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高光谱臭氧总量探测仪CCD成像系统的设计和测试

发布时间:2020-06-20 07:11
【摘要】:臭氧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微量气体。平流层中的臭氧对太阳紫外和可见光有吸收削弱作用,防止地球生物受到暴晒。对流层中的臭氧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过去几十年间,平流层臭氧空洞和对流层臭氧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星载大气探测技术以其全天候,全球覆盖观测的特点得到了深入发展与应用,至今国内外已有十余颗大气臭氧探测装置发射入轨,并获得了臭氧总量、垂直分布在内的臭氧变化信息,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宝贵资料。我国2008年研制发射的FY-3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通过测量大气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后向散射,获得了臭氧总量的全球分布,标志着我国星载大气臭氧探测进入新阶段。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将发展新一代高光谱臭氧总量探测仪,其以帧转移型面阵探测器CCD55-30为探测器件,研制了成像系统并对其性能参数进行测试验证。为此,本文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调试CCD55-30成像硬件电路,包括时序驱动转换电路、预处理和模拟前端电路、偏置电压电路、FPGA控制电路,为CCD的正常工作提供硬件条件。测试FPGA的CCD驱动时序发生、信号数字相关双采样、灰度值缓存和传输等功能。建立CCD成像地面检测系统,测试CCD成像功能,验证了CCD55-30成像电子学系统工作状态的正确性。(2)建立CCD55-30成像系统的成像模型和噪声模型,并对成像过程参数进行了梳理、总结了CCD成像性能参数的含义。对CCD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包括光电成像器件性能参数1288测试系统和在实验室里搭建的简易CCD测试系统,具体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结构组成、验证光源稳定性和均匀性,对比了其优缺点。(3)利用调节曝光时间和光功率密度的方法,分别测试了CCD成像系统的线性,结果表明该成像系统线性良好,调节曝光时间是测试线性的最佳方法。将最小曝光点对应的信号灰度值作为可探测信号的下限,利用不同曝光时间的测试数据计算了CCD的动态范围,更好地反映CCD对弱信号的探测能力。分析了降低读出噪声对提高动态范围的影响、提出降低CCD衬底电压对提高动态范围的作用并予以实验验证。利用标准光功率计获得输入光功率密度,测试和计算CCD在不同波长下的量子效率。对该成像系统的温度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降温可以有效降低CCD的暗电流、改善暗场图像均匀性。(4)分析了CCD55-30灰度值图像不均匀性的来源,以及利用暗信号非均匀性DSNU(e~-/pixel)和光响应信号非均匀性PRNU(%)表示像素非均匀性的不足。创新性地提出暗电流非均匀性DCNU(e~-/pixel/s)和光电流非均匀性PCNU(%)的概念,并设计了设置多档曝光时间,每档曝光时间下采集多帧暗场(或亮场)图像,再通过拟合求得暗电流(或“暗电流+光电流”)后以之为基础计算DCNU和PCNU的方法。对利用新老方法求得的像素非均匀性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新方法测试数据更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说服力。(5)对CCD成像系统的信噪比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根据成像过程的不同环节,绘出了信噪比的理论曲线,之后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创新性地采用无暗信号的Dummy Output通道输出信号测试了成像系统的读出噪声,克服了传统测试方法难以剔除暗电流噪声的缺点。分析了影响信噪比的因素,并实验验证像素合并、多帧图像叠加、提高AD9814增益都可以有效提高成像系统的信噪比,创新性地设计2行像素合并以及光谱通道增益可编程的驱动时序。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73;V447.1
【图文】:

探测方式,星载,定标


第 1 章 绪论月光进行掩星探测(Ackerman et al., 1989;NationalAeronautics and SpaceAdministration, 2015)。实验室定标、星上定标、在轨替代定标等仪器定标技术和定标精度也在不断进步,观测数据的定量化水平不断提高(李聪,2010;徐秋云,2010;毛靖华,2017)。反演算法从最初的离散通道“通道对法”发展到“高光谱分辨率差分吸收光谱法”(DOAS,Differential Optical AbsorptionSpectroscopy),可以在不求解大气辐射传输方程的情况下得到多种大气微量成分的总量(Edner et al., 1993;Buchwitz et al., 2000;Veefkind et al., 2006)。探测目标也从最初的臭氧单一气体发展到以臭氧为中心的多种大气痕量成分以及云和气溶胶联合观测。

