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故障检测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故障检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配电网故障检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信任值 可靠性
【摘要】:配电网直接面向用户,是保证供电质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创新用户服务的关键环节。由于智能配电网存在复杂网架结构和大规模终端信息采集问题,运用先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电力无线通信网逐渐成为配电网智能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配电网故障检测是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可靠运行的基础,针对配电网故障检测问题,本论文研究以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为基础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方案,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改进,实现配电网系统中数据传输安全可信性及可靠性的提高。首先针对配电网故障检测的问题,论文从配电网架结构和配电网故障检测需求出发,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网络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总体方案。为了提高配电网故障检测数据传输的可信性,论文提出一种面向配电网故障检测的wSN可信路由算法。算法提出一种防范针对信任模型攻击的轻量级信任值计算方法,并在簇头选举与簇间多跳路由中引入信任值,避免恶意节点降低网络安全;簇间多跳阶段中,对邻居节点的位置因子、距离因子、信任值及剩余能量等参数进行融合判决,构建最优数据传输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自适应剔除网络恶意节点,防范恶意攻击,最大化网络生存时间。针对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配电网故障检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拓扑结构,并提出了一种面向配电网故障检测的wSN可靠路由方法(RRFD)。其首先根据最小跳数路由方法为每一个节点分配值,之后在节点选择下一跳最优节点时考虑路径损耗以及能量损耗,并可以根据配电网故障检测业务合理调节权值来分配可靠性与能耗性的比重。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RRFD路由方法与传统路由方法相比,可靠性显著提高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能耗,适用于配电网故障检测场景。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检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算法 信任值 可靠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32;TN929.5;TP21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0-11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应用于配电网故障检测的国内外研究动态11-12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12-14
- 第2章 配电网故障检测技术与无线传感器网络14-20
- 2.1 引言14
- 2.2 配电网故障检测技术14-15
- 2.2.1 阻抗法14
- 2.2.2 行波法14-15
- 2.2.3 零序电流增量法15
- 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15-17
- 2.4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概述17-19
- 2.5 本章小结19-20
- 第3章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总体方案20-24
- 3.1 引言20
- 3.2 配电网故障检测总体方案20-22
- 3.2.1 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故障检测方案20-21
- 3.2.2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故障检测组网方案21-22
- 3.3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配电网检测方案特色分析22
- 3.4 本章小结22-24
- 第4章 面向配电网故障检测的可信路由方法24-33
- 4.1 引言24
- 4.2 网络模型与信任值的定义与计算24-26
- 4.2.1 网络模型24
- 4.2.2 信任值的定义与计算24-26
- 4.3 算法描述26-29
- 4.3.1 簇头选择阶段26-27
- 4.3.2 簇间多跳数据传输阶段27-29
- 4.4 实验与仿真29-32
- 4.4.1 网络生命周期对比30
- 4.4.2 网络安全性对比30-32
- 4.5 本章小结32-33
- 第5章 面向配电网故障检测的可靠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方法33-40
- 5.1 引言33
- 5.2 WSN可靠路由算法系统模型设计33-35
- 5.2.1 基于最小跳数路由方法的网络模型33-34
- 5.2.2 无线传输能量消耗模型34-35
- 5.3 路由方法设计35-36
- 5.3.1 可靠路径建立阶段35-36
- 5.3.2 数据传输阶段36
- 5.4 实验与仿真36-39
- 5.4.1 λ_(weight)取值对路由方法的影响验证37
- 5.4.2 路由方法可靠性对比37-38
- 5.4.3 路由方法能耗性对比38-39
- 5.5 本章小结39-40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40-42
- 6.1 结论40
- 6.2 展望40-42
- 参考文献42-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思温;马宗义;;微机故障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六)[J];设备管理与维修;1989年06期
2 徐力平,赵忠华,张炎华;导航传感器故障检测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3 李新国,陈红英;基于H_∞估计的鲁棒故障检测[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4年06期
4 李志生;张国强;刘建龙;;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和展望[J];流体机械;2006年06期
5 李姗姗;刘勇;潘成胜;;分布式故障检测技术在双独立互联系统中的应用[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颜秉勇;田作华;施颂椒;;非线性摄动时滞系统的H_∞/H_-鲁棒故障检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冲津泰;森田郁郎;孙材济;;电动机的自动故障检测[J];电工技术;1982年01期
8 杜和青;长寿命卫星系统故障检测的一种可变门限设置方法[J];航天控制;1987年02期
9 江涌,夏国洪;故障检测与分离的广义一致性算子法[J];宇航学报;1988年01期
10 王思温;马宗义;;微机故障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一)[J];设备管理与维修;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汉国;;大系统的故障检测——随机情形[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周东华;;一种工业异步电机的在线故障检测与诊断新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赵琦;周东华;;闭环系统的小故障检测与分离方法[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二)[C];2000年
4 李福明;段广仁;;一种鲁棒故障检测与分离的参数化方法[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王洪江;孙保民;田进步;;一种图形化的故障检测和诊断方法[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彭涛;桂卫华;Ding Steven X;汤琼;李昊;;一种基于混合H_-/H_∞的故障检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魏晨;陈宗基;;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二)[C];2000年
8 韩兵;陈新海;;随机参数最小均方滤波及其在飞行器故障检测中的应用[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葛彤;邓建华;;复杂动态系统故障检测与诊断的层次递进方法[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方华京;;控制系统故障检测的l~1优化方法[A];第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二)[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代寿;BFD高速路由故障检测[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涵薏;排除风电系统中的故障[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上海 徐亚东;ADSL故障检测利器[N];电脑报;2004年
4 暴青雨 本报特约通讯员 赵彦斌;为了战时能打赢[N];解放军报;2011年
5 翟卫平;梁来润;为了航天员的生命安全[N];中国航天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常明;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及其在网络化系统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 王红茹;动态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与分离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杨青;集合型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登峰;动态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李霄剑;鲁棒自适应故障检测与隔离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6 马传峰;基于观测器的鲁棒H_∞故障检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周乐;基于概率的工业过程数据建模与故障检测[D];浙江大学;2015年
8 赵海军;新一代互联网服务及故障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朱张青;动态系统的鲁棒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李岳炀;基于观测器的离散时变系统鲁棒故障检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荷;基于PU学习的软件故障检测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林圣才;基于核可预测元分析算法的故障检测与诊断[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冉永清;基于增量式核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的数据流故障检测与诊断[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亚丹;云计算平台故障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5 朱永昌;基于主元分析的故障检测技术及应用系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6 周艳春;云计算中大规模集群下故障检测功能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7 汤楠;基于相似性和重构的过程监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谢春华;基于有限频和参数估计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9 朱涛;基于马田系统的滚动轴承初始故障检测和状态监测[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10 何东;基于全局和局部结构特征提取的故障检测方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73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7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