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CPS的虚拟生产线建模与调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CPS的虚拟生产线建模与调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与科技界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它通过计算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有机融合与深度协作,实现大型工程系统的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CPS实现计算、通信与物理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可使系统更加可靠、高效、实时协同,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军队某研究院武器生产线“机器人换人”技术研究项目为背景,开展了面向CPS的虚拟生产线建模与调度研究。论文首先论述了CPS的运行方式及其在智能生产线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面向CPS的智能生产线系统框架,旨在实现“基于仿真的规划与控制”,促进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与在线控制,并给出了面向CPS的实验系统体系结构,接着分析了涉及的关键技术,为全文研究奠定基础。研究了虚拟环境建模,采用零部件三维参数化方法构建模型,基于此论述了虚拟样机的开发方法,实现了虚拟样机的构建,并分析测试了样机的特征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虚拟样机的可用性。研究了含机器人单元的生产调度问题,首先建立了机器人单元调度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生产工序的库所时延Petri网(PTPN)进行系统分析,对系统的阻塞、饥饿、死锁等特性进行了阐述。基于此,采用遗传算法对机器人的搬运工序进行优化,并重新设计了遗传算法,将邻域搜索应用于遗传算法的交叉及变异过程,使得子代朝着最优解方向收敛,优化生产调度,通过对算法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实现了一个虚拟环境与实物机器人协同仿真原型系统。首先确定了原型系统的设计方案,再开发了其功能模块,最后结合虚拟环境及实物机器人协同仿真进行了分析论证,并以项目单位的对接平台为应用实例,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CPS 仿真规划与控制 虚拟生产线 机器人单元调度 遗传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2;TP20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2.1 CPS国内外研究现状10
- 1.2.2 虚拟生产线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2.3 机器人单元调度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体系结构12-14
- 1.3.1 本文研究内容12
- 1.3.2 本文体系结构12-14
- 第2章 面向CPS的智能生产线体系结构研究14-22
- 2.1 面向CPS的智能生产线系统框架14-18
- 2.1.1 CPS的运行方式14-15
- 2.1.2 CPS在智能生产线中的应用前景15-16
- 2.1.3 面向CPS的智能生产线系统框架16-18
- 2.2 面向CPS的实验系统体系结构18-20
- 2.3 面向CPS的虚拟生产线建模与调度技术研究20-21
- 2.3.1 仿真规划技术20-21
- 2.3.2 调度与控制技术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3章 虚拟生产线设计22-34
- 3.1 生产线布局设计22-24
- 3.1.1 布局分析22-23
- 3.1.2 布局设计23-24
- 3.2 虚拟生产线建模24-33
- 3.2.1 几何建模24
- 3.2.2 虚拟样机建模24-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机器人单元生产调度研究34-48
- 4.1 机器人单元调度问题研究34-38
- 4.1.1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描述34
- 4.1.2 机器人单元调度特点分析34-37
- 4.1.3 调度策略研究37-38
- 4.2 基于Petri网的遗传调度算法38-46
- 4.2.1 虚拟生产线分析38-40
- 4.2.2 PTPN模型的调度问题分析40-41
- 4.2.3 基于PTPN模型的遗传算法设计41-46
- 4.3 生产线仿真及分析46-47
- 4.3.1 EM-Plant建模46-47
- 4.3.2 仿真及结果分析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48-61
- 5.1 原型系统设计方案48
- 5.2 原型系统组成48-51
- 5.2.1 系统的物理拓扑结构48-49
- 5.2.2 硬件组成49-50
- 5.2.3 软件配置50
- 5.2.4 开发流程50-51
- 5.3 原型系统功能实现51-54
- 5.3.1 规划功能52
- 5.3.2 控制功能52-53
- 5.3.3 仿真功能53-54
- 5.3.4 底层通信54
- 5.4 原型系统应用与分析54-60
- 5.5 本章小结60-61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6.1 全文总结61-62
- 6.2 后续工作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1恩格尔伯格机器人奖颁布[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1年05期
2 ;神奇的机器人世界[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1年Z5期
3 宋树藩;采用机器人的有效自动化[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年06期
4 ;创造出色的机器人[J];个人电脑;2003年04期
5 ;危险作业机器人——人类的好帮手——访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戴先中教授[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3年03期
6 小才;;机器人时代[J];电脑爱好者;2006年13期
7 宋海宏;;机器人技术展望[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董炀斌;蒋静坪;何衍;;一种基于双令牌的多机器人协作策略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12期
9 王国奎;刘彦波;;草方格铺设机器人综合、高效控制系统的设计[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20期
10 陈秀珍;潘拓;;21世纪初机器人技术的走向[J];中国设备工程;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朝虹;张海珠;;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明辉;王楠;李斌;;面向灾难救援的机器人控制站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郭戈;王燕;王伟;;一种多机器人协作方法[A];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1年
4 崔世钢;邴志刚;彭商贤;王玉东;;基于远程脑概念的服务机器人开发平台的设计与研究[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莹;丁X;许侃;;国际机器人科学知识前沿演化的可视化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唐矫燕;赵群飞;黄杰;杨汝清;;基于两足步行椅机器人的人在环中的助残机器人控制系统[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薛颂东;曾建潮;杜静;;具运动学特性约束的群机器人目标搜索[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8 张国伟;李斌;龚海里;王聪;郑怀兵;;废墟洞穴搜救机器人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崔世钢;方景林;刘嘉q;彭商贤;邴志刚;;服务机器人开发中测控问题的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国盛;李云霞;李骊;;一种基于极坐标系下的机器人动态避碰算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冬冬;看看自动化机器人在包装业中能起多大作用[N];中国包装报;2005年
2 莽九晨 周之然;有感“机器人道德法”[N];人民日报;2007年
3 记者 陈琳;机器人总动员[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4 记者 孙亚斐;千余支队伍携机器人亮相金城[N];兰州日报;2011年
5 崔鑫;机器人也能和您一起下厨[N];北京科技报;2012年
6 特约记者 杨保国;中国科大“蓝鹰”称雄机器人世界杯[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陈淑娟;机器人走近生活[N];计算机世界;2006年
8 虎虎;科学好玩(三)[N];四川科技报;2007年
9 孙潜彤;新松公司:在机器人研发领域显身手[N];经济日报;2008年
10 财宣邋Q孟推
本文编号:495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49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