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6 03:22

  本文关键词: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跌倒监测装置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GPRS无线通信 主成分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希尔伯特黄变换


【摘要】:现代社会老人监护已经备受关注。对家人对社会来讲老人健康状况的监护都是一个十分急需解决的问题。老人的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在退化,所以需要有人随时监护发现问题才能避免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而跌倒的发生是空巢老人最常遇到的难以预料且会导致严重伤害甚至导致生命危险的行为。对于老年人的跌倒问题,由于跌倒行为的难以预测性与突发性,事前防范变得很困难,为了降低跌倒带来的伤害,必须尽快的在跌倒的时候发现情况并及时进行救助。因而准备一套全面的跌倒检测设备就成为了一种必要。本文研究的课题本着及时发现并救助的目的设计一个便于携带的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在跌倒发生的时候,能够立即通知监护人。如此便可以解决子女的顾虑、社会的压力,同时可以使空巢老人最起码的安全问题得到解决。人体在活动中会产生各种运动信号,根据这些运动信号对人体活动状态进行分析,但在人体活动中非线性非平稳的加速度与角速度信号会导致跌倒检测的不准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希尔伯特黄变换数据预处理,首先对信号进行EMD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IMF函数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分析采集运动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性,该方法能够准确还原原始信号特征反映出人体的活动状态,解决了非线性非稳定信号对跌倒检测系统准确性的影响;现有的阈值算法中阈值是经过多次实验得出的经验阈值,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主成分分析阈值算法,使能够根据运动信号的规律自适应的产生阈值,使跌倒检测阈值算法判断更为准确。另外在阈值算法初步判断老年人在跌倒的状态下,再次对人体状态进行检测并判断,确认人体跌倒之后是否还具备自主站立能力,解决了经验阈值算法的不准确性并减少了监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对人体活动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与学习,使其能够准确的识别出跌倒状态。最终在改进的阈值法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跌倒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整个跌倒监测装置的硬件和软件架构的设计,最后经过实验对跌倒检测算法进行判断与检测,并且对整个系统的准确性与及时性进行验证。经仿真实验进行分析,本文的跌倒监测模型机系统可以及时监测并准确判断人体跌到。当人体发生跌倒时,该模型机系统能够快速判断出人体是否发生跌倒并失去自主站立的能力,其平均准确率为94.3%;并且在确定人体跌倒后,跌倒监测系统能够及时的将跌倒信息发送至监护人。本文的研究为解决老年人部分安全问题,对以后老年人的管理工作有着相当的意义。
【关键词】:跌倒监测装置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GPRS无线通信 主成分分析法 支持向量机 希尔伯特黄变换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7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14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2-13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3-14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14-16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16-19
  • 第二章 人体运动数据预处理19-31
  • 2.1 小波变换19-21
  • 2.1.1 小波变换原理19-20
  • 2.1.2 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法20-21
  • 2.2 卡尔曼滤波21-22
  • 2.2.1 卡尔曼滤波原理21-22
  • 2.2.2 卡尔曼滤波具体步骤22
  • 2.3 傅里叶变换22-26
  • 2.3.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22-24
  • 2.3.2 傅立叶级数的收敛定理24-26
  • 2.4 希尔伯特黄变换26-30
  • 2.4.1 希尔伯特黄变换原理26-28
  • 2.4.2 希尔伯特黄变换分析28-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跌倒检测算法研究31-57
  • 3.1 阈值算法31-32
  • 3.2 模式识别算法32-35
  • 3.2.1 模式识别的分类32
  • 3.2.2 模式识别算法概述32-33
  • 3.2.3 分类器的设计33-35
  • 3.3 支持向量机的跌倒检测算法35-39
  • 3.3.1 支持向量机的跌倒检测算法35-38
  • 3.3.2 核函数类型及其参数的选择38-39
  • 3.4 自适应阈值算法39-50
  • 3.4.1 阈值的选取39-44
  • 3.4.2 阈值检测算法44-50
  • 3.5 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特征提取50-56
  • 3.5.1 特征值选择50-51
  • 3.5.2 特征向量提取51-56
  • 3.6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跌倒检测系统的设计57-69
  • 4.1 跌倒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57-58
  • 4.2 信号采集模块58-61
  • 4.3 信号处理模块61-67
  • 4.4 无线通讯模块67-68
  • 4.5 本章小结68-69
  • 第五章 跌倒检测系统的实现与验证69-80
  • 5.1 跌倒检测系统的实现69-74
  • 5.1.1 信号采集模块的实现69-71
  • 5.1.2 信号处理模块的实现71-73
  • 5.1.3 无线通讯模块的实现73-74
  • 5.2 跌倒检测系统的实验验证74-79
  • 5.2.1 实验设计与步骤74-76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76-79
  • 5.3 本章小结79-8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80-82
  • 6.1 总结80-81
  • 6.2 展望81-82
  • 参考文献82-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85-86
  • 致谢86-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旭东;;基于Lab Windows/CVI7.1综合检测系统[J];今日电子;2007年08期

