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牛顿-欧拉递推法的3-RR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本文关键词:基于牛顿-欧拉递推法的3-RR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仿真
【摘要】:研究一种3-RRRT新型高速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建模及分析方法。采用D-H法建立了各构件体坐标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3-RRR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给出了其位置解析解;基于牛顿欧拉递推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并利用MATLAB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值仿真,得出了系统实现既定轨迹跟踪所需的驱动力矩,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该建模方法的优点是计算量小,并可求得杆件的受力情况,便于实时控制,可为3-RRRT并联机器人的研究提供分析数据,进而为改进其控制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单位】: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并联机器人 动力学 牛顿欧拉方法 仿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53,51205289)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2YB12200)资助项目
【分类号】:TP242
【正文快照】: 0引言并联机器人较之于串联机器人而言,构件数目多、构件之间存在高度的耦合,但同时具有负载能力强、惯性小、运动精度高、刚度大、灵巧度高等优点,现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建模分析是并联机器人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是实现并联机器人优良控制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鹏;赵新华;杨玉维;黄伟明;葛为民;李彬;;基于动力学研究的5自由度机械手杆长优化设计[J];高技术通讯;2014年12期
2 荀浩亮;赵新华;李翰臣;;3-RRRT并联机器人的精度分析[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刘延斌;贾现召;赵新华;;3-RRRT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其正向求解[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4 刘延斌;韩秀英;赵新华;贾现召;;3-RRRT并联机器人逆动力学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2期
5 孔令富,张世辉,肖文辉,李成元,黄真;基于牛顿—欧拉方法的6-PUS并联机构刚体动力学模型[J];机器人;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鹏;3-RRRT并联机器人传动性能研究与尺度综合[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2 杨玉维;3-RRR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研究与仿真[D];天津理工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玲;姚建涛;顾伟栋;梁龙晓;许允斗;赵永生;;基于Kane方程的冗余驱动5UPS/PRPU并联机床动力学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6年06期
2 王建;卢道华;王佳;胡可丽;;3UPU/PU并联型3自由度海浪稳定平台的动力学分析[J];机械设计;2016年01期
3 赵学洋;赵恒华;杨世彬;牟红平;;基于Kane方程的3-TPT并联机构动力学研究[J];机械传动;2016年01期
4 辛建;徐振邦;杨剑锋;吴清文;;基于6维并联机构的空间微振动模拟器动力学分析及测试[J];机器人;2015年05期
5 李宇庭;李波;闫荣;彭芳瑜;唐小卫;陈定方;;6R机器人柔体动力学建模及模态分析[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6 林超;才立忠;邵济明;纪久祥;;6自由度微传动平台位姿误差分析与精度补偿[J];农业机械学报;2015年05期
7 畅博彦;刘艳茹;金国光;;3PUS-S(P)变胞并联机构逆动力学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11期
8 龚淼;王立文;吕永;;飞机除冰车作业臂动力学特性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9 王岩;徐东涛;;改进型Delta并联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及仿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10 侯超;;一种新型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J];舰船防化;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娟;三平动并联遥操纵机械手的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王彦云;阶梯攀爬机器人机械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3 瞿增;发泡模清扫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轨迹规划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泽国;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运动学分析与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王加森;面向食品材料的高仿真咀嚼平台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6 黄伟明;基于3-RRRT并联机器人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远重;基于FPGA的5自由度工业机械臂控制系统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段锦晶;并联拾放机器人性能及控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9 路娜;一种三平动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10 刘家念;3-PRRU并联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落根;罗振军;李玉航;田永利;;基于SAMCEF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3年06期
2 郑显华;刘新华;张霖;李生鹏;;基于Adams的仿人机械灵巧手动力学仿真分析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14期
3 蔡汉明;夏金芳;刘承昆;;基于ADAMS六自由度机械手的动力学分析与仿真[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3年02期
4 程远;;5自由度机械手动力学分析与仿真[J];科技通报;2012年08期
5 张建华;刘宇鹏;张明路;;基于Matlab的轮式悬架移动平台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制造业自动化;2012年15期
6 宁yN;陈志苓;;基于Matlab的七自由度机械手逆运动学分析及仿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07期
7 张普行;严军辉;贾秋玲;;六自由度机械手的运动学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1年20期
8 何勇;;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进展与建模方法[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9 杨玉维;张明路;赵新华;孟广柱;李彬;;轮式移动单杆柔性机械手逆动力学研究与仿真[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21期
