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多机系统PSS参数协调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多机系统PSS参数协调优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稳定器 人工蜂群算法 Prony算法 阻尼比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系统飞速发展,随着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实施,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电网区域间存在弱互联,再加上快速励磁系统的大量投入,导致系统整体阻尼作用减弱。在扰动下易发生低频振荡,严重威胁到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励磁系统中加装PSS(Power system stabilizer,电力系统稳定器)能够有效的抑制低频振荡,改善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分析了目前优化PSS参数常用算法所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一种新型智能算法-ABC(Artificial bee colony,人工蜂群)算法被用于问题的求解。在ABC算法的研究分析中,针对基本算法存在寻优精度不高,收敛速度慢等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ABC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多机系统PSS参数协调优化中。论文主要完成内容包括:(1)对目前常用的PSS参数配置方法进行分析,重点阐述算法的不足,指出采用新的智能优化算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对目前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一种Prony算法,并运用算例进行仿真,验证其所采用方法在低频振荡分析中的有效性。(3)针对传统ABC算法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NMSM(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单纯形法)的改进ABC算法。通过对当前最优蜜蜂周期性的利用单纯形更新顶点,用新的探索点代替蜂群中最差个体。ABC算法利用NMSM提高局部搜索能力,NMSM利用ABC算法有效的跳出局部最优,平衡算法的全局探索与局部开发能力,提高寻优精度。并对跟随蜂的搜索公式进行改进,确定邻域范围,加快算法收敛速度。6个测试函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精度。(4)通过对采样数据的Prony分析辨识系统振荡模式的特征值,计算出衡量系统整体阻尼性能的指标阻尼比,以阻尼比为目标函数,并用改进ABC算法协调优化多机PSS参数。以四机两区域系统和10机39节点系统为标准测试系统进行仿真,并与基本ABC算法优化的PSS参数和未优化的PSS参数进行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PSS参数优化的必要性以及改进ABC算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低频振荡 电力系统稳定器 人工蜂群算法 Prony算法 阻尼比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712;TP1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9-10
-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9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9-10
- 1.2 电力系统稳定器参数设计研究现状10-13
- 1.2.1 传统数学规划方法11
- 1.2.2 现代全局优化算法11-13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13-15
- 2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15-25
- 2.1 电力系统稳定性及低频振荡15
- 2.2 低频振荡的负阻尼机理15-19
- 2.3 低频振荡的分析方法19
- 2.4 Prony算法原理及应用19-24
- 2.4.1 Prony算法原理20-22
- 2.4.2 Prony算法应用22-24
- 2.5 小结24-25
- 3 PSS的原理及模型25-28
- 3.1 PSS抑制低频振荡的原理25-26
- 3.2 PSS模型26-27
- 3.3 小结27-28
- 4 人工蜂群算法的研究及其改进28-43
- 4.1 人工蜂群算法28-32
- 4.1.1 算法的物理意义28-29
- 4.1.2 算法的描述29-31
- 4.1.3 算法的流程31-32
- 4.1.4 算法的优缺点32
- 4.2 Nelder-mead单纯形法32-33
- 4.3 人工蜂群算法的改进33-42
- 4.3.1 算法的改进33-36
- 4.3.2 改进算法的步骤及流程36-38
- 4.3.3 仿真实验分析38-42
- 4.4 小结42-43
- 5 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多机系统PSS参数优化设计43-55
- 5.1 多机PSS参数优化设计43-44
- 5.1.1 PSS安装位置选取43
- 5.1.2 目标函数的选取43-44
- 5.2 改进人工蜂群算法优化多机PSS流程及步骤44-45
- 5.3 算例仿真分析45-54
- 5.3.1 四机两区域系统仿真45-50
- 5.3.2 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50-54
- 5.4 小结54-55
- 结论55-57
- 致谢57-58
- 参考文献58-6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祯敏;;《容错多机系统研究》一多工作模式方案[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2 李卫华;;实时多机系统的错误恢复[J];广东工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3 谷根代,郝玉山,曾林娜;阻尼对多机系统机械振模正特性的数学证明[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10期
4 辛伊波;利用先进先出器件的多机系统[J];电测与仪表;1994年07期
5 王杰,刘兵军,赵书强,,张文勤;多机系统在参数扰动下的周期解[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6年02期
6 梁天奇;张德馨;;多机系统处理机调度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河北工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7 冯斐玲;一种新型多机系统互连网络的设计与控制算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8 王杰,梁瑞,康怡,刘兵军;具有非线性负载的多机系统平衡点结构[J];华北电力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9 程惟英;多机系统自参数谐振序列分析及阻尼系数的影响[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10 陈维曾;关于“阻尼对多机系统机械振模正特性的数学证明 ̄[1]”一文的一个注记[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杰;阮映琴;;提高多机系统暂态稳定的励磁与SVC控制设计[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殷凯乐;基于改进人工蜂群算法的多机系统PSS参数协调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2 屈建设;雷达多机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白涛;基于全控器件励磁的多机系统协调控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许瑛;分布式多机系统在AMRS中的研究和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5 陆法;基于VLSI的多机系统暂态稳定模拟仿真方法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张新展;基于变论域模糊PID的SVC对多机系统电压稳定性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永涛;基于多机的网络信息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8 王东民;嵌入式多机系统软件安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71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77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