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机器人的智慧图书馆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1:34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今年3月总理政府报告的第一条建议就提出,2018年要发展壮大新动能。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图书馆将肩负起这一使命,图书馆的职能也应该与时俱进,图书馆智能机器人馆员建设则是实现图书馆新时代服务的有效途径,凸显出图书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使命,用最前沿的技术和产品服务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图书馆是文献信息的存储中心,每天面临大量的图书借阅流通、分类、整理、存储以及搬运等大量重复性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耗费了馆员的精力和时间。为了提高馆员的服务效率以及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图书馆正在积极智能化转型,这对图书馆技术设备和运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如何在保证工作水平的同时减轻馆员的劳动量,提高馆员工作效率,是当下各个图书馆正在对智能机器人研究解决的重点,也是智慧图书馆建设顺应时代变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阐述了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基础理论与机器人相关技术,探讨了智能机器人在智...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标签盘点系统结构图??该标签盘点系统由上至下主要分为展示层、应用层、数据库和基础平台四个??
?第2章基础理论与相关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技术更加成熟,计算机能够快速识别??出用户的语音输入,记录下用户语音包含的信息,然后根据用户的语音信息执行??相应的命令。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语音,通过处理后,和语音模??型库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识别出的结果。??整个语音识别原理包含6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如下图2-2所??示。其中,语音采集设备包含话筒、电话等可以将语音输入的设备;数字化预处??理具体包含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过滤和预处理等过程;参数??分析是指提取语音的特征参数,然后再利用在这些参数与标准模拟库中的参数进??行比较,进一步产生语音识别的结果、模拟库是提高语音识别效果的关键因素,??模拟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决定了最终结果是否有效;语音识别是指将识别出结果??输出到应用程序中。??语昔??信号??^?\?/*?结果??语音采数¥:化??????????^集设备?\柯处埋?、参数分析1?「语音i只别1?、「应用程序???y??J?????个??r?"?'''■?",???H模塑庳??图2-2语音识别原理图??语音采集后会进行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即预处理。系统采用话筒等??语音设备将信号输入给计算机后,声卡会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数据采样工作,然后??进行A/D转换,最后将转换后的原始数据储存。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发声不同,??语音从嘴唇发出将有6分贝的衰减,这种现象不利于语音提取,所以必须对语音??做一个预处理,即语音的高频补偿,使信号始终保持在低频到高频的整个频带中,??便于进行频谱分析
?第3章机器人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应用及服务现状分析???表3-2用户基本情况统计??样本?性别?学科专业??统计?男?女?工科?理科?文科?医学?建筑?其他??人数?92?110?28?64?84?2?6?18??比例??45.54%?54.64%?13.86%?31.68%?41.58%?0.99%?2.97%?8.91%??(%)??考虑到高校学生,尤其是人群数最多的本科生和研宄生普遍的年龄范围,笔??者选取25岁作为年龄的划分界限。调查显示,18-2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数最多,??这也符合用户的身份特征。用户身份的比例分布也基本符合高校学生、教师和馆??员的人数比例情况。??mm:?2.97%??宿员:9.9%?—,:(:1心,'_??臆?13.86%?'?芽:?'?'羅??a.H:'?,??字生:73.27%??图3-1用户身份分布图??喊0TF麵0%??…棟-??26-35???8—38.61%??14.85%??0?5?10?15?20?25?SO?35?40?45?SO??图3-2用户年龄分布图??从用户的基本情况来看,男女比例比较均衡,专业覆盖范围较广,各身份调??查人数基本符合目前总人数分布情况,因此,可以认为关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应??用及服务需求调查研究问卷结构合理,结果较为真实可信。??3.2.2用户对智能机器人的认知和发现渠道??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顾与展望: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应用[J]. 傅平,邹小筑,吴丹,叶志锋. 图书情报知识. 2018(02)
[2]面向智慧图书馆的高校馆员专业成长突破路径研究[J]. 张芳,唐崇忻.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01)
[3]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J]. 夏立新,白阳,张心怡.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01)
[4]语音识别技术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J]. 周春荣.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01)
[5]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探析[J]. 曹丽冰. 知识经济. 2018(02)
[6]图书馆智能化咨询问答机器人系统设计与语料技术研究[J]. 来云. 现代情报. 2017(11)
[7]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智慧图书馆从理论到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罗丽,杨新涯,周剑. 图书情报工作. 2017(13)
[8]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 尹克勤,张立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09)
[9]智慧图书馆模式下读者隐私技术保护研究[J]. 王家玲. 图书馆杂志. 2017(09)
[10]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J]. 王家祺,王赛. 通讯世界. 2017(16)
博士论文
[1]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 张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中的人权伦理问题研究[D]. 焦镜竹.延边大学 2017
[2]基于机器人的图书馆自动取书方法及技术研究[D]. 杨学睿.南京师范大学 2015
[3]图书馆机器人导航与定位系统研究[D]. 赵强强.北方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08625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标签盘点系统结构图??该标签盘点系统由上至下主要分为展示层、应用层、数据库和基础平台四个??
