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漆膜制备系统设计与开发

发布时间:2020-08-17 08:31
【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涂料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涂料性能的检测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漆膜制备是涂料性能检测中的重要环节,在漆膜制备室里,由工人手持空气喷枪进行漆膜制备,这种方法效率较低,得到的漆膜质量偏差,而且喷涂中挥发的气体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传统的人工漆膜制备存在太多的弊端,已经不能满足实际要求。针对这一问题,现结合工业机器人,开发一套自动化漆膜制备系统,以期解决目前人工漆膜制备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漆膜制备的工艺要求,以研究开发机器人漆膜制备系统为目标,详细介绍了以工业机器人为中心,设计专用的外围机构与工业机器人协作构成机器人漆膜制备系统。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人工漆膜制备现状为背景,对系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首先对人工漆膜制备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定项目的需求。然后按照项目的需求对系统整体方案进行设计,包括系统方案分析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最后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完成了系统主要部件的设计及选型。(2)基于自动化漆膜制备系统的功能和控制要求,对工业机器人漆膜制备系统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首先确定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使用“触摸屏搭载A33核心板上位机监控控制+STM32下位机控制”的控制结构。然后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包括关键硬件选型和外围电路设计,并介绍了硬件参数和电路工作方式。最后进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完成了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设计,根据控制流程完成了相关的功能模块和控制程序设计,并利用QT软件对用户界面进行开发。(3)为了使漆膜的厚度满足规定要求,建立平面漆膜制备喷涂模型。首先,通过分析人工漆膜制备的工艺过程来确定影响漆膜厚度分布的因素,建立了适用于本文的椭圆状喷涂区域的椭圆双β分布模型。然后进行平板静态喷涂实验,通过MATLAB软件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并求解了该模型的参数。最后根据建立的漆膜厚度分布模型分别对小板和大板进行轨迹规划。(4)测试系统是否满足要求,编制机器人漆膜制备程序并进行实验分析。首先分析对比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各自的特点,选择离线编程来编制程序。通过在RobtStudio软件中搭建机器人漆膜制备的离线编程环境,使用RAPID语言编制机器人漆膜制备程序。然后对系统进行安装和功能调试,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各机构无干涉,系统程序无异常。最后进行漆膜制备实验,实验结果表面,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漆膜制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Q630.1;TP242.2;TP311.52
【图文】:

底材,漆膜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漆膜制备系统总 2025 及产品创新发展,传统产业进行技术革命及产节能环保、精度、效率上存在太多的弊端。现需结合用量较小,涂料种类多的自动化漆膜制备系统,达到。析施加于工件表面上的一道或多道涂层所形成的固态备的样板底材为白榉贴面胶合板,主要有两种板),一种为 150×70×5mm(小板),如图 2-1 所示

针筒,注射器


图 2-2 针筒注射器Fig. 2-2 Syringe syringe大体分为三种,分别是气动驱动、液压动方式系统简单,低成本,但一般只对比大,但是不易维护,系统成本高,通电机驱动则在中等负载比较适用,并要求的轨迹,常见的驱动电机一般有用于小众的漆膜制备系统,且样板质量动速度、输出力矩等都要求不高,但采用步进电机+气缸的混合驱动方式

系统总体,上料机构,样板,针筒


储机构 2.涂料针筒上料机构 3.样板上料机构 4.机器人本体 5.末端执行器 6.机构 7.样板下料机构 8.机器人示教器 9.漆膜制备工作台图 2-4 系统总体布局Fig. 2-4 Overall layout of the system成及工作原理的漆膜制备系统主要由六大部分组成,如图 2-5 所示:块:涂料针筒存储机构、样板上料机构、涂料针筒上料机构等;块: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喷涂工作台、VOC 气体检测开关块:成品存储机构、样板下料机构等;块:空压机、储气罐、电子调压阀、气管等;块:A33 核心板、电容触摸屏等;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黄岩区屿头乡前礁村大坟岗墓出土宋代漆棺的漆膜测试分析[J];东方博物;2017年01期

2 翠玉;;家俱漆膜保养有方[J];农家之友;1998年12期

3 王锡春;;第四章 漆膜的干燥[J];涂料工业;1987年02期

4 张荣;;新型纱管外表涂料试验[J];纺织器材;1987年01期

5 姚秉辉;罗清琬;;木材漆膜附着力测定仪[J];林业科技开发;1987年04期

6 李勇富,郭明高,郭庆宇;漆树酶的固定化——Ⅳ.固定化漆树酶催化陈漆复活制备“超级生漆膜”[J];林产化学与工业;1988年04期

7 孙宏石;;发展生漆产品的探讨[J];中国生漆;1988年01期

8 王振升;;生漆脱水辟蹊径 漆膜快干有新招——介绍两篇日本公开专利[J];中国生漆;1988年01期

9 黄振东;;漆器装饰油漆及漆膜病态防止[J];中国生漆;1988年03期

10 杨文光;;如何使生漆漆膜有更好的透明度[J];中国生漆;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育星;;浅谈影响漆膜质量的因素及改进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涂料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交通用涂料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秀玲;林金火;;腐坏天然生漆膜的化学修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3 高峰;赵文超;尹应武;;光引发剂与漆膜力学性质关系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辐射固化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王周成;张瀛洲;周绍民;;离子选择性漆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Ⅰ)——阴、阳离子选择性漆膜的Ⅰ-Ⅴ特性[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邱峰;裘鉴卿;袁汉珍;钱保功;;中国生漆漆膜结构的固体高分辨NMR研究[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6 韩跃伟;;铁路货车用醇酸漆的常见漆膜问题及其防止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涂料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交通用涂料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辉;庞[?婉;吴泰琉;严小敏;;轿车漆膜老化降解的NMR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严惠骏;;出色美化[A];2005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峰;赵文超;尹应武;郭宝华;;纳米硅基氧化物(SiOx)复合光固化漆膜的力学性能的研究[A];加入WTO后中国辐射固化行业的发展——全国辐射固化研讨会2002论文集[C];2002年

10 郑延波;孙大新;陆海迪;蒋朝贵;李鹏;金琴华;;滤膜比色法测定汽轮机油漆膜倾向值的研究[A];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18)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专辑[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岳峰;地板使用青花瓷工艺申报国家专利[N];中国企业报;2009年

2 王能友;包装漆膜附着力的检测与分析[N];中国包装报;2011年

3 刘雯;水性木器漆需提高漆膜附着力[N];中国建材报;2011年

4 杨文亮;既不损伤漆膜质量 又不污染环境[N];中国包装报;2005年

5 力军;轿车养护的五项注意[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6 张纯名;木用家具涂装常见漆膜弊病与处理[N];中国建材报;2007年

7 ;家具[N];中国质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普军;汉代髹漆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寇艳;新型杂萘联苯环氧丙烯酸酯涂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丛亮;基于工业机器人的漆膜制备系统设计与开发[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丽君;汽车内饰漆用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朱琳瑶;基于视觉的车身漆膜缺陷自动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4 吴秀玲;腐坏天然生漆膜的化学修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樊晓蕾;陕西出土亚浸水漆器的材质、工艺及修复保护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于家豪;增强热处理木材漆膜附着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年

7 何华;家具用纤维板表面性能及其对漆膜附着力影响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8 孙晔;二氧化硅消光剂对涂料漆膜光泽的影响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骆亚微;基于图像处理的车身漆膜缺陷识别与分类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齐晶晶;PC膜表面紫外光固化漆膜固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95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95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