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激光单频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9 19:42
【摘要】:直线度是表征各类高端装备中精密导轨或运动平台性能的重要几何参数,直线度的高精度测量是保证高端装备整体性能的先决条件。直线度测量技术属测试计量技术领域重要研究课题,可以用于超精密加工、微电子制造、微机电系统(MEMS)等领域的直线度误差检测与校准。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制造业发展战略路线的不断推进,愈加突显测量仪器的作用与地位。然而,我国在新型精密测量技术及仪器领域与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距。本论文从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需求出发,开展新型直线度与位移同时测量技术研究,提出了激光单频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利用非线性更具优势的激光单频干涉技术实现了高精度测量,建立直线度、位移以及转动误差六自由度参数同时测量数学模型,充分利用激光单频干涉技术高精度测量优点实现了4个自由度参数测量,依据直线度、位移以及转动误差耦合关系,实现了直线度及位移测量结果的补偿。论文详细研究了激光单频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的方法及测量系统研制的相关技术。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从直线度及位移测量的实际实现方法出发,深入分析直线度及位移测量模型,从“共光路”结构与空气折射率影响方面进行光路分析与优化,提出了一种激光单频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方法,通过激光单频偏振干涉技术解调两测量光束的位移信息,解决了直线度误差及其位置信息同时获取的技术问题,并利用其非线性优势实现了高精度测量。2、在激光单频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光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线度、位移以及转动误差六自由度参数同时测量方法,采用基于单频干涉条纹图分析的二维小角度测量方法检测俯仰角与偏摆角误差,结合准直测量方法检测滚转角与水平直线度误差,实现了六自由度参数同时测量;建立了直线度、位移及转动误差的六自由度参数同时测量数学模型,结合测量光束渥拉斯顿棱镜内部光程分析,实现了对直线度及位移测量结果的准确补偿。3、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号修正的激光单频偏振干涉信号处理方法,设计预处理、前置处理和相位延迟修正用于干涉信号修正,消除了直流偏置、振幅不一致以及相位非正交产生的相位测量影响,设计CORDIC小数计数方法,结合双路信号整数计数方法,实现了高精度的相位检测;提出了以中值滤波器、二值化、分离条纹、条纹直线拟合以及直线间距计算算法为核心的干涉条纹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基于LabVIEW的干涉条纹图像处理程序;分析了四象限探测器差分电流信号与光斑位置坐标关系,对用于归一化坐标与实际坐标之间转换参数k进行推导与仿真分析;最后给出了信号处理系统配套设计的软件系统,并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说明。4、建立了激光单频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非线性误差分析模型,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了激光偏振态椭偏化、渥拉斯顿棱镜安装误差、直角反射棱镜偏摆角误差、四分之一波片安装误差以及偏振分光棱镜安装误差对直线度及位移测量影响;利用空气折射率间接测量方法(PTF法)实现了激光波长的修正,设计了测量装置环境扰动抑制方案,降低了外界环境干扰对实验测量的影响;结合最小二乘法与满足最小包容区域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与二分搜索法的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5、构建了激光单频偏振干涉直线度及位移同时测量与运动误差检测系统,分别进行可行性验证实验、综合性能验证实验与应用性验证实验。可行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测量系统三次重复性六自由度参数同时测量结果趋势一致,且均符合被测导轨自身的规格参数;综合性能验证实验中俯仰角、偏摆角、水平直线度、垂直直线度误差以及位移测量数据与英国Renishaw公司XL80干涉仪测量数据比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53 arcsec、0.414arcsec、0.882μm、0.398μm和0.320μm,滚转角误差测量与青岛前哨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的WL11型数字水平仪测量数据比对,标准差为0.839 arcsec,实验结果显示研制的测量系统测量数据与比对测量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应用性验证实验进行了VM1000型数控机床Y轴导轨直线度校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研制的测量系统可应用于实地数控机床直线度校准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G659
【图文】:

直线度误差测量,调制解调技术,准直,单模光纤


图 1.1 基于单模光纤和调制解调技术准直直线度误差测量学的冯其波团队用半导体激光器、单模光纤准直激光束作测器作为位置传感器实现直线度误差测量[22]。在此基础上测量灵敏度[23-25],提出了一种双角锥棱镜多反射二自由度

直线度误差测量,单元,角锥棱镜,二自由度


图 1.2 角锥棱镜多反射二自由度直线度误差测量 1.2 所示,该系统由一个固定单元和一个移动单元组成,固定单元放置单元刚性地安装到移动物体或目标上;准直激光源(1)和 CCD 摄像机单元上,从单模光纤(2)发出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3)变为平行准

六自由度运动,线性偏振光,双频激光,偏振分光棱镜


如图1.4 所示,该系统由光纤耦合传输单元、测量单元和移动单元组成。光纤耦合传输单元由双频 He-Ne 激光器、四分之一波片(QWP1)、分光棱镜(BS1)、偏振片(P1)、光电探测器(D1)、耦合透镜(C-lens)和保偏光纤(PMF)组成,双频激光器的输出光束是具有恒定频率差的右旋和左旋圆偏振光束,通过 QWP1 被变换为两个正交线性偏振光束,两个正交线性偏振光束是六自由度运动误差的测量基准,由 PMF 传输以保持频率差和偏振态的稳定性。图 1.4 基于基于保偏光纤耦合双频激光的六自由度运动两个正交的线性偏振光束由 PMF 引入测量单元,被偏振分光棱镜(PBS1)分光,透射的 p 偏振光作为测量光束,用于直线度误差、定位误差和光束漂移测量,被反射的 s 偏振光被分光棱镜(BS2)分光,透射光束作为测量定位误差的参考光束,反射光束作为测量直线度误差、俯仰和偏摆角的测量光束。沿 Z 轴运动的移动单元是由两个立体角反射器(RR2 和 RR3)和一个分束器(BS5)组成。该测量系统通过光电探测器 D1 和光电探测器 D2 产生的参考与测量信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敬滨;李斌;;大跨距、小步距法测量导轨系统的导轨直线度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11期

2 邓强;;利用CORDIC算法计算平方根及其FPGA实现[J];通信技术;2013年07期

3 向一波;郑春芳;;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年04期

4 李立艳;吴冰;苑勇贵;魏勇;杨军;苑立波;;单频激光干涉仪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11年07期

5 杨叔子;丁汉;李斌;;高端制造装备关键技术的科学问题[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年01期

6 李立艳;苑勇贵;吴冰;刘彬彬;杨军;苑立波;;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中波片对非线性误差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1年01期

7 刘彬彬;李立艳;杨军;苑立波;;用于纳米测量的单频偏振激光干涉仪的光路集成方法[J];中国激光;2010年10期

8 田树耀;黄富贵;张彬;;一种基于区域搜索的平面度误差评定方法[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穆瑞珍;杨万福;陈本永;;干涉条纹大数计数软件新方法及其实现[J];光学技术;2008年05期

10 田树耀;;圆度误差的最小二乘法、最小包容区域法和最优函数法评定精度之比较[J];计量技术;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涛;激光外差干涉大范围位移和角度同时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涛;超精密机床液体静压导轨的设计与可靠性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5年

2 徐斌;激光外差干涉直线度测量的阿贝误差分析及补偿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3 安红云;电梯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与实验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段莉;正交偏振激光干涉振动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杨永江;横向调制线偏振光测量导轨直线度的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李晓蕾;图像法实现导轨直线度测量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宋浩;高精度大量程位移测量与校准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7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97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