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位移传感器原理及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21:16

  本文关键词:基于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位移传感器原理及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读数头 位移传感器 电磁场 误差自修正 有限元分析


【摘要】:多读数头传感器相对于单个传感器在误差处理时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一般传感器在构建多读数头时会由于加工或者安装等因素使传感器引入新的误差。这就存在一个相对矛盾的问题:怎样能够利用多读数头传感器在误差处理方面的优势,又不会在加工或者安装环节引入新的误差成分。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开展了以下工作:(1)本课题在对容栅,感应同步器,旋转变压器和时栅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多读数头位移传感器的理论和方法。基于此方法,本课题构建出了一种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位移传感器——基于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位移传感器。该传感器在加工时即有机的将多读数头通过绕线的方式集成在同一定子上并且共用一个转子,不需要额外的加工和安装,因此读数头的一致性非常好,这就解决了多读数头在加工和安装时会引入新的误差的问题,并且用MATLAB软件在理论上仿真分析了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和旋转变压器的误差成分,得出了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比旋转变压器误差成分少的结论。(2)本课题应用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Ansoft软件中对传感器进行了模型的构建,分析了传感器中磁场的变化情况,提取了传感器的感应信号,验证了传感器原理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了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相对于传统角位移传感器的优劣性,并且对基本的传感器结构进行了优化。(3)本课题在对传感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感器的误差来源,根据误差的特点,建立了传感器各种误差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传感器误差分类处理的新方法:对多读数头影响一致的误差采取最小二乘法利用多读数头测量结果对误差进行在线辨识和补偿;对多读数头影响不一致的误差采用位移解算电路对其进行分别检测和补偿。(4)搭建了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实验平台,对传感器激励和感应信号进行了测试,并且采集实验数据验证了传感器测量原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海德汉光栅对传感器进行了误差标定,得出了传感器动态测量下的原始误差,利用误差数据对本课题提出的误差在线修正和补偿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误差修正和补偿模型的有效性。综上所述,本课题在不增加加工和安装难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具有多读数头且易于误差自修正的角位移传感器的高精度检测,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感应同步器,旋转变压器等大多数角位移传感器。
【关键词】:多读数头 位移传感器 电磁场 误差自修正 有限元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0-14
  • 1.1.1 研究背景10-14
  • 1.1.2 研究意义14
  • 1.2 研究现状14-17
  • 1.3 研究内容17-20
  • 2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的原理20-32
  • 2.1 引言20
  • 2.2 传统角位移传感器结构和原理20-22
  • 2.3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结构和测量原理22-24
  • 2.3.1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的结构22-23
  • 2.3.2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的测量原理23-24
  • 2.4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数学模型分析24-26
  • 2.4.1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感应信号分析24-25
  • 2.4.2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耦合面积的变化25-26
  • 2.5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多读数头的构建26-29
  • 2.5.1 多读数头传感器前期研究26-27
  • 2.5.2 多读数头构建方式27-29
  • 2.6 传统传感器和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误差特征分析29-32
  • 2.6.1 旋转变压器误差特征29-30
  • 2.6.2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误差特征分析30-32
  • 3 传感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32-44
  • 3.1 引言32
  • 3.2 有限元分析原理32-34
  • 3.3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建模34-35
  • 3.4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有限元计算35-39
  • 3.4.1 有限元 3D建模35-36
  • 3.4.2 边界条件的确定36
  • 3.4.3 有限元网格剖分36-37
  • 3.4.4 传感器磁链分析37-38
  • 3.4.5 输出电势波形分析38-39
  • 3.5 传感器模型优化比较分析39-44
  • 3.5.1 旋转变压器仿真分析39-40
  • 3.5.2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仿真分析40-41
  • 3.5.3 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传感器模型优化41-44
  • 4 传感器误差建模和补偿44-56
  • 4.1 引言44
  • 4.2 传感器误差来源44-48
  • 4.2.1 传感器误差组成44-45
  • 4.2.2 传感器零位误差45-47
  • 4.2.3 传感器细分误差47-48
  • 4.3 传感器误差分类建模48-51
  • 4.3.1 传感器各项误差建模48-50
  • 4.3.2 误差分类消除建模50-51
  • 4.4 传感器误差在线辨识模型51-53
  • 4.4.1 两个读数头辨识误差参数的方法51-52
  • 4.4.2 误差自修正模型52-53
  • 4.5 传感器误差解算模型53-56
  • 5 传感器动态测量系统的实验研究56-64
  • 5.1 引言56
  • 5.2 传感器实验平台搭建56-59
  • 5.2.1 实验转台的设计和安装57-58
  • 5.2.2 数控转台PMAC参数调节58-59
  • 5.3 数据采集稳定性测试59-60
  • 5.4 传感器原理验证60-62
  • 5.4.1 传感器激励和感应信号产生60-61
  • 5.4.2 传感器动态数据采集61-62
  • 5.5 误差在线补偿模型效果验证62-64
  • 6 总结与展望64-66
  • 6.1 总结64-65
  • 6.2 展望65-66
  • 致谢66-68
  • 参考文献68-72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印举;单国全;;基于磁敏技术的位移传感器的设计[J];微型机与应用;2010年14期

