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兰州新区发展中的水资源需求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01:04

  本文关键词:兰州新区发展中的水资源需求模式研究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兰州新区 水资源 工程供水 净需水量


【摘要】:水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兰州新区作为第五个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将成为甘肃省高度集聚的产业发展区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的地位更加突出。试对兰州新区水资源需求问题做初步探讨,以期有益于兰州新区建设发展。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TV213.4
【正文快照】: -、兰灥Eiai要供水工程包翻大人秦工程、兰州新区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工程供水 西岔电力提灌工程、中川机场供水工程,已建成尖大部分构成。 山庙、石门沟和山字墩3座水库及1000多座塘坝。(一)地表水资源秦王川盆地内无常年性地表径流,只有降暴雨时才形成向盆地外泄的洪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鲍卫锋;黄介生;谢华;;西北干旱区水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与态势分析——以陕西省延安市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1期

2 周兴福;;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水资源科学配置模型研究——以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为例[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柴国荣,冯家涛,周志星,张发民,张军;水资源跨流域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姜东晖;胡继连;;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5 潘竟虎;孙会慧;石培基;;基于多情景模式的兰州新区生态适度人口测度[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凤霞;高喜明;;我国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综述[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郑松林;罗丽萍;;巴里坤湖水质18年变化及水资源保护方案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08期

3 郑松林;朱林飞;何春;;柴窝堡湖水质12年变化及改善措施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4 王雪燕;;基于ELES的水资源消费需求态势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1年03期

5 刘新平;;干旱区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干旱区地理;2007年02期

6 董佩华;;甘肃省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与组合评价[J];干旱区地理;2009年06期

7 胡彩虹;吴泽宁;高军省;席献军;;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0年03期

8 王小军;张建云;贺瑞敏;刘翠善;;干旱区用水结构变化及趋势探讨——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9 韩舒;师庆东;于洋;张履冰;;新疆1999-2009年水足迹计算与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3年02期

10 时述凤;马成林;陈德勇;;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进考;史占良;何明琦;张相岐;张爱民;贾旭;;发展节水小麦对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作用的探讨[A];全国旱情监测技术与抗旱减灾措施论文集[C];2009年

2 申洪源;张学勤;;临沂市水安全问题及防治对策[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关全力;新疆农业节水管理一体化体系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仁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吴新;跨流域调水理论和随机配水模型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夏忠;考虑冲突、补偿和风险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许文峰;郑东新区龙湖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技术保障措施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周申蓓;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韩晓军;可变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万生新;社会资本、组织结构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绩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英;中国农业水资源供给的时空格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明金;鄯善县需水管理政策与措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3 韩友志;辽宁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李霆;石羊河流域主要农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及优化灌溉制度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李浩;水资源利用中的区际冲突与合作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马海波;跨流域调水的水资源系统模拟及联合运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黄瑾;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农田抗旱管理与措施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郭文献;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其合理配置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6年

9 张满银;敦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成晶;水安全评价系统构建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子粉;刘桂菊;张旺;周跃云;;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长株潭城市群适度人口容量预测[J];武陵学刊;2010年01期

2 潘竟虎;石培基;;张掖市生态功能分区[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年01期

3 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3期

4 高小羊;葛幼松;;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07年08期

5 贾宝全;干旱区生态保护原则的探讨[J];干旱区地理;1999年02期

6 张思玉,杨辽,陈戈萍;生态用水的概念界定及其在西北干旱区实施的策略[J];干旱区地理;2001年03期

7 马金珠,高前兆;干旱区地下水脆弱性特征及评价方法探讨[J];干旱区地理;2003年01期

8 张永芳;张勃;郭玲霞;;兰州市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09期

9 靳玮;徐琳瑜;杨志峰;;城市适度人口规模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及应用[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颖;黄进;赵娟莹;;多目标决策视角下中国适度人口规模预测[J];人口学刊;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汪党献;水资源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芳;李崇;;浅析水资源的合理配置[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9期

2 赵李薇;贾增道;黄文;张卓娅;;与时俱进 理清思路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河南水利;2004年05期

3 李永战;张丽静;;需求侧管理模式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年02期

4 沈满洪;;中国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卢彦;李光;;松嫩平原区粮食生产与水资源需求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2期

6 畅明琦;刘俊萍;;论中国水资源安全的形势[J];生产力研究;2006年08期

7 赵莉莉;彭慧;韩秀莹;;浅议水资源优化配置[J];海河水利;2007年06期

8 袁宝招;陆桂华;李原园;郦建强;;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9 姜东晖;胡继连;;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技术经济原理与机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王提银;郑元世;张启敏;;银川市水资源需求与人口预测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管华;张大丽;宫少燕;陈沛云;;河南省水资源安全度评价与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王英君;;论提高我国农业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对策与途径[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贺缠生;;流域科学与水资源管理[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4 ;西北地区水循环演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5 魏素芳;;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与方法研究[A];恶臭污染管理与防治技术进展[C];2009年

6 郭运霞;;论我国水资源安全屏障的法制建设[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沈殿忠;;常怀忧水之心,恪尽节水之责——关于辽宁水资源社会管理几个焦点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覃绍一;李建乐;李学通;;四川省涪江流域水资源配置初探[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9 姜文来;;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10 梁睿;冯琳伟;王旭兆;晋华;;明晰水权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A];2010地下水资源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哲;美澳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N];人民长江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把握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三条红线”[N];黄河报;2010年

3 王新新;英国:用水先领许可证[N];中国税务报;2000年

4 记者 王艳红;英国许可证严把节水关[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5 李学梅;水资源危机呼唤“节水发展”[N];人民长江报;2009年

6 通讯员 秦延安;把基地建成节水型区域[N];中国水利报;2005年

7 ;美国农场管理局联盟:水资源普查将评估国家资源[N];中国水利报;2010年

8 本刊记者 刘艳飞;我国水资源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性战略问题[N];中国水利报;2009年

9 记者 蒲飞;黄委专题研究黄河流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型[N];黄河报;2009年

10 王艳红;英国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体污染[N];中国建设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宝招;水资源需求驱动因素及其调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汪党献;水资源需求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2年

3 李云玲;水资源需求与调控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郭海丹;水资源承载能力基础理论及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符传君;南渡江河口水资源生态效应分析与高效利用[D];天津大学;2008年

6 耿福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及配置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黄晓荣;宁夏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合理配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姜东晖;农用水资源需求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刘利;滨海缺水城市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刘华;上海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理论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洪香;宁夏黄土丘陵区水资源需求预测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2 曹礼梅;渭河流域陕西片降雨特性分析与水资源需求预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3 郑芳;水资源安全理论和保障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4 荆艳东;大连市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系统保护标准及确定方法[D];河海大学;2005年

5 杨国英;西宁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白雪峰;大庆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牟丽丽;三江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宫巨录;大连水资源供需趋势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程;滨海新区水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10 柴文佳;基于灰色模型的华北六省(市)区农业水资源需求量预测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21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21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a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