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运动规划

发布时间:2020-05-23 02:29
【摘要】:智能机器人是指能够自主完成特定任务的机器人,而对环境感知和运动规划的研究则有助于提高机器人的自主性,使其更加智能化。环境感知主要是通过各类视觉传感器采集点云或图像数据,并由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后,使机器人系统能够获得环境中物体的各类信息。运动规划则是在环境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出一条无碰轨迹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本文首先介绍各类传感器的标定方法,用以实现不同数据在坐标系下的统一。在分析现有标定算法的基础上,利用Navy手眼标定法优化计算最小二乘解,从而使标定精度达到毫米级;而基于两步法的单线激光传感器标定方法则是在保证精度足够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了计算量,从而提高了算法效率。点云作为一种常用的三维物体表面描述方式,其在环境感知中优势明显。本文使用区域生长、RASANC、聚类分析等多种点云分割算法实现了机器人工作空间中各物体的识别与分割,并以构建有向包围盒的方式计算它们的大小和位姿。此外,由激光传感器获得的高精度点云还可以重建出物体的表面模型。图像相较于点云要少一个维度,因而在数据处理上更加方便,且卷积神经网络的提出使得图像在应用上更加广泛。本文为完成机器人的自动抓取任务,设计了一种七层的神经网络用以快速识别图像中物体的抓取点。此外,基于MobileNet的SSD网络也被用于多目标物体的识别与定位,而最终的识别率能够达到80%,网络运行速度则只有17ms。机器人的运动规划是机器人执行各类任务的基础,而传统的示教规划方法存在诸多缺陷,所以本文设计了一种自主规划方案。首先,碰撞检测将决定机器人的自由位形空间,而对PRM算法的使用将在该空间中规划出一系列路径点。最后,利用多点规划方法将由路径点规划一条无碰的运动轨迹。这一规划方案能够让机器人在运动时有效地避开障碍物,减少碰撞损坏。总之,本文在研究现有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整套机器人环境感知与运动规划方法,且具有稳定性好和算法效率高等特点。同时,本文提出的算法基本能够让机器人自主完成扫描和抓取等任务。
【图文】:

结构图,结构图,相机坐标系,针孔模型


图 2-2 Kinect2.0 结构图Of相机坐标系O x y zyxzPyx O P 焦距光心图 2-3 相机针孔模型成像原理(1)相机外参三维空间中的点一般描述于世界坐标系 - -w w wX Y Z 下,因此,相机针孔模型的第一步是将世界坐标系的点通过一个旋转矩阵 R 和平移向量t 转换到相机坐标系 - -c c cX Y Z 下,具体的计算方式可表示为:c wX X

二值化图像,相机标定,标定结果


c) 二值化图像 d) 标定结果图 2-10 RGB-D 相机标定多次标定可以计算出相机的内参为:0.03639146 0 0.025700320 0.003639146 0.020308220 0 1 K的相机外参标定结果为: 0.300290227 0.950424671 0.080738761 0.5213950.843622744 0.225136191 0.487457037 0.023505|0.445113957 0.214491636 0.869406044 1.20412560 0 0 1 t器人手眼标定眼标定中,将标定板固定于机械臂末端,,并记录不同机器人像数据。在计算出 9 组标定板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位置变换矩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园园;石福艳;崔娟;牛杰;尹崇高;;新入职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环境感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9年14期

2 刘强;;融合环境感知对新媒体产品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3 吴艳;;社区可步行性环境感知量表重测信度分析——以南昌市为例[J];城市地理;2017年06期

4 史兴民;高乔乔;张肖南;;矿区居民环境感知在空间尺度上的效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2期

5 王清霞;金曦;;基于车联网的车辆环境感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06期

6 贾会敏;王亚坤;;社区居民的环境感知分析[J];风景名胜;2019年09期

7 王会娟;戴媛媛;曲双石;;生活环境感知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年10期

8 王海涛;宋丽华;吴强;;环境感知网络的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电信快报;2013年01期

9 陈瑜明;杜志卿;;自然风景与心灵影像的交融——论劳伦斯诗歌中的环境感知主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9年04期

10 黄武陵;;智能车辆环境感知技术与平台构建[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嘉玉;;健康导向下建成环境感知对久坐行为的影响[A];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设计)[C];2019年

2 李杰;梁德强;刘宝;郭威;;地面无人侦察车辆自主环境感知技术研究[A];第六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3 王智灵;黄俊杰;林玲龙;梁华为;;“智能先锋”无人驾驶车辆环境感知技术研究[A];第18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18th CCSSTA 2017)[C];2017年

4 郭烈;王荣本;毛晓燕;金立生;张明恒;;基于机器视觉的环境感知坑检测方法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牛轶峰;朱华勇;安向京;张代兵;沈林成;;无人系统技术发展研究[A];2010-201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C];2011年

6 王陈琦;李炳法;王霞;;环境感知移动计算的分布式系统结构设计[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裴浩渊;王纪凯;戴德云;陈宗海;;交通场景下基于激光与视觉融合的车辆检测方法[A];第二十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20th CCSSTA 2019)[C];2019年

8 ;宇通环卫发布两智能新品[A];西南汽车信息(2018年11期 总第392期)[C];2018年

9 孙焱瞳;;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开放空间可识别性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C];2016年

10 ;核心概念[A];西南汽车信息(2017年第10期 总第379期)[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凯;无人地面平台“牛”在哪儿[N];解放军报;2019年

2 张诚;智能道路系统信息结构及环境感知与重构技术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詹媛 袁于飞;中国机器人与世界共同成长[N];光明日报;2018年

4 记者 米彦泽 见习记者 曹素贞;我省多项措施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应用[N];河北日报;2019年

5 记者 刘慧;北京七成多居民感到幸福[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6 赛迪智库 陈全思 栾群;未来人类驾驶车辆会是违法的?[N];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

7 记者 陈姝;优必选Walker本领变大了[N];深圳商报;2020年

8 中信;2008年北京市社会生活八大指数揭晓[N];中国信息报;2009年

9 赵珍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孙海华;仿生海洋“魔鬼鱼”来了[N];中国青年报;2019年

10 ;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N];中国煤炭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波;火星探测器自主着陆环境感知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常强;面向复杂环境的自适应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孙宁;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4 邓丽飞;双基地电磁环境感知MIMO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5 王立;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智能环境感知技术研究[D];南开大学;2008年

6 雷涛;车联网中面向环境感知的虚拟车行为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年

7 廖依伊;正则化深度学习及其在机器人环境感知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8 朱兰香;基于电磁环境感知的MIMO雷达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兵;自适应软件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周俊静;基于激光雷达的智能车辆目标识别与跟踪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军;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知与运动规划[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刘高旭;基于基点斜率法的列车高安全环境感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王潇;农户环境感知与生计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4 黄杰;自然旅游地旅游者恢复性环境感知、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5 夏莉惠;旅游地居民环境感知、环境行为与生活质量感知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6 杜芳;基于激光雷达的道路环境感知算法研究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7 邵帅;用于服务机器人导航的视觉环境感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王畅;基于无线WIFI的多传感器智能环境感知标签[D];辽宁工业大学;2018年

9 何超;户外人机共存环境下机器人同时定位与语义制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聂雁蓉;京津地区特色小镇游客环境感知度评价[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6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676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b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