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体系
本文关键词: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 探测需求 天临空地/海协同探测 STK
【摘要】:针对单平台难以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进行全程连续探测、稳定跟踪的问题,构建了基于多平台多传感器协同探测跟踪体系。通过对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作战特性、探测需求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由天基、临空基、空基和地/还基平台组成的天临空地/海多平台协同探测体系,重点分析了体系结构和探测时序及过程;搭建了天临空地/海协同探测仿真平台,通过STK对平台静态部署和动目标检测的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天临空地/海多平台协同探测体系在探测空域、时效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单平台的不足,为未来探测跟踪此类目标提供了技术支撑。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
【关键词】: 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 探测需求 天临空地/海协同探测 STK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742011;61102109)
【分类号】:V27;TP212.9
【正文快照】: 引用格式:孙文,王刚,郭相科,等.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体系[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6):52?57.SUNWen,WANG Gang,GUO Xiangke,et al.An Analysis of the Cooperative Detection Mechanism on NSHV[J].Journal of Air Force EngineeringUniversi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金伟;李吉成;石志广;陈小天;卢晓卫;;高超声速飞行器红外可探测性能研究[J];光学学报;2015年05期
2 付强;王刚;郭相科;刘昌云;张小宽;;临空高速目标协同探测跟踪需求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5年04期
3 李淑艳;任利霞;宋秋贵;王锦玉;;临近空间高超音速武器防御综述[J];现代雷达;2014年06期
4 CHEN Mou;WU QinXian;JIANG ChangSheng;JIANG Bin;;Guaranteed transient performance based control with input saturation for near space vehicles[J];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2014年05期
5 汪连栋;曾勇虎;高磊;陆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雷达探测技术现状与趋势[J];信号处理;2014年01期
6 李洋思;张科;余瑞星;董鹏;;攻击时敏目标的多传感器协同探测技术[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3年06期
7 邓艳丹;黄生洪;杨基明;程迪;;一种X-51A相似飞行器模型的气动特性初探[J];空气动力学学报;2013年03期
8 李亚轲;梁晓庚;郭正玉;;临近空间攻防对抗技术发展研究[J];四川兵工学报;2013年05期
9 肖秦;;协同探测中传感器管理的优化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13年04期
10 刘黎平;张志强;于丹茹;杨虎;赵崇辉;仲凌志;;Comparison of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from a Prototype Space-based Cloud Radar and Ground-based Radars[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钦;多传感器组网协同跟踪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王刚;郭相科;王晶晶;;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多传感器协同探测体系[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6期
2 吴立刚;安昊;刘健行;王常虹;;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年10期
3 杨虹;张雅声;丁文哲;;飞艇红外探测系统探测高超声速目标性能研究[J];中国光学;2016年05期
4 郭相科;刘昌云;张雅舰;韦刚;王刚;;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方法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6年05期
5 李炯;赵彬;韩闯;徐跃;;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技术及展望[J];现代雷达;2016年09期
6 梁晓庚;田宏亮;;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现状及其防御问题分析[J];航空兵器;2016年04期
7 孙文;王刚;韦刚;郭相科;高嘉乐;;临空高超声速飞行器地基拦截引导需求分析[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6年08期
8 商哲然;谭贤四;曲智国;王红;;基于改进的快速RFT算法的高速目标检测[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6年02期
9 寇添;王海晏;吴学铭;王芳;;复杂环境下机载光电系统探测概率包线研究[J];光学学报;2016年03期
10 徐瑞阳;冯新喜;;基于矩阵遗传的传感器管理算法[J];现代雷达;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喜中;王跃明;马骏;王建宇;;飞机红外光谱辐射特性的多光谱测量[J];光学学报;2014年10期
2 黄欣;沈湘衡;叶露;;外部因素对光电跟踪仪低对比度目标捕获能力的影响分析[J];光学学报;2014年07期
3 常松涛;张尧禹;孙志远;朱玮;;红外小目标辐射测量方法[J];光学学报;2014年05期
4 刘莹奇;刘祥意;;空间目标的地基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14年05期
5 汪连栋;曾勇虎;高磊;陆俊;;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雷达探测技术现状与趋势[J];信号处理;2014年01期
6 马鹤;吴平;赵煜;;一种基于离散光谱透过率的红外探测距离模型研究[J];应用光学;2013年03期
7 肖松;谭贤四;李志淮;王红;;基于SCT-IMM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跟踪模型[J];现代雷达;2013年04期
8 国海峰;黄长强;丁达理;黄汉桥;;多约束条件下高超声速导弹再入轨迹优化[J];弹道学报;2013年01期
9 张晓岚;张云;王海涛;葛志闪;俞海;;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及其防御[J];上海航天;2013年01期
10 肖松;谭贤四;王红;李志淮;李昌玺;李定山;;一种可行的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航迹起始方法[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文辉;相控阵雷达及组网跟踪系统资源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2 刘先省;传感器管理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高双林;;乘波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的应用[J];国际航空;2007年04期
2 吴宏鑫;孟斌;;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研究综述[J];力学进展;2009年06期
3 蔡亚梅;汪立萍;;美国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计划及关键技术分析[J];航天制造技术;2010年06期
4 陈洁;潘长鹏;吴进华;顾文锦;;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建模及开环特性分析[J];飞行力学;2011年03期
5 黄伟;夏智勋;;美国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启示[J];国防科技;2011年03期
6 黄琳;段志生;杨剑影;;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对控制科学的挑战[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10期
7 时建明;王洁;;高超声速飞行器H_∞鲁棒跟踪控制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12年05期
8 张园园;胡杨;刘志敏;李仁府;;基于Quasi-continuous高阶滑模理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J];飞机设计;2012年03期
9 凡雪灵;陈凯;;高超声速飞行器分离干扰的伴随方法分析[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3年04期
10 李文杰;牛文;张洪娜;王琳;;2013年世界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总结[J];飞航导弹;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超;;未来的飞行器——高超声速飞行器发展展望[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严玲玲;李少远;;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预测控制和可视化仿真[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3 姚照辉;鲍文;;高超声速飞行器调节/保护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庄益夫;陈洁;潘长鹏;;一类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建模及非线性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5 贺杰;郑德斋;;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特点及关键技术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与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鲍文;姚照辉;常军涛;于达仁;唐井峰;;高超声速飞行器耦合动力学建模问题探讨[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7 鲍文;姚照辉;;高超声速飞行器调节/保护多模式切换控制方法[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8 谭湘敏;易建强;范国梁;;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特性分析及其控制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9 谭湘敏;易建强;范国梁;;高超声速飞行器滑模自适应控制研究[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10 孙未蒙;张靖男;郑志强;;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技术的几个增长点[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晖;美国加快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制[N];中国航空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陈龙 通讯员 王二强;“高超”:改变未来战争模式的利器[N];中国航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仿真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赵林东;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及巡航跟踪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融;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多信息融合自适应容错自主导航技术[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李乐尧;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陈鑫;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结构建模及模型降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健;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系统热力分析边界元快速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7 葛东明;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鲁棒变增益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红梅;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建模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园园;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的非线性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刘燕斌;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及其先进飞行控制机理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彪;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朱艳明;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黄广;高超声速飞行器残差自调节高精度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安昊;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及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杨铁柱;高超声速飞行器助推分离段轨迹优化与抗扰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易芳;高超声速飞行器分时拦截信息处理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7 许昱涵;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平面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金涛;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9 周之;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结构损伤诊断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张浩;高超声速飞行器线性变参数建模及其鲁棒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11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71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