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串并混联机械腿的四足机器人机构分析与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2
【图文】:
随后,该研究室又研制出 PV-II 四足机器人,如图 1-3 所示。由于在该机器人的足端增加了传感器,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实现躯体的平衡,因此该机器人具有很好的地形适应能力,能够完成爬楼梯等动作。在此之后,该研究室又成功开发了TITAN 系列四足机器人,主要用于野外探测和挖掘地雷等,其典型代表为TITAN-VI、TITAN-VIII 四足机器人。TITAN-VI 机器人机械腿采用了直立四杆机构,有效地避免在上下楼梯时腿与腿之间的干涉问题,如图 1-4 所示。TITAN-VIII 机器人的腿部机构由电机和绳索驱动,具有 3 个转动自由度,在髋关节处有实现腿部俯仰和侧摆的两个旋转自由度,还有一个实现膝关节俯仰的旋转自由度,同时具有多种步态选择,在足底安装有传感器,功能较为完备,但承载能力较弱[8-10],如图 1-5 所示。截至到现在,该研究室已成功研制出 TITAN-XIII 机器人。该机器人腿部通过绳索机构牵引实现腿部机构的移动,腿部机构的驱动安装在其根部,目的是来减轻腿部机构运动部件的重量,提高其动态特性,如图 1-6 所示。同时该团队还开发了 2 套功能完备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该系列机器人的控制。
随后,该研究室又研制出 PV-II 四足机器人,如图 1-3 所示。由于在该机器人的足端增加了传感器,能够感知外界环境,实现躯体的平衡,因此该机器人具有很好的地形适应能力,能够完成爬楼梯等动作。在此之后,该研究室又成功开发了TITAN 系列四足机器人,主要用于野外探测和挖掘地雷等,其典型代表为TITAN-VI、TITAN-VIII 四足机器人。TITAN-VI 机器人机械腿采用了直立四杆机构,有效地避免在上下楼梯时腿与腿之间的干涉问题,如图 1-4 所示。TITAN-VIII 机器人的腿部机构由电机和绳索驱动,具有 3 个转动自由度,在髋关节处有实现腿部俯仰和侧摆的两个旋转自由度,还有一个实现膝关节俯仰的旋转自由度,同时具有多种步态选择,在足底安装有传感器,功能较为完备,但承载能力较弱[8-10],如图 1-5 所示。截至到现在,该研究室已成功研制出 TITAN-XIII 机器人。该机器人腿部通过绳索机构牵引实现腿部机构的移动,腿部机构的驱动安装在其根部,目的是来减轻腿部机构运动部件的重量,提高其动态特性,如图 1-6 所示。同时该团队还开发了 2 套功能完备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该系列机器人的控制。
在足底安装有传感器,功能较为完备,但承载能力较弱[8-10],如图 1-5 所示。截至到现在,该研究室已成功研制出 TITAN-XIII 机器人。该机器人腿部通过绳索机构牵引实现腿部机构的移动,腿部机构的驱动安装在其根部,目的是来减轻腿部机构运动部件的重量,提高其动态特性,如图 1-6 所示。同时该团队还开发了 2 套功能完备的控制系统应用于该系列机器人的控制。图1-1 Walking Truck 机器人Fig. 1-1 Walking Truck robot图 1-2 KUMO-I 机器人Fig. 1-2 KUMO-I robot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建设;李明祥;侯伯杰;王保糖;;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串并混联腿的运动学分析[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11期
2 陈修龙;孙德才;王清;;基于拉格朗日的冗余驱动并联机构刚体动力学建模[J];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12期
3 潘少鹏;施家栋;王建中;盛沙;;基于重心侧向摆动的四足机器人爬行步态优化[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年06期
4 常青;韩宝玲;罗庆生;;四足机器人转向与斜向运动规划理论及方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年05期
5 陈诚;;基于能耗优化的六足机器人摆动腿轨迹规划[J];计算机仿真;2015年01期
6 鄂明成;刘虎;张秀丽;付成龙;马宏绪;;一种粗糙地形下四足仿生机器人的柔顺步态生成方法[J];机器人;2014年05期
7 柴汇;孟健;荣学文;李贻斌;;高性能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SCalf的设计与实现[J];机器人;2014年04期
8 邓黎明;赵现朝;齐臣坤;高峰;;开放式步行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4年03期
9 韩宝玲;李欢飞;罗庆生;李华师;王磊;;四足机器人腿型配置的仿真分析与性能评价[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年04期
10 雷静桃;王峰;俞煌颖;;四足机器人轨迹规划及移动能耗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柴汇;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柔顺及力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6年
2 常青;四足机器人全向运动规划方法与稳定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那奇;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荣誉;基于并联机械腿的六足机器人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5年
5 孟祥敦;并联机器人机构的数综合与型综合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王立鹏;液压四足机器人驱动控制与步态规划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潘阳;P-P结构六足机器人性能设计与控制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蔡润斌;四足机器人运动规划及协调控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荣学文;SCalf液压驱动四足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崔冰艳;仿生机器人并联关节/运动单元的性能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红玉;具有复杂环境适应能力的四足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2 辛亚先;复杂环境下四足机器人静步态规划和稳定运动控制方法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7年
3 王玉闯;新型四足步行机器人的步态规划与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4 刘永超;仿猎豹四足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足端轨迹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5 姚珂;带腰四足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6年
6 宗晓艳;基于虚拟样机的液压四足机器人能耗分析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蒋亚楠;基于四自由度并联腿的四足机器人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4年
8 邓黎明;四足小象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9 方洋;具有串并混联结构腿的四足机器人设计[D];燕山大学;2013年
10 倪森;基于2-UPS&UP并联结构腿的四足步行器设计[D];燕山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2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9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