2 刘焱;王烨;;位移传感器的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3年06期

3 ;国内线位移传感器汇总表[J];测控技术;1985年01期

4 ;国外线位移传感器汇总表[J];测控技术;1985年02期

5 张裕悝;董天锦;;位移传感器及其应用[J];机械与电子;1988年02期

6 商国才,李中涛,李彦田;一种新型数字位移传感器的研究[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7 紫外;无接触位移传感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3年03期

8 王德盛;一种能用于水下的位移传感器[J];测控技术;1993年05期

9 韩达生,马仁富;新型无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研制[J];山东纺织科技;1994年01期

10 庞含章;位移传感器剖析[J];咸阳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建华;卢普杰;窦松柏;张慧霞;;位移传感器自动化校准技术研究与应用[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曾建华;钟德辉;卢普杰;窦松柏;张慧霞;;位移传感器灵敏度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研究[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姚玉婷;韩敏;;一种大量程直流位移传感器校准方法研究[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育荣;杨旭东;谢铁邦;;一种高精度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及其应用[A];2006年湖北省博士论坛——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论文集[C];2006年

5 张淑美;魏俊英;;小型霍尔位移传感器及多路变换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9)[C];1999年

6 李秉实;吴忠;刘元度;严吉中;张新国;;波长编码光纤线位移传感器的位移误差及补偿[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段子龙;胡传琴;;位移传感器的改进与维护[A];2008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鲍丙豪;;非晶丝制成的辐射状位移传感器[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9 齐勇;;光纤位移传感器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10 汤紫峰;齐勇;;强度型光纤位移传感器探头的研制[A];四川省电子学会传感技术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成都 胥绍禹 摘译;高精度1μm位移传感器[N];电子报;2008年

2 桑新霞;Solartron推出新一代S系列位移传感器[N];中国纺织报;2011年

3 王继征;Solartron位移传感器在变频式自调匀整仪中的应用[N];中国纺织报;2009年

4 记者 张清华;光明17家企业亮相高交会[N];深圳商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其富;基于时变磁场精确约束方法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李彦;基于构造运动光场的高精度直线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3 谭为民;差线栅位移传感器原理与参数设计准则及其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张兴红;时空坐标转换理论及场式时栅位移传感器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陈锡侯;新型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李昆;激光非接触位移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4年

7 刘小康;基于电气制导与误差修正的几何量计量新方法及新型栅式智能位移传感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8 杨伟;时栅的波动方程分析与行波形成新方法的研究与实验[D];重庆大学;2006年

9 冯平;智能位移传感器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杨练根;基于微恒力位移传感器的表面形貌测量系统和二维Motif评定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婧;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带钢对中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康建飞;制冷机用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小型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6年

3 王浩;带保护环的差分式电容位移传感器标定平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匡也;高精度电感位移传感器校准平台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王津楠;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6 周文祥;单极式高频响电容位移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马慧;时栅测量装备热特性的研究及其精度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8 薛宇光;位移传感器自动化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王娟;基于多元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的霍尔位移传感器测量精度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10 周金钢;基于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位移传感器信号处理及误差修正新方法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等差相位构建的多读数头位移传感器原理及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读数头 位移传感器 电磁场 误差自修正 有限元分析




本文编号:511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511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e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