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温敏双折射效应的硫化铅光纤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5 17:01
  近年来,温度传感器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领域。光纤温度传感器具有抗辐射、体积小、质量轻、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合于易燃、易爆、空间受严格限制或强电磁干扰的恶劣环境下使用。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温敏双折射效应的硫化铅光纤温度传感器。本文在总结分析不同类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结构的硫化铅光纤温度传感器温敏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理论仿真和实验验证。具体内容包括:首先,介绍了偏振控制器、光纤耦合器、硫化铅光纤的琼斯矩阵,并利用琼斯矩阵理论分析了一阶硫化铅光纤Sagnac干涉仪、二阶硫化铅光纤Solc-Sagnac干涉仪和二阶硫化铅光纤Loyt-Sagnac干涉仪的透射函数。其次,研究了硫化铅光纤传感器的制备过程,分析了一阶硫化铅光纤Sagnac干涉仪的温度传感特性和应力传感特性,实验研究并建立了不同温度、应力与波长漂移的关系模型。再次,研究了二阶硫化铅光纤Solc-Sagnac干涉仪的温度传感特性,分析了不同PbS光纤接入长度对光谱的影响,实验研究并建立了不同温度与波长漂移的关系模型。最后,研究了二阶硫化铅光纤Loyt-Sagnac...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温敏双折射效应的硫化铅光纤温度传感特性研究


熊猫光纤截面图

截面图,领结,截面图,光纤


图 1-2 领结光纤截面图法对领结光纤的模间干涉进行光纤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一种w Michie 等[44]在-25~800℃对内对领结光纤温度特性进行研分为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具有双折射的特性。双芯光子图 1-3 所示。

截面图,光子晶体光纤,领结,截面


图 1-2 领结光纤截面图法对领结光纤的模间干涉进光纤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一 Michie 等[44]在-25~800℃对内对领结光纤温度特性进行分为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具有双折射的特性。双芯光图 1-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微滴腐蚀微纳光纤Farby-Perot谐振腔的折射率传感特性[J]. 刘博,李杰,孙立朋,金龙,关柏鸥.  量子电子学报. 2016(03)
[2]Ring cavity fiber laser based on Fabry-Pérot interferometer for high-sensitive micro-displacement sensing[J]. 白燕,延凤平,刘硕,谭思宇,温晓东.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5(06)
[3]All fiber sensor based on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temperature and refractive index[J]. 曹晔,赵晨,童峥嵘.  Optoelectronics Letters. 2015(06)
[4]微型光纤F-P传感器用于材料热膨胀系数的测量[J]. 李立彤,张东生,文晓艳,熊丽.  光电子·激光. 2014(11)
[5]高灵敏度液封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温度传感器[J]. 杨凯,徐贲,李裔,谢江磊,龚华平,董新永,林斌.  光电子.激光. 2014(07)
[6]基于双路比值条纹计数法的法布里-珀罗腔位移传感器[J]. 舒卓,童斌,徐春晖,陈凤翔,黎敏.  中国激光. 2013(10)
[7]光纤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探讨[J]. 黄本华.  现代传输. 2013(01)
[8]熔嵌式多芯中空光纤制备方法及其双折射特性[J]. 赵恩铭,苑立波,田凤军,杨元元.  光学学报. 2013(02)
[9]一种Sagnac干涉仪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J]. 伍铁生,王丽,王哲,刘玉敏,胡署阳,尹丽丹.  中国激光. 2012(11)
[10]熊猫光纤热双折射效应光纤偏振控制器研究[J]. 黄伟溪,陈哲,隋展,林宏奂,张军,王建军,周密.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0(06)

博士论文
[1]双折射光纤光栅传感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李智忠.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Michelson干涉型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模式识别方法的研究[D]. 王亮.吉林大学 2016
[2]光纤相位传感特性研究[D]. 尹丽丹.北京工业大学 2014
[3]熊猫光纤和领结光纤模间干涉特性研究[D]. 曹德兰.燕山大学 2012
[4]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应用于传感的研究[D]. 钱礼国.南京邮电大学 2012
[5]基于HiBi光纤Sagnac环的可调谐梳状滤波器的研究[D]. 马红玉.北京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10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410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