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9:38

  本文关键词: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测温及数据处理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纤 温度解调 数据处理 自适应滤波器


【摘要】:光纤应用从光纤通信到光纤传感,遍布医疗、运输、通信、服务、军事、娱乐、能源、教育等各种领域,为信息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媒介。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空间场的温度进行监测,能够快速、准确、安全地完成测量任务。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光后向拉曼散射信号携带温度信息,并通过反斯托克斯光和斯托克斯光进行解调的原理,在大型仓库、油气资源的运输、煤炭发电厂等领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分布式DTS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未来前景以及测温系统的优点进行了大体分析,制定了光纤基于后向拉曼散射的温度解调方案,对拉曼散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继而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的原理做了具体阐述。其次,本文给出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总体设计,并对各模块中硬件功能进行了详细说明,根据实际要求分析出各部分的系统设计参数。本文详细分析系统各个模块硬件的原理及设计思路,同时对分布式光纤的硬件模块进行了设计,包括高频窄脉冲激光器的设计、光信号探测系统的设计、低噪声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信号采集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设计。并且论文采用MATLAB对光谱信号进行特性分析,对拉曼噪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设计了不同累加次数的滤波方法对比实验,结合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综合利用巴特沃斯滤波器对携带温度信息的信号进行滤波去噪处理;提出RLS算法,并结合IIR自适应滤波器在FPGA中的工作流程进行噪声信号处理;借助LABVIEW对数据采集卡的功能特性进行仿真验证;设计了FPGA对系统整个累加滤波流程实验分析。论文最后根据模块组装系统,并介绍了系统和计算机数据通道连接的客户端软件部分,基于此进行了光纤温度的测量实验,验证了论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光纤 温度解调 数据处理 自适应滤波器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TH8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概论9-13
  • 1.1 前言9
  • 1.2 光纤测温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3 未来研究展望11-12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12-13
  • 第二章 拉曼散射测温原理分析13-21
  • 2.1 拉曼散射理论概论13
  • 2.2 拉曼散射的理论13-15
  • 2.2.1 拉曼散射的经典分子模型研究13-14
  • 2.2.2 拉曼散射的量子力学模型分析14-15
  • 2.3 分布式拉曼散射测温理论15-19
  • 2.3.1 OTDR原理介绍15-16
  • 2.3.2 拉曼散射的OTDR原理16-18
  • 2.3.3 基于拉曼散射测温系统的温度解调方法18-19
  • 2.4 拉曼散射测温的温度定标19-20
  • 2.5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与研究21-25
  • 3.1 光纤测温的性能分析21-23
  • 3.1.1 测温指标的分析21
  • 3.1.2 系统的空间分辨率21-22
  • 3.1.3 系统的温度分辨率22-23
  • 3.1.4 系统时间分辨率23
  • 3.2 光纤测温系统设计思路23-24
  • 3.3 本章小结24-25
  • 第四章 光纤测温系统硬件结构设计25-44
  • 4.1 系统光路发射模块设计25-36
  • 4.1.1 激光器设计原理25
  • 4.1.2 光中心波长的选择25-27
  • 4.1.3 脉宽与功率指标27-28
  • 4.1.4 激光器重复频率的确定28
  • 4.1.5 激光器及驱动电路的设计28-34
  • 4.1.6 光放大器原理34-36
  • 4.2 光开关的介绍36-38
  • 4.3 光滤波器件38-39
  • 4.4 光电探测模块39-40
  • 4.4.1 光电二极管39
  • 4.4.2 模块结构39-40
  • 4.5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40-43
  • 4.5.1 数据采样模块40-41
  • 4.5.2 数据处理模块41-43
  • 4.6 本章小结43-44
  • 第五章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分析44-58
  • 5.1 信号的去噪处理及稳定性分析44-45
  • 5.1.1 拉曼信号的噪声特点44
  • 5.1.2 系统稳定性分析44-45
  • 5.2 系统的信号处理方法介绍45-49
  • 5.2.1 数据处理技术简介45
  • 5.2.2 数字累加平均对信噪比的改善45-49
  • 5.3 微弱信号的处理方法49-57
  • 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50-52
  • 5.3.2 常规RLS算法自适应滤波器52-54
  • 5.3.3 IIR滤波器在FPGA中的实现方式54-55
  • 5.3.4 RLS算法的仿真55-57
  • 5.4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光纤测温系统的总体实现58-72
  • 6.1 激光器模块的测试58-59
  • 6.2 数据采集通道的测试59-61
  • 6.2.1 A/D变换的处理方法59
  • 6.2.2 基于LABVIEW的双通道数据采集验证59-61
  • 6.3 基于FPGA的数据累加滤波模块设计61-64
  • 6.3.1 驱动信号的分析62
  • 6.3.2 FPGA滤波流程分析及仿真62-64
  • 6.4 光纤测温系统的测试64-71
  • 6.4.1 测温系统客户端软件的设计65-68
  • 6.4.2 数据库的配置68-69
  • 6.4.3 系统的界面设置69
  • 6.4.4 实验对比测试69-71
  • 6.5 本章小结71-72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6
  • 附录一:插图清单76-79
  • 附录二:插表清单79-80
  • 致谢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鹰;李琪;索琳;袁晓宁;魏谦;;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性能分析[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2 赵慧玲;李卉;赵佳;;分布式光纤在发电厂内的应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年03期

