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综合

发布时间:2020-04-28 20:30
【摘要】:正系统因其在生态学、通信工程、经济学、生物医学、社会科学等重要领域的应用而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本论文集中研究了两类正系统(切换正系统、2-D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设计问题,获得了比较完善、系统而重要的结果。主要研究成果陈述如下:1.针对具有执行器饱和的切换正系统,研究了镇定问题和l1增益性能分析问题。首先,应用平均驻留时间方法和余正型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在无干扰情形下,闭环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其次,基于所得结论,考虑系统具有干扰输入的情形,导出系统满足加权l1增益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然后,应用凸优化方法,估计最优的吸引域。2.针对切换正系统,研究了在驻留时间约束条件下的L1增益分析与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具有最小驻留时间约束的状态依赖切换律,应用余正型Lyapunov函数方法和离散化方法,给出了一个充分条件以保证切换正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L1增益性能。然后,提出了一个分段的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L1增益性能。3.针对时滞切换正系统,研究了在状态依赖切换下的有限时间稳定和有界问题。首先通过使用余正型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得到了连续时滞切换正系统有限时间稳定和有界的充分条件。并分析了由状态依赖切换律所导致的可能出现的滑模现象,论证了滑模现象不会影响系统性能。然后将系统有限时间稳定和有界的条件推广到离散情形。4.针对时滞2-D正Roesser系统,研究了渐近稳定性分析和正观测器设计问题。首先,利用“斜割线”方法和对偶系统理论,严格导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然后,基于以上结果,对于正观测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其存在性的充分必要条件。5.针对时滞2-D正FM(Fornasini-Marchesini)系统,研究了渐近稳定性和约束控制问题。首先,利用“斜割线”方法和对偶系统理论,提出了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然后,设计了一个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渐近稳定。最后,针对系统的正性约束和有界输入、有界状态约束,给出了一个约束控制器的设计方案。以上所有方法均给出了仿真算例,以验证结论的有效性。
【图文】:

轨迹图,信号,吸引域


fO.5邋0.5]逦「0.5逦1.05661逡逑F邋=逦F邋=逡逑1邋[0.5邋0.5]?逦2邋L1-0566逦0-5逡逑进而我们可得/i邋=邋1.3538,根据(2.12),我们构造如图2.1所示的切换信号,其平均逡逑驻留时间大于<邋=2.8753。逡逑选择初始状态x(0)邋=邋(0.1,2)「并且应用状态反馈控制器M(A0邋=邋FCT(i);c⑷,通过图2.2逡逑和图2.4可以看出,系统(2.8)是局部指数稳定的。图2.4中深灰色区域41102是系统的逡逑吸引域,而两条虚线的左下区域是系统的初始域。图2.3给出了控制输入w(A0的第一分逡逑状态《办)和其对应得饱和值如(Ml(A0)的轨迹图,简单起见,加(m2(A0)的轨迹图在本节逡逑省略。所有的结果都显示着我们方法的有效性。逡逑同时,针对本例数据采用文献[73]的方法,并且对吸引域进行最优化处理,我们逡逑可以得到其吸引域的数值仿真图2.5,其中坐标进行了放大处理(为了使得其显示的更逡逑清晰)。显然,可以看出得到的最优吸引域远小于采用本章方法得到的图2.4中的吸引逡逑域。逡逑19逡逑

状态轨迹,吸引域


图2.5吸引域及状态轨迹(应用文献[24]的方法)逡逑结逡逑章中,我们研宄了具有执行器饱和的切换正系统的稳定性及/,增益均驻留时间方法和多余正型Lyapunov函数方法,设计了状态反指数稳定,且具有加权/,增益性能。应用凸优化方法,,估计最优给出了一个数值算例,验证了我们方法的有效性,同时与现有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P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傅笑寒;赵重年;周永良;;装卸搬运设备自动对正系统电控单元设计[J];起重运输机械;2019年09期

2 黄丽琼;;离散正奇异切换系统的稳定性[J];商洛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3 陈晓明;;时滞连续正系统的性能分析与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年08期

4 赵胜民,唐万生,李光泉;2-D正线性系统的实现问题[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5期

5 刘兴文;高心;;切换正系统稳定性的新判据(英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陈晓明;;正系统模型下的交通流量控制器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6年07期

7 王金峰;;正线性间隔连续时间系统的正状态定界观测器设计[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年03期

8 李振波;朱淑倩;;受控正时滞系统的弹性静态输出反馈镇定[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沈剑;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综合[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2 李烁;切换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综合[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3 刘教;切换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综合[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4 张济仕;几类正系统的动态分析与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张友梅;若干类正系统的结构分析与H_∞控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刘兴文;正系统动力学性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尤利杰;带有执行器饱和的切换正系统的稳定性[D];郑州大学;2019年

2 潘凯;一类2-D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3 逄博;T-S模糊正系统稳定性分析及观测器设计[D];东北大学;2016年

4 黄文超;分数阶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D];东北大学;2017年

5 任乘乘;基于有限时间稳定的正系统分析与控制器设计[D];安徽大学;2018年

6 马林丽;切换正系统的镇定设计[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7 李阳;切换正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分析与控制综合[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8 史芮芹;基于慢切换策略的切换正系统的稳定与镇定问题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9 黄丽琼;离散正奇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宋莉;关于正系统若干问题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43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43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