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观测器及其在风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区间观测器及其在风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观测器设计 区间观测器 风力发电 矢量控制 磁链观测
【摘要】:长期以来,观测器设计一直是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专题,在工程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各种类型的观测器相继被提出,例如线性系统Luenberger(全维和降维)观测器、仿射系统观测器、自适应观测器以及含有未知参数的观测器等等,这些观测器设计条件是误差系统能化成不含输入的齐次方程,设计使误差系统渐近稳定,达到观测的目的。但是当系统存在不确定因素时,一般不能保证误差方程是齐次的,这时误差就不会趋向零。最近对于这类系统提出了区间观测器,并对含有不确定输入的线性系统给出了区间观测器的设计。区间观测器给出状态变化的一个范围,用不确定来解决不确定问题,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趋势。风力发电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世界各地均有较大的风能储备,并且无污染,高效而环保,在当前能源危机的时代,无疑是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风力发电机技术随之而发展起来,比较常见的一种风电机即为双馈感应发电机,其采用的矢量控制技术研究颇多,磁链观测技术作为矢量控制技术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有很多文献。但当前大部分研究如扩展Kalman滤波、自适应观测器和滑模观测器等等,都是基于齐次系统渐近稳定的方法的,并未有学者提出区间观测方法。本文旨在设计双馈感应电机的区间观测器。另外,在基于观测器的闭环控制律方面的研究中,双线性矩阵不等式(BMI)的处理方法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就此也进行了研究。首先,第一部分给出了正系统以及内部正实现的理论基础,并且基于此研究了一类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区间观测器设计。第二部分研究了满足单边Lipschitz条件的非线性系统的基于观测器的控制方法,给出了闭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研究了BMI难题的解决办法,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第三部分给出了双馈感应电机的模型,讨论并给出便于本文进行区间观测器设计的电机模型,讨论了其矢量控制技术。第四部分以前序章节为基础,给出了异步电机在转速稳定时的区间观测器设计,考虑输入扰动,通过仿真实现了对转子电流上下区间的观测。第五部分对本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文的局限性并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观测器设计 区间观测器 风力发电 矢量控制 磁链观测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14;TP27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11-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
- 1.1.2 课题研究意义12-14
- 1.2 区间观测器设计及其在风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14-17
- 1.2.1 研究现状及发展分析14-16
- 1.2.2 风力发电机的观测器设计16-17
- 1.3 本文主要内容17-19
- 第二章 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区间观测器设计19-36
- 2.1 引言19
- 2.2 矩阵理论及正系统相关知识19-26
- 2.2.1 矩阵理论19-22
- 2.2.2 正系统22-23
- 2.2.3 内部正实现理论23-26
- 2.3 区间观测器设计26-35
- 2.3.1 基于内部正实现的正系统观测器27-30
- 2.3.2 原坐标系下基于内部正实现的区间观测器30-32
- 2.3.3 利用坐标变换设计区间观测器32-34
- 2.3.4 区间观测器的Matlab仿真34-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基于观测器的闭环控制器设计与研究36-53
- 3.1 引言36-37
- 3.2 非线性系统及相关矩阵知识37-39
- 3.2.1 Lipschitz及单边Lipschitz非线性系统37-39
- 3.2.2 相关矩阵知识39
- 3.3 Lipschitz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设计39-45
- 3.4 单边Lipschitz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控制器设计45-49
- 3.5 仿真实例49-52
- 3.6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风电用双馈感应电机基本理论53-70
- 4.1 引言53
- 4.2 双馈感应电机基本工作原理53-55
- 4.3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55-57
- 4.3.1 电压方程55-56
- 4.3.2 磁链方程56
- 4.3.3 转矩方程56-57
- 4.3.4 运动方程57
- 4.4 两相(dq轴)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57-66
- 4.4.1 派克变换57-59
- 4.4.2 两相(dq轴)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双馈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59-66
- 4.5 网侧PWM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66-68
- 4.5.1 网侧PWM变换器工作原理66
- 4.5.2 网侧PWM变换器在两相(dq轴)同步旋转坐标下的数学模型66-68
- 4.6 转子侧PWM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68-70
- 第五章 双馈感应发电机区间观测器设计70-82
- 5.1 引言70-71
- 5.2 双馈感应电机的区间观测器设计71-77
- 5.2.1 原坐标系下感应电机的区间观测器73-75
- 5.2.2 坐标变换下感应电机的区间观测器75-77
- 5.3 实例仿真77-81
- 5.4 本章小结81-8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2-83
- 参考文献83-8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88-89
- 致谢89-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业勋;;观测器应用技术研究[J];海军工程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2 刘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鲁棒高精度转速估计方法[J];工程设计学报;2009年02期
3 王欢;高秀华;张小江;黄大巍;陈淑清;;状态反馈控制及观测器在多桥车辆转向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0年10期
4 朱芳来;方雯;韩冬;;一类混沌系统的高增益观测器同步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5 宋超;赵国荣;黎志强;周源;;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控制[J];飞行力学;2012年06期
6 任彦;刘正华;周锐;;滑模干扰观测器在低速光电跟踪系统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7 杨素平;方勇杰;周庆捷;;降维观测器在发电机组跟踪同期控制和调速控制中的应用[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8 姜斌,王江,王先来;一类不确定非线性大系统的鲁棒观测器设计[J];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1996年02期
9 王建平;具有智能观测器的交流矢量控制系统[J];电气传动;1998年04期
10 宋立辉,姜兴渭,谷吉海;容错降维观测器设计及其应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兴成;;两类混沌系统观测器的推广形式[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黄翼虎;贾喜梅;;基于模糊观测器的容错系统设计[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韩忠旭;;代数比例相似观测器的定义及其数学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元;孙晶鑫;谢彦红;;网络时延观测器设计方法研究[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5 刘艳红;李春文;;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6 邢绍邦;赵克友;;一种新型异步电动机磁链观测器仿真研究[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程鹏;陈小娟;;磁通观测器滑动模态的LTR设计[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8 胡陟;蔡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虚拟手术力反馈控制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天津)2013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友;齐丽;张嗣瀛;;一类不确定线性中立系统的观测器设计与镇定[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张端金;张爱玲;;基于观测器的Delta算子系统故障检测[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洪彪;离散模糊奇异时滞系统的观测器设计及模糊关系的求解[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才学;基于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鲁棒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黄敢基;基于时变Lyapunov函数方法的几类观测器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刘剑慰;基于模型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5 贾庆贤;基于学习观测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何忠伟;区间观测器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璐;基于观测器的抗干扰控制策略研究及性能评估[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8 朱芳来;非线性控制系统观测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1年
9 尹正男;具有鲁棒性的最优干扰观测器的系统性设计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张柯;基于观测器的动态系统故障估计和调节[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燕;基于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闫光辉;几类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观测器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彭佳利;基于非二次Lyapunov函数的连续Takagi-Sugeno模糊系统控制综合[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4 张玲艳;非线性系统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抗干扰控制[D];鲁东大学;2016年
5 苗东凯;神经群模型的观测器设计[D];燕山大学;2016年
6 谢宏阳;单边Lipschitz观测器及其在机械系统中控制设计[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7 吴锐;区间观测器及其在风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8 刘婉军;几类非线性时变时滞系统的观测器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9 付永建;双惯量弹性系统负载扰动观测器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朱宁;仿真转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11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1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