3 常胜,李伟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J];广东电力;2002年04期

4 严晓龙;赵庆平;;浅谈分布式光纤火灾报警系统及其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年06期

5 王少力;朱萍玉;陆洁;张子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形变探测管试验研究[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10年01期

6 乔波;杨其华;王强;;改进型分布式光纤水下输气管道泄漏检测仿真分析[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周琦;乐坚浩;刘佳诞;;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电力领域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年11期

8 石艺尉,王耀才,蒋洪涛;分布式光纤传感在井下瓦斯检测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1995年04期

9 韩浩江;;分布式光纤温度故障预警监测系统原理及应用[J];上海电力;2007年05期

10 黄耀英;周宜红;江凯;王利杰;周建兵;李金河;;基于分布式光纤监测3m厚混凝土浇筑仓垂直向温度分布可行性探讨[J];大坝与安全;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在宣;王剑锋;郭宁;余向东;吴孝彪;冯海琪;InsooS.KIM;Yohee KIM;;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器与光纤拉曼放大器[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2 魏德荣;赵花城;秦一涛;张弘;;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A];2004年全国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在宣;;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技术的进展——新的检测方法与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杭利军;何存富;吴斌;;新型分布式光纤声学传感技术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魏德荣;赵花城;秦一涛;张弘;;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中国的发展[A];纪念贵州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论文选集[C];2005年

6 瞿荣辉;叶青;甘久林;郝蕴祺;潘政清;蔡海文;;应用于物联网的分布式光纤布里渊传感系统[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肖衡林;蔡德所;;基于温度测量的分布式光纤渗漏监测技术机理探讨[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吴飞;蔡璐璐;李志全;;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器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媛;孙志慧;王昌;刘统玉;;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研究及应用[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蔡顺德;蔡德所;何薪基;张存吉;丁涛;;分布式光纤监测三峡工程大块体混凝土水化热过程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奕雄;与光电共舞[N];乐山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曹石岩;北洋集团:战略转型 创新发展[N];威海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宗良;分布式光纤拉曼温度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及性能提升[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沁楠;双马赫—曾德型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许海燕;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及其定位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孙琪真;分布式光纤传感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史彦新;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周琰;分布式光纤管道安全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曲志刚;分布式光纤油气长输管道泄漏检测及预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何俊;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侯培国;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3年

10 张悦;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光纤火灾预警方法、技术研究及实现[D];中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宽;宏弯损耗的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与边坡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振;分布式光纤安防检测系统的信号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陈栋;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的定位算法与系统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韩双连;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炉底在线温度监测系统软件设计[D];山东大学;2015年

5 罗沙;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系统解调方法及可靠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张宝祥;多种受力状态下结构分布式光纤传感应变传递及裂纹监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闫晓东;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崔安彬;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嵌入式平台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逍;管道在位状态分布式光纤监测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黎进;基于新型放大/接收技术的长距离分布式光纤传感[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72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72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9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