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智能材料驱动的仿人手臂与手指的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09:13

  本文关键词:基于智能材料驱动的仿人手臂与手指的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仿人手臂 灵巧手 智能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气动肌腱


【摘要】:本论文主要针对仿人手臂展开设计研究,仿人手臂包含少自由度拟人臂和14自由度灵巧手两部分。灵巧手是仿人手臂的末端执行机构,影响着手臂系统的灵巧程度、柔顺性以及精细操作的性能。因此,本论文以灵巧手的设计研究为重点。仿人手臂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丝和气动肌腱驱动,最终设计出的仿人手臂具有轻质,灵巧,柔顺等特点,能抓握0.5kg以内的日常物品,如水杯、饭卡、硬币等。运用运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了人体手臂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的运动数据,分析出各个关节的运动角度范围、常规运动时的最大角速度范围、以指导仿人手臂的设计。新型的轻质仿人灵巧手具有模块化、集成化、高功率重量比、柔顺性好等结构特点。灵巧手由五个手指和手掌组成,共14个自由度,手指的每个关节都有角度反馈,指尖具有压力反馈。由于采用的是钢丝绳传动,传动机构的效率高。仿人手臂抛弃了惯用的电机驱动,而选择了柔顺性好、高功率重量比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和气动肌腱。形状记忆合金用来驱动灵巧手手指的各个关节,气动肌腱用来驱动腕关节和肘关节。针对采购的记忆合金和气动肌腱进行了相关的机械特性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并试制出仿人灵巧手样机,搭建了灵巧手验证平台,完成灵巧手抓握日常物品的测试。
【关键词】:仿人手臂 灵巧手 智能材料 形状记忆合金 气动肌腱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9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9
  • 1.2 课题来源9-10
  • 1.3 灵巧手的研究与进展10-14
  • 1.3.1 灵巧手的发展历史10
  • 1.3.2 灵巧手的研究现状10-14
  • 1.4 机械臂的研究与进展14-16
  • 1.4.1 机械臂的研究现状14-16
  • 1.4.2 机械臂的发展需求16
  • 1.5 智能材料概述16
  • 1.6 气动肌腱的进展与应用16-17
  • 1.7 本文的主要内容17-19
  • 第2章 仿人手臂设计的理论分析19-32
  • 2.1 人体手臂运动数据采集与分析19-22
  • 2.1.1 人体手臂整体分析19
  • 2.1.2 用VICON系统采集手臂运动数据19-22
  • 2.2 仿人手臂的驱动选择22-26
  • 2.3 灵巧手的运动学分析26-29
  • 2.3.1 灵巧手的自由度配置及坐标系建立26-27
  • 2.3.2 食指的正解及工作空间27-29
  • 2.4 拟人臂的运动学分析29-31
  • 2.4.1 拟人臂的自由度配置及坐标系建立29
  • 2.4.2 拟人臂的正解及工作空间29-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仿人手臂的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32-52
  • 3.1 仿人手臂关键设计指标的制定32-37
  • 3.1.1 灵巧手的设计指标32-36
  • 3.1.2 拟人臂的设计指标36-37
  • 3.2 灵巧手的机械结构设计37-43
  • 3.2.1 标准件的选型设计37-39
  • 3.2.2 食指的设计39-41
  • 3.2.3 灵巧手的设计41-43
  • 3.3 拟人臂的机械结构设计43-48
  • 3.3.1 标准件的选型设计43-46
  • 3.3.2 拟人臂的设计46-48
  • 3.4 仿人手臂集成设计及关键零件的强度分析48-51
  • 3.4.1 仿人手臂集成设计48-49
  • 3.4.2 关键零件的强度分析49-51
  • 3.5 本章小结51-52
  • 第4章 SMA丝及气动肌腱的特性实验研究52-59
  • 4.1 实验方案的制定52-54
  • 4.1.1 SMA丝特性实验方案的制定52-53
  • 4.1.2 气动肌腱特性实验方案的制定53-54
  • 4.2 SMA丝特性分析与设计验证54-56
  • 4.3 气动肌腱特性分析与设计验证56-58
  • 4.4 本章小结58-59
  • 第5章 样机试制与实验平台搭建59-70
  • 5.1 零件的加工与装配59-64
  • 5.2 实验平台搭建与调试64-66
  • 5.2.1 实验平台的搭建64-66
  • 5.2.2 实验平台的调试66
  • 5.3 灵巧手抓握测试66-68
  • 5.4 本章小结68-70
  • 结论70-71
  • 参考文献71-75
  • 附录75-9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98-99
  • 致谢9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瑛;有感知能形变的智能材料[J];自动化博览;2000年01期

2 郭保全,侯宏花,潘玉田;智能材料和结构的应用及展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6期

3 ;智能材料[J];电子质量;2008年02期

4 姚康德,许美萱;智能材料[J];中国科学基金;1994年03期

5 林志信;新兴的智能材料[J];中国工程师;1994年06期

6 ;智能材料的奇迹[J];软件工程师;1997年02期

7 江文;智能材料[J];科学中国人;1997年Z1期

8 曹全喜;周晓华;高锦秀;;智能材料及其应用[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1年Z1期

9 曹维敏;;智能材料与智能构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2年02期

10 杨亲民;智能材料—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材料的发展方向[J];传感器世界;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亲民;;智能材料——传感器与传感器技术、材料的发展方向[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邱涛;;关于智能结构和智能材料的思考[A];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发展前景及我们的选择——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2)[C];2009年

3 谢建宏;张为公;;智能材料与结构在汽车行业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4 江雷;;仿生智能材料体系的设计与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5 ;R.智能材料[A];2008中国材料研讨会暨庆祝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会议程序和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黄尚廉;;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面向21世纪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冷劲松;;智能材料及仿生结构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8 方岱宁;裴永茂;高旭;李法新;冯雪;刘远铭;;电磁智能材料多物理场耦合性能检测技术[A];第三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9 刘健;杨庆生;;智能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与相关力学问题[A];北京力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冷劲松;;智能可变形飞行器的关键技术[A];智能可变形飞行器发展前景及我们的选择——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文方;智能材料:21世纪竞争的关键所在[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2 志英;英研究用智能材料制造手机[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3 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学院讲师,,数字化设计与构建实验室协调人 陆春晓;智能材料研发现状及其在建筑应用上的展望[N];中华建筑报;2012年

4 窦光宇;应用广泛的智能材料[N];中国建材报;2003年

5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卢润秋;纺织品的智能飞跃[N];中国纺织报;2011年

6 邓钰;浅谈智能包装材料与应用[N];中国包装报;2010年

7 窦光宇;美将实施“变体飞行器”计划[N];中国航空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王瑛;智能材料——让火车跑得更快更安全[N];河北日报;2001年

9 ;新型智能轿车能安抚司机情绪[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e

本文编号:644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44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b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