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腿式仿生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242
【部分图文】:
时又兼具轮式机器人的特点,两轮轮腿式仿生机器人则既具有了两轮人的优势,又兼顾腿式机器人灵活的仿人或仿生特性,在各个领域均有应用前景,成为运动机器人领域的一股新潮,由于其本征的非线性,多自定性以及强耦合,在控制上来说十分复杂,因而对轮腿式仿生机器人的究兼具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研究现状倒立摆的思想很早就被应用在导航、制导与控制当中,但两轮自平衡机却在 1986 年才被日本的 Yamafuji 教授[1]首先提出,Yamafuji 提出这一现了原理样机,如图 1-1 所示。该机器人的两个轮同轴布置,仅由一个其只能沿着固定的导轨实现直线行走,而无法完成差速转弯,另外,与测量技术的发展,其车身倾角的测量是由驱动轮上的杠杆与地面的的。这一款机器人获得了 1996 年日本的专利,但由于当时自动化技术,且这种机器人的前景尚未明确,因此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
时又兼具轮式机器人的特点,两轮轮腿式仿生机器人则既具有了两轮人的优势,又兼顾腿式机器人灵活的仿人或仿生特性,在各个领域均有应用前景,成为运动机器人领域的一股新潮,由于其本征的非线性,多自定性以及强耦合,在控制上来说十分复杂,因而对轮腿式仿生机器人的究兼具理论和实践的价值。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研究现状倒立摆的思想很早就被应用在导航、制导与控制当中,但两轮自平衡机却在 1986 年才被日本的 Yamafuji 教授[1]首先提出,Yamafuji 提出这一现了原理样机,如图 1-1 所示。该机器人的两个轮同轴布置,仅由一个其只能沿着固定的导轨实现直线行走,而无法完成差速转弯,另外,与测量技术的发展,其车身倾角的测量是由驱动轮上的杠杆与地面的的。这一款机器人获得了 1996 年日本的专利,但由于当时自动化技术,且这种机器人的前景尚未明确,因此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美国发明家 Dean Kamen 与他的 DEKA 研发公司[3]发明设gwayHT(HumanTransporter),其本质仍是自平衡机器人,如巧的设计和强大的性能,SegwayHT 迅速吸引了大量目光,人的商业化,考虑到由两轮机器人的本征不稳定性导致的安HT 采用了两套控制系统来进行切换控制,一套在线工作,另检测到故障时就会进行切换控制,以此来保障行驶安全性能HT 还结合加速度计来进行机器人身体倾斜角度的融合测量,的倾向,以此来实现平衡稳定的启动与制动。其信息感知系螺仪和 2 个加速度计,其中三个陀螺仪用来测量俯仰,侧摆个离线备用,以便于确保行车安全。Segway HT 自重在 50达到 20km/h,并按照行驶路面状况分类,以适应不同的环的性能, SegwayHT 标志着两轮机器人实用化的开端,并人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艳玲;唐穗欣;;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J];激光杂志;2017年01期
2 朴圣艮;;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J];农家参谋;2019年24期
3 宋亚男;陈永安;徐荣华;宋子寅;;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验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01期
4 张铭钧,祝海涛,苗青;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学习方法[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张军;许洪龙;;考虑关节非线性的串联双连杆机械臂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J];机械传动;2020年01期
6 曹成涛;许伦辉;赵雪;孙永嘉;;四轴工业机器人运动控制与视觉码垛[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11期
7 王馨;马占军;朱哲;郭海涛;仕文凤;;水下清洁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9年16期
8 查智;;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仿人智能控制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董燕飞;邢广成;;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J];激光杂志;2016年03期
10 杨帅;孙慎言;;单片机在机器人运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建国;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张磊;基于Agent的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体系结构[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3 李岳明;多功能自主式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4 吴永海;全方位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及规划[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敏;基于IPMC驱动的胶囊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修瑞;地面打磨机器人运动控制及伺服系统的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3 李国涛;轮式机器人运动控制及路径规划[D];安徽工业大学;2019年
4 李家宸;轮腿式仿生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杨启杰;驱控一体化多轴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6 陈潇;管道内支撑式检测机器人运动控制与检测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7 胡建;医疗巡诊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7年
8 胡佳林;配药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湖南大学;2013年
9 李金鑫;武装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志远;基于机器视觉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35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83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