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抓捕工具控制器及伺服控制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0 15:13
【摘要】:为了保持太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开始发展在轨服务技术。在轨捕获技术是在轨服务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针对用于在轨捕获的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即抓捕工具,研制了抓捕工具的控制器,制定了抓捕工具的伺服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地面试验,验证了抓捕工具的捕获性能。本文首先进行了抓捕工具的传感器系统设计和电气系统设计。抓捕工具设计集成了视觉、位置、电流及温度多种传感器,具有丰富的感知能力,能够充分感知自身状态以及捕获目标状态。针对空间的复杂条件,抓捕工具的电气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集成度、低功耗的特点。其次,分析了抓捕工具的捕获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合拢阶段、拖动阶段和锁紧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功能需求,提出了速度控制和力矩控制的复合伺服控制策略。在合拢和拖动阶段采用速度控制,在锁紧阶段采用力矩控制。速度控制采用速度环和电流环双闭环控制,保证了速度响应的快速性。力矩控制采用基于锁紧力模型的前馈控制。为了简化系统,通过检测母线电流,重构电机相电流,进而完成电流环闭环。在Simulink中建立了伺服控制模型,并进行了控制仿真。然后,完成了基于反熔丝FPGA的控制器设计。采用硬件编程语言,实现了AD转换器SPI接口采集功能、监测位输入接口采集功能、直流无刷电机的PWM方波调制、实时计算电机转速、电机速度环和电流环的PI调节、电机抱闸的控制及与外部串口总线通讯。通过Modelsim对各个模块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进行了抓捕工具控制器性能测试和捕获实验。搭建了控制器测试实验平台,对电流环和速度环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流响应和速度响应均能够满足捕获功能的需求。搭建了模拟捕获实验平台,进行了捕获实验,实验证明抓捕工具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目标的捕获。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P241
【图文】:

对接环


图 1-1 FREND 抓捕对接环DS 项目演示系统(OEDS) 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服务方面的技术可行性,包括卫星加油和各种机器星组成,服务卫星和目标卫星,如图 1-2 所示,于EDS 的捕获系统由一个六自由度的机械臂和末端执标卫星[13]。OEDS 通过捕获系统演示了自主在轨卫星获、停泊、加油和组件转移。RT-OLEV 项目LEV(smart orbital life extension vehicle)是由欧洲 O 公司、西班牙 Sener 公司及瑞典 SPACE 公司联合开旨在延长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寿命。SMART-的方式来抓捕目标卫星的远地点喷管,如图 1-3 所示紧机构、末梢传感器、感应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组成入卫星喷管内,其末端冠状扩展机构深入喷管的喉部

卫星,目标卫星,扩展机构,喷管


(2) OEDS 项目轨道快车演示系统(OEDS) 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旨在证明自主技术在轨道卫星服务方面的技术可行性,包括卫星加油和各种机器人操作[12] [13]。OEDS 由两个卫星组成,服务卫星和目标卫星,如图 1-2 所示,于 2007 年 3 月发射升空[13]。OEDS 的捕获系统由一个六自由度的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组成,用于捕获和服务目标卫星[13]。OEDS 通过捕获系统演示了自主在轨卫星服务所需的技术:交会、捕获、停泊、加油和组件转移。(3)SMART-OLEV 项目SMART-OLEV(smart orbital life extension vehicle)是由欧洲 OSSL 公司、德国Kayser-Threde 公司、西班牙 Sener 公司及瑞典 SPACE 公司联合开发的一项研究计划[14,15],该计划旨在延长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寿命。SMART-OLEV 采用伸缩臂与抓捕工具的方式来抓捕目标卫星的远地点喷管,如图 1-3 所示。抓捕工具主要由冠状扩展锁紧机构、末梢传感器、感应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组成。该机构在伸缩臂带动下插入卫星喷管内,其末端冠状扩展机构深入喷管的喉部,然后扩展机构张开,锁紧喷管喉部,从而完成抓捕。

卫星,相机,目标,过程


(2) OEDS 项目轨道快车演示系统(OEDS) 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旨在证明自主技术在轨道卫星服务方面的技术可行性,包括卫星加油和各种机器人操作[12] [13]。OEDS 由两个卫星组成,服务卫星和目标卫星,如图 1-2 所示,于 2007 年 3 月发射升空[13]。OEDS 的捕获系统由一个六自由度的机械臂和末端执行器组成,用于捕获和服务目标卫星[13]。OEDS 通过捕获系统演示了自主在轨卫星服务所需的技术:交会、捕获、停泊、加油和组件转移。(3)SMART-OLEV 项目SMART-OLEV(smart orbital life extension vehicle)是由欧洲 OSSL 公司、德国Kayser-Threde 公司、西班牙 Sener 公司及瑞典 SPACE 公司联合开发的一项研究计划[14,15],该计划旨在延长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寿命。SMART-OLEV 采用伸缩臂与抓捕工具的方式来抓捕目标卫星的远地点喷管,如图 1-3 所示。抓捕工具主要由冠状扩展锁紧机构、末梢传感器、感应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组成。该机构在伸缩臂带动下插入卫星喷管内,其末端冠状扩展机构深入喷管的喉部,然后扩展机构张开,锁紧喷管喉部,从而完成抓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志英;吴梦委;姚滢滢;;一种瓶装药品抓取末端执行器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9年02期

