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8 11:49
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给人工智能产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如今,人工智能介入文学艺术领域已成为事实。人工智能在创作过程中,某种程度上模拟了人脑的思维过程,从形式、风格到波动的意识轨迹,人工智能的创作物对人类作品的外观形式都给予了精确的再现。现实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创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很难与人类创作的作品相区分。著作权法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促进作品的交流与传播,由于人工智能不属于法律伦理上的“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创作物很难被认定为著作权法中规定的作品,其权利也得不到保护。由此引发了相关问题,人工智能的创作物在被认定为著作权法中的作品之前,不能对其进行适当确认与保护,而且人工智能创作物的权利归属尚不明确,目前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保护模式学界还存有较大争议,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鉴于此,论文首先对人工智能及其创作物进行介绍,界定研究对象“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内涵,以便于更好地对其进行分析,在肯定对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探寻对其进行著作权保护的可能性;其次从人工智能创作物本身出发,分析其特性,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再次对比分析国外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立法与探...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人工智能及其创作物的理论概述
2.1 人工智能及其创作物的定义
2.2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特点
2.2.1 由机器创作
2.2.2 类似人类作品
2.2.3 种类丰富
2.3 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2.3.1 激励创作行为
2.3.2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3章 人工智能创作物与现行著作权法的冲突
3.1 人工智能创作物作品属性争议
3.1.1 肯定说
3.1.2 否定说
3.1.3 中立说
3.2 人工智能本身作者属性争议
3.2.1 人工智能不能成为作者
3.2.2 人工智能的法律拟制
3.3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的争议
3.3.1 研发者
3.3.2 使用者
3.3.3 投资者
第4章 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域外经验借鉴
4.1 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域外探索
4.1.1 美国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探讨
4.1.2 日本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保护趋势
4.1.3 英国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保护模式
4.2 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域外经验启示
4.2.1 美国经验的启示
4.2.2 日本经验的启示
4.2.3 英国经验的启示
第5章 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5.1 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
5.1.1 人工智能创作物作品地位的承认
5.1.2 人工智能主体资格的否认
5.2 确立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归属为投资者
5.3 制定人工智能创作物专门保护条例
5.3.1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认定条件
5.3.2 实行人工智能创作物登记制度
5.3.3 规定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文化产业的问题及风险防范[J]. 李景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J]. 赵亚丽. 法制与经济. 2019(07)
[3]康德哲学视点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探讨[J]. 李扬,李晓宇. 法学杂志. 2018(09)
[4]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法哲学思考[J]. 龙文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机器人的法律主体地位辨析——兼谈对机器人进行法律规制的基本要求[J]. 赵万一.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人工智能智力成果在著作权法的正确定性——与王迁教授商榷[J]. 李伟民. 东方法学. 2018(03)
[7]论智能机器人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资格为视角[J]. 石冠彬. 东方法学. 2018(03)
[8]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保护与规制[J]. 李让. 科技创业月刊. 2018(04)
[9]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探析[J]. 彭木林. 特区经济. 2018(01)
[10]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探讨[J]. 孙那. 出版发行研究. 2017(12)
硕士论文
[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D]. 宁静.西北政法大学 2018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研究[D]. 张超君.山东大学 2018
[3]人工智能成果的著作权保护研究[D]. 张思敏.西南政法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8384
【文章来源】: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人工智能及其创作物的理论概述
2.1 人工智能及其创作物的定义
2.2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特点
2.2.1 由机器创作
2.2.2 类似人类作品
2.2.3 种类丰富
2.3 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
2.3.1 激励创作行为
2.3.2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第3章 人工智能创作物与现行著作权法的冲突
3.1 人工智能创作物作品属性争议
3.1.1 肯定说
3.1.2 否定说
3.1.3 中立说
3.2 人工智能本身作者属性争议
3.2.1 人工智能不能成为作者
3.2.2 人工智能的法律拟制
3.3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的争议
3.3.1 研发者
3.3.2 使用者
3.3.3 投资者
第4章 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域外经验借鉴
4.1 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域外探索
4.1.1 美国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探讨
4.1.2 日本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保护趋势
4.1.3 英国对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保护模式
4.2 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的域外经验启示
4.2.1 美国经验的启示
4.2.2 日本经验的启示
4.2.3 英国经验的启示
第5章 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5.1 明确人工智能创作物的可版权性
5.1.1 人工智能创作物作品地位的承认
5.1.2 人工智能主体资格的否认
5.2 确立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归属为投资者
5.3 制定人工智能创作物专门保护条例
5.3.1 人工智能创作物的作品认定条件
5.3.2 实行人工智能创作物登记制度
5.3.3 规定人工智能创作物著作权保护的期限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文化产业的问题及风险防范[J]. 李景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J]. 赵亚丽. 法制与经济. 2019(07)
[3]康德哲学视点下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探讨[J]. 李扬,李晓宇. 法学杂志. 2018(09)
[4]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法哲学思考[J]. 龙文懋.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5]机器人的法律主体地位辨析——兼谈对机器人进行法律规制的基本要求[J]. 赵万一.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6]人工智能智力成果在著作权法的正确定性——与王迁教授商榷[J]. 李伟民. 东方法学. 2018(03)
[7]论智能机器人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以智能机器人的主体资格为视角[J]. 石冠彬. 东方法学. 2018(03)
[8]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保护与规制[J]. 李让. 科技创业月刊. 2018(04)
[9]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归属模式探析[J]. 彭木林. 特区经济. 2018(01)
[10]人工智能创作成果的可版权性问题探讨[J]. 孙那. 出版发行研究. 2017(12)
硕士论文
[1]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法保护研究[D]. 宁静.西北政法大学 2018
[2]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保护研究[D]. 张超君.山东大学 2018
[3]人工智能成果的著作权保护研究[D]. 张思敏.西南政法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18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21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