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TD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
本文关键词:基于RTD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RTDS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二次系统 集成测试
【摘要】:智能变电站主要在以继电保护为主的二次系统上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二次系统网络化、增加了过程层智能设备并就地布置。这些有别于常规变电站的技术特点不仅使得以往的便携式继保测试仪、传统动态物理模拟系统以及常规数字仿真试验难以满足智能变电站发展的需要,也带来了集成联调组织难、差动保护调试难等新问题。为此,本文围绕智能变电站建设以来尤其是集成测试方面存在的不足,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等开展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针对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环节中对继电保护系统测试的具体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RTD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数字仿真测试新方法。对该测试方法的整体构建以及在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测试时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同时与动态物理模拟系统比较分析了该测试方法的优越性。其次,利用RTDS分别搭建了500kV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仿真测试模型,完成了对可用于实测的线路、变压器等元件的设置参数收集,并对搭建的仿真测试模型用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时的可行性进行了动态性能验证。最后,实地参与了湖南某500kV智能变电站的集成联调工作,完成了母线保护系统、主变保护系统、线路保护系统的动态性能测试。提升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检验能力,为实现该500kV智能变电站投产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技术的基础。
【关键词】:RTDS 智能变电站 继电保护 二次系统 集成测试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63;TM76;TM7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9-11
- 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发展11-14
- 1.2.1 便携式保护测试仪的继电保护测试11-13
- 1.2.2 动态物理模拟系统的继电保护测试13-14
- 1.2.3 实时数字仿真的继电保护测试14
- 1.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的要求14-16
- 1.3.1 实时模拟智能变电站的各种运行状况15
- 1.3.2 适应于分布式智能变电站测试15
- 1.3.3 系统级的实时闭环仿真测试15-16
- 1.4 本论文主要工作16-18
- 第二章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数字仿真测试方法研究18-28
- 2.1 引言18
- 2.2 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18-21
- 2.2.1 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含义及测试内容18-19
- 2.2.2 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流程19-21
- 2.2.3 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与现场调试关系21
- 2.3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数字仿真测试方法的研究21-27
- 2.3.1 继电保护数字仿真测试方法的提出及构建22-25
- 2.3.2 继电保护数字仿真测试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25-26
- 2.3.3 继电保护数字仿真测试方法的优越性26-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RTD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模型搭建28-39
- 3.1 引言28
- 3.2 RTDS实时数字仿真系统28-31
- 3.2.1 RTDS系统概述28-29
- 3.2.2 RTDS元件模型静动态特性分析29-31
- 3.3 RTDS的智能变电站仿真测试模型搭建31-34
- 3.3.1 500kV母线保护设备仿真测试模型31-32
- 3.3.2 变压器保护设备仿真测试模型32-34
- 3.4 仿真测试模型的动态性能验证34-38
- 3.4.1 母线仿真测试模型的动态性能测试34-37
- 3.4.2 主变仿真测试模型的动态性能测试37-38
- 3.5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数字仿真测试方法的应用39-49
- 4.1 引言39
- 4.2 500kV母线保护装置的组网与系统测试39-42
- 4.2.1 母线差动保护测试40-41
- 4.2.2 断路器失灵保护测试41-42
- 4.3 电力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组网与系统测试42-45
- 4.3.1 主变差动保护测试43-44
- 4.3.2 主变后备保护测试44-45
- 4.4 500kV线路保护和主变保护的组网与系统测试45-47
- 4.5 本章小结47-49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49-51
- 5.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49-50
- 5.2 未来工作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54-55
- 致谢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明兰;李刚;钱珞江;付立军;;基于RTDS的系统稳态励磁模型分析[J];电工技术;2001年12期
2 郭丽娟,陈乃添,刘南平;实时数字仿真装置RTDS介绍[J];广西电力;2004年01期
3 王婷,王大光,邓超平,林因,张明龙,宋福海;用RTDS建立省级电力系统等值模型的初步研究[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5年03期
4 张凤鸽,张宏强;基于RTDS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东北电力技术;2005年10期
5 魏韬;;RTDS的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的试验测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9期
6 贾旭东;李庚银;彭谦;李书勇;;基于RTDS的“1.15”高肇直流极2闭锁事故仿真[J];电网技术;2009年12期
7 高鹏;黄乐;王超;;基于RTDS实时闭环仿真系统的交直流过电压建模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2009年04期
8 唐永红;郑晓雨;马进;;基于RTDS的负荷模型验证及分类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1期
9 韩伟强;李战鹰;郭琦;张建设;贾旭东;;电网运行RTDS分析的可行性及方式探讨[J];南方电网技术;2010年03期
10 张旭航;徐瑞林;祝瑞金;陈涛;朱小军;王永生;;RTDS在继电保护试验上的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凤鸽;杨德先;吴彤;;基于RTDS的电力系统教学实验改革[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陈延秋;张建设;张尧;钟庆;林凌雪;肖星;;含特高压的交直流混合系统稳定特性的RTDS仿真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李战鹰;;南方电网交直流混合系统RTDS建模研究[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姜旭;肖湘宁;赵洋;任爱平;;静止串联同步补偿器RTDS建模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胡云;梁小冰;莫丽琼;覃亮;史建立;;基于RTDS的超高压串联补偿线路潜供电流的仿真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邹吉林;张广涛;程远楚;郭琦;李伟;;基于DSP与RTDS的水电机组实时仿真系统[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水电控制设备专委会201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马巍巍;石新春;付超;;基于RTDS的SVC控制器闭环测试平台的实现[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欧开健;陈源;郭海平;林雪华;Trevor Maguire;蔡泽祥;秦健;刘小勇;;基于RTDS和实际控制装置的MMC柔性直流输电仿真技术与应用[A];2013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成鑫;走进知识经济新时代[N];西南电力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旭东;基于RTDS的交直流系统实时数字仿真方法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泽源;基于RTDS的馈线保护装置性能测试[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夏宇杰;基于RTDS的并补保护装置性能测试[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周云;含大规模风电的区域电网安全稳定性RTDS仿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汤茂巍;基于RTDS的变速风速机组并网稳定性仿真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5 白帆;基于RTDS的TCC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策略和算法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6 刘兴华;MMC-HVDC的拓扑结构研究及RTDS建模仿真[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7 王郁垒;分布式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6年
8 杜明;基于RTDS的厂用电源切换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王江萍;基于RTD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试验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10 杨俊武;基于RTDS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30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3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