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泡沫的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研究
【学位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Q127.11;TP212
【部分图文】:
(a) (b)图1.1 压阻式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a) Liu 等人研发的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b) Zhang 等人提出的基于量子隧道电流聚合物的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2013 年,Zhang 等人[50]基于量子隧道电流聚合物制作了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如图 1.1(b)所示。该研究是在圆形的量子隧道电流聚合物上制作四个扇形的电极,将圆形量子隧道电流效应聚合物分为四个部分。通过解耦模型,可以根据四个电极不同的输出实现三维界面应力的解耦与测量。该研究还通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电压镜像法避免了各个器件之间的串扰。所制备的传感器正压力方向的量程为0 kPa-28.5 MPa
(a) (b)图1.2 压阻式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a) Thanh-Vinh 等人提出的基于柔性微结构压阻悬臂梁式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b) Jung 等人提出的压阻式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
的灵敏度可达0.47 V/N。(a) (b)图1.3 压阻式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a) Zhang 等人制备的三维界面应力手指测量系统,(b) Xi 等人提出的压阻式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2015 年,Xi 等人[54]基于压敏橡胶制作了压阻式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如图 1.3(b)所示。该传感器通过底部电极将压敏导电橡胶分为四个电阻,通过 PDMS 凸起将三维界面应力分配在压敏导电橡胶上,引起四个电阻不同的输出。该研究建立了三维界面应力解耦模型,设计制备了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实现了三维界面应力的解耦与测量。该研究基于位移平台与测力仪搭建了三维界面应力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云珍;潘尧令;;SIPOS-Si界面应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2 马天飞;程继健;;玻璃-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应力显微压痕测试方法[J];光学机械;1988年02期
3 陈良建;何浩;李益民;李挺;郭小平;汪瑞芳;;不同结构的牙种植体骨界面应力的有限元分析(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1年07期
4 邓军;黄培彦;;CFRP板加固钢梁界面应力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5 戚乐磊,赵鸿铁,梁若筠,薛建阳,成自勇;粘结滑移问题的界面应力元模型[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戚乐磊,赵鸿铁,梁若筠,薛建阳;界面应力元法的数值计算[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陈良建;李益民;;钛种植体结构和弹性模量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沃国纬;线夹杂的力学模型及其界面应力分析[J];应用力学学报;1997年01期
9 章青;结构分析的界面应力元模型与方法[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李湘霞,韩科,卜奎晨,刘莉;单个下颌磨牙缺失种植修复体尺寸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国;陈永强;黄筑平;;残余界面应力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热力学性质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暨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孙扬;杨斐;周倩蓉;孙健;毕玮;余优成;;氧化锆表面微沟槽结构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九次全科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8年
3 张代全;樊瑜波;刘展;;不同锥度微植入体即刻加载时界面应力分布的比较[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湃;亢战;;考虑界面应力约束的多材料拓扑优化[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5 兰泽栋;林珠;龙红月;周磊;;支抗种植体长度对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俞学中;金爱东;;人工髋关节假体柄界面应力分布与形状设计相关性的研究[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刘承;徐荣桥;;用FRP粘结加固的Timoshenko梁的界面应力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8 武伟;秦飞;李玮;;TSV刻蚀粗糙度对界面应力的影响[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俞学中;郭乙木;金爱东;;人工髋关节假体柄界面应力分布与形状设计相关性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脊柱脊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赖红昌;张保卫;张建中;杨宠莹;薛淼;;种植体直径变化对应力分布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口腔修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嘉怡;基于石墨烯泡沫的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马轩祥;金属—树脂界面应力及结合强度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89年
3 唐金龙;ABO_3型氧化物薄膜表面结构与界面应力效应的第一原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莉;碳纤维布加固木梁的受力性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赵同彬;深部岩石蠕变特性试验及锚固围岩变形机理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清琦;多层结构的蠕变行为及焊锡钎料力—电蠕变实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7 NAGEH MOHAMMED ALI MOHAMMED;[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莹;基于界面应力与磨损控制的滚动轴承润滑薄膜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张峰;基于柔性三维力传感器的足底界面应力测量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3 郭景玉;动静载组合作用钢板加固RC梁界面应力与失效分析[D];燕山大学;2017年
4 徐国皓;过盈植入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青岛大学;2013年
5 王卓茹;微电子封装中界面应力奇异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6 刘玉;骨皮质厚度对支抗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7 冯翠萍;基于三维界面应力传感器的微电容阵列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戴敬哲;光滑柱状颈部构型的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9 童乘皓;种植体结构改变对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10 丁红林;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面应力和抗弯性能的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3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2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