基本结构,像素,读出速度


高光谱臭氧总量探测仪 CCD 成像系统的设计和测试CCD 的发展及其在遥感中的应用970 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WillardS.Boyle 和 GeorgeE.Smith 在金属氧MOS)电容器的结构基础上,提出了 CCD 的概念(Janesick,2001;S。由于其量子效率高、感光波段宽、填充因子大、读出速度快、线、功耗小等优点,一问世就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安毓英 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和;张兴赢;安兴琴;张艳;黄富祥;王咏梅;王英鉴;张仲谋;吕建工;傅利平;江芳;刘国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全球臭氧总量反演和真实性检验结果分析[J];科学通报;2010年17期

2 郑向东;;云对中国区域卫星观测臭氧总量精度影响的检验分析[J];大气科学;2008年06期

3 韦惠红;郑有飞;;我国臭氧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周秀骥,罗超,李维亮,史久恩;中国地区臭氧总量变化与青藏高原低值中心[J];科学通报;1995年15期

5 杨贤为,夏洪星,吴香玲;北京地区臭氧总量的突变及其与高空气温的关系[J];气象;1990年04期

6 王卫国,郭世昌,秦芳;东亚中纬度地区臭氧变化与磁暴关系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7 仕仁睿;周顺武;孙绩华;郭栋;黄莹;;青藏高原臭氧亏损变化及其对太阳活动的响应[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张雷;郑向东;卞林根;;南极中山站卫星臭氧总量与地基长期测值的对比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11期

9 ;空间中心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成功监测雾霾天气[J];化学分析计量;2013年02期

10 江芳;王咏梅;张晓庆;;紫外后向散射探测臭氧总量的反演误差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和;;FY-3A臭氧总量探测仪在轨定标产品生成和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2 王英鉴;王咏梅;张仲谋;;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的设计和定标[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3 王英鉴;王咏梅;张仲谋;王维和;;FY-3A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在轨运行5年回顾[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六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王英鉴;张仲谋;管凤君;;紫外臭氧总量测量波长监测方法的改进[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王英鉴;王咏梅;管凤君;;我国星载臭氧总量探测的进展[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英鉴;张仲谋;管凤君;陈济;;卫星紫外臭氧总量测量的波长监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汪宏宇;龚强;;东北地区大气臭氧总量的变化特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8 郑向东;;中国几个地点长期臭氧总量的卫星与地面的Brewer,DobsonUV光谱仪观测结果的比较[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王英鉴;张仲谋;管凤君;陈济;王继红;吕建工;王咏梅;傅利平;;紫外臭氧总量探测仪的研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后茂;王咏梅;王维和;;基于臭氧总量探测仪TOU的吸收性气溶胶监测及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摘要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晓勇;青藏高原存在明显臭氧低值中心[N];西藏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唐烨 梁建刚 见习记者 杨潇慧;“洞”悉未来?[N];解放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少林;高光谱臭氧总量探测仪CCD成像系统的设计和测试[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9年

2 江芳;紫外散射反演臭氧总量的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3 柴素盈;昆明地区的臭氧探测及地基臭氧总量反演方案的订正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张健恺;气候变化对北半球臭氧总量变化影响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王咏梅;气辉的非线性重力波研究及臭氧总量探测仪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3年

6 刘寅;卫星臭氧资料的质量控制与同化及其对热带气旋模拟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窦鑫;香河地基、卫星臭氧柱总量观测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李辉;用卫星资料反演臭氧总量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3年

3 仕仁睿;青藏高原臭氧总量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及其对热带对流层顶高度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4 许青伟;臭氧总量数据反演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饶晓琴;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紫外辐射的观测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3年

6 梁蜀昆;昆明上空臭氧垂直分布观测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7 刘姝媛;近年来北极平流层臭氧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张莹;中国臭氧总量30a时空变化以及近地面臭氧浓度气象要素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9 王刚;卫星反演二氧化硫的BRD算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陈六嘉;基于卫星遥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臭氧时空变化研究:1978年—2013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22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22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5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