年10期
4 周先谱;工控机的几种高可靠自动重起动技术[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宋树芳;李春田;;啤酒生产中工控机的日常维护[J];啤酒科技;2005年07期
6 屈胜文,张兴俊,刘伟;工控机的应用[J];黑龙江纺织;2000年04期
7 ;山东电解铝厂采用工控机检测耗电量[J];冶金自动化;1997年05期
8 张新曼;印染设备控制的工控机实现[J];现代纺织技术;1999年S1期
9 徐永生;工控机用于大型工业设备监控技术的实践[J];石油工程建设;2002年05期
10 包琳,张秀芹;工控机在包钢选矿厂的应用及前景[J];包钢科技;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晓春;杨润泽;马玉峰;程金生;;基于工控机的螺接件分解控制系统[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许献国;李小伟;杨有莉;邹保山;;工控机的电磁脉冲效应[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8年版)[C];2009年
3 师伟;;工控机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中的应用[A];湖北省公路学会——2004年机电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潘鹏飞;潘鸣飞;朱亮亮;王旭;唐宏丹;;远动工控机与通道的切换技术[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赵西顺;;工控机磁盘频繁出现坏区问题的解决[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6 杨绍辉;;基于工控机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宋俊;曹辉;;工控机调频调幅液压振动台及其优化设计[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予嘉;雷雄韬;胡翠红;;工控机与PLC通信在轴瓦选配系统的应用[A];2008年“ICT助力两型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克强;赵伟;;应用工控机、变频器和PLC对矿山控制系统进行改进[A];水泥工业节电和变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方三档;高钦和;;DSP和工控机之间CAN通信的实现[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撰稿 司徒礼娥;威盛嵌入式产品为工控机提供优质性能[N];通信信息报;2005年
2 张红;研祥推出绿色健康工控机[N];国际商报;2003年
3 魏庆福;工控机市场发展广阔[N];中国工业报;2003年
4 ;防火墙:告别工控机时代[N];通信产业报;2004年
5 张志勇;研祥810工控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6 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PICMG/PRC 刘鑫;cPCI潜力无限[N];计算机世界;2004年
7 ;全面告别工控机平台[N];网络世界;2004年
8 北京众仁智杰科技发展公司 徐泽;TW-503型卷绕头的电气改造[N];中国纺织报;2010年
9 吴;一站式解决大部分问题[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海燕;PDA技术的新一轮竞争方向更小更实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基于工控机的CAN通信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2 徐君;Windows2000平台与下层工控机的信息交互[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3 华智慧;基于ARM的一体化工控机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施[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薛弼;基于WinCE的ARM9嵌入式一体化工控机的设计、实现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陈静;工控机控制系统在压铸机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6 刘鹏飞;基于工控机的机车监控设备检测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宋东亚;电子加速器控制中工控机与PLC通信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董超;在电梯中内嵌工控机的软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9 董超;连铸结晶器在线监测——基于工控机的一机两流磨擦力在线监测系统[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10 张玉敏;基于工控机的颜料压力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2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3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