10 杨玉维;张明路;崔峰;;4自由度轮式悬架移动机械手动力学研究与仿真[J];机械设计;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朋;新型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国胜;6-SPS型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析及奇异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3 杨玉维;3-RRR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研究与仿真[D];天津理工大学;2005年
4 张威;3-RTT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理论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4年
5 邬昌峰;6-SPS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研究及其优化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6 王海东;并联机器人机构构型与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新华;并联机器人精度分析与综合研究取得突破[J];天津科技;2005年01期
2 刘善增;余跃庆;杜兆才;杨建新;;并联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与现状(连载)[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7年08期
3 陈峰;耿永锋;;6-6型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方位空间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刘辰;赵升吨;;并联机器人结构及驱动方式合理性的探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06期
5 ;中国首个3D打印并联机器人在重庆诞生[J];机械工程师;2014年01期
6 ;中国首个3D打印并联机器人研制成功 成本仅十万元[J];自动化博览;2013年12期
7 ;重庆设计出3D打印并联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3年06期
8 赵铁石,黄真;欠秩空间并联机器人输入选取的理论与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10期
9 曹清林,岑向东,杨玉萍,沈世德;一种线性平面并联机器人机械系统的设计[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10 金振林,高峰;一种正交并联机器人的灵巧度指标及其分布[J];机械设计;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利乐;段志善;;并联机器人的动态性能及控制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振动利用技术的若干研究与进展——第二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高峰;;并联机器人应用及其机构的创新[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孙立宁;刘彦武;曲东升;李长峰;;靶定位并联机器人控制研究[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陈文家;陈书宏;赵明扬;;一种用于加工的新型4自由度并联机器人[A];200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1年
5 王志峰;吴强;王占林;付永领;;离散微分跟踪器应用于并联机器人单通道控制[A];中国航空学会液压气动专业2005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志峰;吴强;王占林;付永领;;离散微分跟踪器应用于并联机器人单通道控制[A];中国航空学会控制与应用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廷力;金琼;刘安心;沈惠平;姚芳华;;基于单开链单元的两平移两转动输出并联机器人机型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旭;裴忠才;;液压6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郭希娟;黄真;;并联机器人加速度的各向同性[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张建明;王宁;王树青;;使用模糊转换器的神经元非模型控制及在液压并联机器人中的应用[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周芹 张亦筑;我市研发出国内首台3D打印并联机器人[N];重庆日报;2013年
2 记者 王阳;“并联机器人”研发形成体系[N];上海科技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宇;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的力学分析与性能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刘鹏;柔索牵引并联机器人力学分析及稳定性评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泉;3-PRR柔性并联机构平台的动力学建模及主动振动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4 陈正升;高速轻型并联机器人集成优化设计与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刘善增;三自由度空间柔性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李艳;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建模及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李海虹;一种含柔性杆件的高速并联机器人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刘欣;两种并联机器人的机构性能分析与运动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艳文;几类空间并联机器人的奇异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10 张世辉;并联机器人汉字雕刻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美钰;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特性与控制系统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10年
2 黄伟明;基于3-RRRT并联机器人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焦亚彤;6自由度3支链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析[D];河北大学;2015年
4 宋婷;二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动态控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陈景礼;3-PCR并联机器人运动仿真与精度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6 李楠;名优绿茶并联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7 马同;3-PSP并联机器人的位姿测量与控制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胡如方;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参数测试方法及实验验证[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9 曾继涛;一种三自由度快速并联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及系统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丽;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轨迹生成及实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24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802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