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本文关键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能够选择性识别并检测特定目标化合物,因其设计简单、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携带方便、易于微型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主要论述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技术相结合构建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种类,以及电化学方法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的常用单体等.对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新出现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材料复合物以及纳米结构分子印迹聚合物也一并做了评述.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河南大学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聚合物 电化学传感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04214)
【分类号】:O631.3;TP212
【正文快照】: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是指制备对某一特定的目标分子(模板分子)具有特异选择性的聚合物的过程,所制备的聚合物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Polymer,MIP)[1].由于具有构效预定性(Predeter-mination)、特异识别性(Specific Recognit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长领;卢雁;;核-壳结构蛋白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王学军;许振良;邴乃慈;;分子印迹的印迹效率及其评价[J];化学世界;2007年04期
3 王斌;王榕妹;王俊卿;邓安平;;分子印迹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年02期
4 王俊平;姚玉超;王硕;;分子印迹材料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5 孙宝维,杨敏莉,李元宗,常文保;模板结构与分子印迹效果间关系的研究[J];化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宋锡瑾,龚伟,王杰;蛋白质分子印迹[J];化学通报;2005年07期
7 江明;晋园;彭彦;张艳波;张江华;梅素容;吕斌;;单分散双酚A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J];分析化学;2008年08期
8 郭永学;礼彤;王立红;吴迪;周丽莉;;胆固醇分子印迹聚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9 陈志强;李建平;李玉平;;高灵敏、易更新的土霉素分子印迹碳糊传感器的研制[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10 薛飞;王一飞;王秋鸿;孟子晖;薛敏;黄舒悦;芦薇;;分子印迹胶体阵列检测对硝基苯酚[J];分析化学;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文国;闫明;吴国是;刘铮;;溶剂对分子印迹介质吸附特性的影响:分子模拟与实验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2 苏海佳;谭天伟;;菌丝体表面分子印迹吸附剂红外谱图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3 刘俊秋;罗贵民;沈家骢;;设计高效分子印迹人工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伍智仲;梁坚;丁学全;潘勇;王艳武;赵建军;刘卫卫;;单[6-脱氧(1,10癸二硫醇)巯基]β-环糊精的分子印迹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周靖;侯建国;周汉坤;干宁;;基于磁性分子印迹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艾滋病毒[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陈志勇;;辅助模板法合成均匀分子印迹纳米颗粒[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许秀竹;陈水挟;;罗丹明B分子印迹纤维的制备及其选择性吸附研究[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卜忐忐;田园;单慧燕;胡碧炜;何娟;;氧氟沙星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马琳;马继平;要志丹;;磁性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吸附剂的制备及应用[A];第七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海明;田丰;赵强;李仁胜;张立广;成国祥;;大分子印迹聚羟基丁酸酯基微球的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经济报记者 侯力明 通讯员 张明平;“分子印迹”期待叩响产业化“大门”[N];江苏经济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会香;分子印迹与纳米修饰技术在生物、药物分子识别与检测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赵s钅,
本文编号:416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41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