?第2章基础理论与相关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技术更加成熟,计算机能够快速识别??出用户的语音输入,记录下用户语音包含的信息,然后根据用户的语音信息执行??相应的命令。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的语音,通过处理后,和语音模??型库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识别出的结果。??整个语音识别原理包含6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图如下图2-2所??示。其中,语音采集设备包含话筒、电话等可以将语音输入的设备;数字化预处??理具体包含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A/D转换)、过滤和预处理等过程;参数??分析是指提取语音的特征参数,然后再利用在这些参数与标准模拟库中的参数进??行比较,进一步产生语音识别的结果、模拟库是提高语音识别效果的关键因素,??模拟库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决定了最终结果是否有效;语音识别是指将识别出结果??输出到应用程序中。??语昔??信号??^?\?/*?结果??语音采数¥:化??????????^集设备?\柯处埋?、参数分析1?「语音i只别1?、「应用程序???y??J?????个??r?"?'''■?",???H模塑庳??图2-2语音识别原理图??语音采集后会进行语音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工作,即预处理。系统采用话筒等??语音设备将信号输入给计算机后,声卡会以一定的频率进行数据采样工作,然后??进行A/D转换,最后将转换后的原始数据储存。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发声不同,??语音从嘴唇发出将有6分贝的衰减,这种现象不利于语音提取,所以必须对语音??做一个预处理,即语音的高频补偿,使信号始终保持在低频到高频的整个频带中,??便于进行频谱分析
?第3章机器人在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应用及服务现状分析???表3-2用户基本情况统计??样本?性别?学科专业??统计?男?女?工科?理科?文科?医学?建筑?其他??人数?92?110?28?64?84?2?6?18??比例??45.54%?54.64%?13.86%?31.68%?41.58%?0.99%?2.97%?8.91%??(%)??考虑到高校学生,尤其是人群数最多的本科生和研宄生普遍的年龄范围,笔??者选取25岁作为年龄的划分界限。调查显示,18-2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人数最多,??这也符合用户的身份特征。用户身份的比例分布也基本符合高校学生、教师和馆??员的人数比例情况。??mm:?2.97%??宿员:9.9%?—,:(:1心,'_??臆?13.86%?'?芽:?'?'羅??a.H:'?,??字生:73.27%??图3-1用户身份分布图??喊0TF麵0%??…棟-??26-35???8—38.61%??14.85%??0?5?10?15?20?25?SO?35?40?45?SO??图3-2用户年龄分布图??从用户的基本情况来看,男女比例比较均衡,专业覆盖范围较广,各身份调??查人数基本符合目前总人数分布情况,因此,可以认为关于图书馆智能机器人应??用及服务需求调查研究问卷结构合理,结果较为真实可信。??3.2.2用户对智能机器人的认知和发现渠道??3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顾与展望:人工智能在图书馆的应用[J]. 傅平,邹小筑,吴丹,叶志锋. 图书情报知识. 2018(02)
[2]面向智慧图书馆的高校馆员专业成长突破路径研究[J]. 张芳,唐崇忻.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8(01)
[3]融合与重构:智慧图书馆发展新形态[J]. 夏立新,白阳,张心怡.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01)
[4]语音识别技术在机器人控制中的应用[J]. 周春荣.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01)
[5]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探析[J]. 曹丽冰. 知识经济. 2018(02)
[6]图书馆智能化咨询问答机器人系统设计与语料技术研究[J]. 来云. 现代情报. 2017(11)
[7]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智慧图书馆从理论到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 罗丽,杨新涯,周剑. 图书情报工作. 2017(13)
[8]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 尹克勤,张立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09)
[9]智慧图书馆模式下读者隐私技术保护研究[J]. 王家玲. 图书馆杂志. 2017(09)
[10]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J]. 王家祺,王赛. 通讯世界. 2017(16)
博士论文
[1]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 张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中的人权伦理问题研究[D]. 焦镜竹.延边大学 2017
[2]基于机器人的图书馆自动取书方法及技术研究[D]. 杨学睿.南京师范大学 2015
[3]图书馆机器人导航与定位系统研究[D]. 赵强强.北方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08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90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