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LCL滤波器研究
本文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系统的LCL滤波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源电力滤波器 LCL滤波器 电网阻抗 阻尼方法
【摘要】:近年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结构愈加复杂,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渐突出,谐波问题亟待进行综合治理和补偿。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作为谐波补偿的有效装置受到广泛关注,APF系统中功率器件的开通和关断会产生大量的开关次及其倍频次谐波,LCL型输出滤波器能够很好地滤除这些高次谐波,因此,研究LCL滤波器对提高APF的系统性能、推广其应用尤为重要。本文以三相三线制APF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和阻尼策略。针对基于LCL滤波器的三相三线制APF系统,建立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分析基于空间矢量调制(Space Vector Modulation,SVM)策略的逆变器输出电压谐波特性和LCL滤波器的工作原理,结合APF的输出特性,给出滤波器设计的约束因素,并且分析各独立参数之间的关系,制定理想电网条件下的LCL滤波器参数设计限制条件和步骤;考虑电网阻抗的影响,对理想电网条件下制定的参数设计步骤进行修正,并结合实例进行LCL滤波器参数设计和仿真分析,验证参数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由于LCL滤波器固有的谐振特性,本文着重对LCL滤波器的阻尼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无源阻尼法,首先从传递函数的角度分析无源阻尼法实现谐振抑制的机理,从系统稳定裕度、高频谐波衰减能力和功率损耗三个方面入手,分析讨论阻尼电阻的引入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针对有源阻尼法,对基于虚拟电阻和基于陷波滤波器的两种有源阻尼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阐述虚拟电阻法与无源阻尼法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虚拟电阻法与基于陷波滤波器的有源阻尼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离散域对陷波滤波器参数进行设计,解决陷波滤波器离散过程中心频率的偏移问题;最后结合实例仿真验证三种阻尼方法的有效性。利用LCL滤波的三相三线APF实验平台对本文所研究的内容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研究的LCL滤波器参数设计、无源阻尼法和有源阻尼法的有效性,LCL滤波器能够有效阻止高频纹波电流进入电网,具有较好的谐波补偿性能,改善了电网电能质量。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 LCL滤波器 电网阻抗 阻尼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61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7
- 1 绪论17-25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7-18
- 1.2 LCL滤波器研究现状及分析18-22
- 1.3 补偿电流控制策略22-24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4-25
- 2 基于LCL滤波器的APF数学模型25-34
- 2.1 三相静止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26-29
- 2.2 两相静止 αβ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29-31
- 2.3 两相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31-33
- 2.4 本章小结33-34
- 3 LCL输出滤波器的参数设计34-53
- 3.1 基于二重傅里叶积分的PWM输出电压谐波分析34-36
- 3.2 LCL滤波器原理分析36-38
- 3.3 忽略电网阻抗时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38-47
- 3.4 考虑电网阻抗时LCL滤波器的参数设计47-52
- 3.5 本章小结52-53
- 4 LCL滤波器的阻尼方法研究53-68
- 4.1 无源阻尼法研究53-58
- 4.2 有源阻尼法研究58-67
- 4.3 本章小结67-68
- 5 实验研究68-75
- 5.1 系统结构68-70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70-74
- 5.3 本章小结74-75
- 6 总结与展望75-77
- 参考文献77-82
- 附录82-83
- 作者简历83-85
- 学位论文数据集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杰,张秀苒,董学宁;滤波器无法运行的原因探讨[J];东北电力技术;2005年01期
2 王彦顺;常增益递推滤波器及其稳定性[J];宇航学报;1983年02期
3 同向前,陈延敏,贾荣,孙伟,薛钧义;交流调谐滤波器的进展[J];高压电器;2004年05期
4 同向前,薛钧义;电力调谐滤波器的最佳偏调谐设计[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4期
5 张丽莹;杨洪耕;刘亚梅;;基于网络固有结构理论的集中滤波器配置[J];现代电力;2008年02期
6 许懿;梁伟;;汽车雨刮电机滤波器高频建模[J];四川兵工学报;2011年12期
7 徐瑞娟;;弹性飞机与飞行控制系统间的耦合及结构滤波器的设计[J];飞行力学;1987年04期
8 赵贺;电力系统滤波器的实用设计方法[J];电网技术;1989年01期
9 杨恺滋;系统分析法确定α—β滤波器[J];火力与指挥控制;1989年01期
10 陶化成;一类滤波器的最优化[J];兵工学报;199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芳;康明才;黄锦安;马世贤;;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三调谐滤波器参数变化对调谐频率影响[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鑫;刘惠康;李昆;;一种新型注入式混合型电力滤波器研究[A];自动化技术与冶金流程节能减排——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佳;陈建忠;赖鑫;梁昌洪;;腔体滤波器计算机辅助诊断与调谐[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杨裕媛;殷兴辉;;矩形波导E面滤波器参数性能分析[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夏元清;韩京清;;线性时滞系统H_∞降维无偏滤波器的设计[A];第二十一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潘明;李晓峰;傅志中;谢伟;;一种基于双边滤波器的图像超分辨率算法[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业丽;杜峰;陆利坤;;一种混合算法的形态滤波器优化处理[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闵淑琴;马宏;;CIC滤波器及其补偿设计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9 宋富先;章东;龚秀芬;刘晓宙;;超声彩色血流成像系统中MTI滤波器特性的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5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5]论文集[C];2005年
10 林慧;;用自适应粒子群满意优化算法设计FIR滤波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晓英;二维约束FIR滤波器快速设计的理论和算法[D];山东大学;2015年
2 VU MINH QUANG(武明光);有源电力滤波器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王实;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与控制算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曾争;基于LCL滤波的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徐照旭;微波滤波器综合诊断及其小型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黄丽霞;非特定人鲁棒性语音识别中前端滤波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官雪辉;无线通信微波双频带通滤波器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8 李奇;无线通信中微带滤波器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郭继昌;电流模式对数域滤波器的研究与实现[D];天津大学;2003年
10 张忠海;应用于多路耦合器的可调滤波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丹;微型多模滤波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昊;电动钻机APF型补偿装置的研究与开发[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李健;腔体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4 张宇;考虑源阻抗影响的EMI滤波器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郑远辉;LCL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王希瑶;微波多工器综合及优化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鲁杉杉;三相三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关键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彬;基于磁通补偿原理的零序滤波器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李瑞鹏;有限品质因子滤波器参数提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10 谢翔宇;多模滤波器技术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28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528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