2 韩绿化;叶梦蝶;翟晓南;张飞;刘洋;毛罕平;;T型开合槽型辅推机械式取苗末端执行器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8年01期

3 付舜;王毅;;类球果蔬采摘末端执行器设计及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17年03期

4 李震宇;田威;廖文和;;用于复材自动钻铆末端执行器的设计及应用[J];机电一体化;2016年05期

5 张国龙;张杰;蒋亚南;杨桂林;张驰;;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综述[J];工程设计学报;2018年06期

6 郑柏;钱瑞明;;一种用于排爆作业的可快速更换末端执行器的设计[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年04期

7 张秋菊;张进;孙沂琳;;食品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研究现状与展望[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2018年05期

8 李鹏程;田威;廖文和;;基于双机器人装配系统的多功能末端执行器设计[J];机电一体化;2014年05期

9 韦家增;;农用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方法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年02期

10 张炳超;夏红梅;赵润茂;刘孟夫;郭英祺;;番木瓜采摘末端执行器的设计研究[J];现代农业装备;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南;丛爽;;基于视觉的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坐标获取[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晋生;蔡光起;原所先;胡明;史家顺;;基于微分变换的机器人误差分析[A];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与技术学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3 韩波;郭为忠;邹慧君;张青;;混合驱动五杆机构轨迹规划及常数电机转速的影响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心汉;王敏;吕遐东;;基于显微视觉的靶装配微型智能机器人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张秋菊;孙沂琳;王琨;;新型仿生柔性腕手研究进展[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自动化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委会学术工作进展报告 2017[C];2017年

6 李卓尧;;机器人机械系统并行设计的模型浅析[A];《同行》2015年9月(上)[C];2015年

7 黄诚;刘华平;左小五;朱记全;胡才红;孙富春;;基于Kinect的人机协作[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3年

8 陈树人;姜丽萍;;成熟番茄力学特性实验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钱震杰;章定国;;柔性机械臂含摩擦碰撞动力学研究[A];第十届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6年

10 李凡;汪法根;;一种机器人特殊手部机构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工业报记者 杨红英;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 面临重大发展机遇[N];中国工业报;2017年

2 中国工业报记者 徐斌;安徽出台支持政策 加快快器人产业发展[N];中国工业报;2018年

3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吴奇;合肥“重金”奖补支持机器人产业[N];合肥晚报;2019年

4 记者王华楠;果蔬无损抓取有创新[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锟;上海引领国产机器人迈向中高端[N];解放日报;2017年

6 记者 吴量亮;我省十条新政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N];安徽日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张文连 实习记者 张宇辰;安徽机器人产业“补链”[N];安徽经济报;2018年

8 王小月;不是黑科技 不是噱头 机器人时代真的来了[N];中国消费者报;2018年

9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霍悦;应用场景拓展 机器人多领域角逐拉开序幕[N];中国工业报;2019年

10 戴小河;政策力促机器人产业发展[N];中国证券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吴军;面向空间载荷更换的三指式末端执行器及操作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黄彪;枇杷剪枝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学林;农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抓持力控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4 韩锋;空间自定位机械臂末端执行器及其捕获与锁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童俊华;蔬菜钵苗穴盘间移栽执行器设计、移栽信息检测与路径规划[D];浙江大学;2014年

6 李艳;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及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宝泉;陆地钻井平台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伍辑军;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设计与抓取特性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8年

3 申团辉;穴盘苗移栽机末端执行器机构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4 张旭东;研磨抛光机器人恒力打磨末端执行器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5 薛允成;钛合金热成形取件及上料系统机械设备设计[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6 杨浩然;基于机器人系统的自动钻铆末端执行器设计[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7 矫日华;抓捕工具控制器及伺服控制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戎毫;基于果梗分离采摘方式的猕猴桃采摘末端执行器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刘浩洲;基于信息感知的猕猴桃喷雾授粉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申大帅;基于甘蓝钵苗力学特性的取苗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与试验[D];东北农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98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798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