2 本刊编辑部;;科技期刊不端文献检测系统使用情况通报[J];电讯技术;2009年10期

3 张立平;;空调生产线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0年02期

4 刘成军;;浅谈云计算的木马检测系统设计[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24期

5 郑春瑞;检测系统今后的课题——面向未来探索基本要点[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985年12期

6 徐大庆;多媒体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的一种方法[J];计算机应用;1997年03期

7 程仁洪;一种实用的倾斜角检测系统[J];基础自动化;1997年05期

8 蒋晓松;张在德;杨志平;许世宏;张庆海;;无线电综合检测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02年05期

9 刘琪,马殙;天津轻轨列车出入库检测系统[J];移动通信;2003年11期

10 何祥林;;检测系统中的干扰分析与抑制[J];大众科技;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丰岭;黄波;;智能型闸盘偏摆检测系统的设计研究[A];第24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6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2 唐宇;王洪;唐孟培;;新型激光诱导荧光光纤检测系统的研制[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牡丹;周光明;;超声C扫描检测系统性能校核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王振华;吕华;陆祖宏;;单分子荧光涨落检测系统的研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陈志强;高文焕;康克军;张丽;;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的新型客户/服务器网络模型[A];第9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韩疆;刘晓星;潘接林;张建平;颜永红;张鹏远;吕萍;刘建;;一种网络信息安全中的语音关键词检测系统[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7 邓延;;SDI-5420 Delta X大型超声C-扫描检测系统[A];陕西省第九届无损检测年会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论文集[C];2004年

8 陈宋宋;郭延凯;钟鸣;;移动式电力能效检测系统及方法[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向新程;周立业;张颜民;灻毅斌;王立强;李富荣;高宝增;张玉爱;苗积臣;刘锡明;;组合移动式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钟文勇;唐胜江;杨新文;;电子学系统涂层检测系统开发[A];第二届全国信息与电子工程学术交流会暨第十三届四川省电子学会曙光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泽萍;治超不停车检测系统在我省启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2 蒋梦恬 记者 王春;手机安全检测系统令“流氓”软件无处遁形[N];科技日报;2013年

3 郭晓;郑州建设简易工况检测系统[N];中国环境报;2006年

4 马晓艳;全省高速公路57个治超点启用不停车检测系统[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5 孙宏;先进光学3D板坯表面 质量检测系统[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6 谢昌民;运城高速全部实现不停车超限超载检测[N];山西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海瑞;创新科技治超 步入长效轨道[N];太原日报;2011年

8 方通;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构筑全方位保障[N];中国水利报;2003年

9 刘永春;阳高县科技治超效果好[N];大同日报;2011年

10 可可;特诺恩转炉喷溅检测系统技术获奖[N];中国冶金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黎耀;IPv6环境下异常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熊俊;单细胞离子光电联合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苏波;集成光纤的毛细管电泳芯片检测系统的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6年

4 胡文静;用于金属探测的混沌振子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贺惠新;燃机异常检测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浩;基于WSN农作物生理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2 王磊;基于DM642的人脸检测系统[D];苏州大学;2015年

3 倪生冬;维语版《士兵职业基本适应性检测系统》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钱云鹏;基于CCD的血浆乳糜度检测系统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张鹤;高速、低噪声太赫兹检测系统[D];南京大学;2014年

6 宋智明;模块化实时人脸检测系统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葛楠;宁波移动公司基站维护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刚;基于多传感器的可穿戴跌倒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9 张岩;圆网壁纸印刷机套印检测系统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10 朱旭;高速公路超限检测系统设计[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8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28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e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